关于宣姓起源当今最多的说法有十种【详见《宣姓源流》】。笔者学习研究发现,从汉代到清朝的姓氏资料中,一直记载宣姓得姓始祖为宋宣公【详见《对宣姓得姓始祖宋宣公有关情况的探讨》。有趣的是汉代的《风俗通》记载宣姓得姓始祖是宋宣公{宣氏,宋宣公之後,氏於謚,漢有宣虎、宣義,後漢有宣秉、司空宣酆。(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辯證九、類稿一七、路史後紀一0、合璧事類續二一、急就篇補注二、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宣虎,南安侯,見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宣義,土軍侯,亦見功臣表。宣秉,後漢書有傳。宣酆,字伯應,汝南人,東陽亭侯,見後漢書桓紀及靈紀。},到了唐朝的《元和姓纂》把宣姓得姓始祖改为鲁宣伯,到了宋朝的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大学士楼钥给宣宗禹的诗和清朝乾隆主持的《四库全书》都说《元和姓纂》记载宣姓得姓始祖是错误的,又改回到汉代的说法-宋宣公是宣姓得姓始祖。
从历史姓氏资料看,宋宣公为宣姓得姓始祖资料记载的最多,时间最长,经历从汉代、宋朝、清朝等多朝代反复修改并统一,笔者认为宋宣公为宣姓得姓始祖是准确可靠的。
下面是笔者到河南商丘三陵台实拍一组的照片。





宋宣公是宣姓得姓始祖,那么,从宋宣公为起点追溯宣氏起源,追溯宣姓的根就不难了。宋宣公,子姓,名力,子力是春秋宋国第13位国君【详见《宣氏寻根拜祖地--商丘三陵台》、《宣姓得姓始祖寻根地-宋宣公陵【商…》。子力是微子的13世孙。
微子是周朝宋国首位国君。子姓,宋氏,名启,后世称微子、微子启、宋微子。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
帝乙(?—公元前1076年),子姓,名羡
[1]
,商王文丁(《史记》作太丁)
[2]
之子
[3]
,商朝第三十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他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101年—公元前1076年,共在位26年。商朝的首位君主是商汤。
商汤是商朝的首位帝王,是商太祖,在位30年,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道,民怨沸腾,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的祖先是契。
契(生卒年不详),子姓,名契,又名卨,别称“阏伯”。契是帝喾与简狄之子、帝尧异母兄。被帝尧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市)主管火正,其部族以地为号称“商族”,契成为商族始祖,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先祖。后世尊称其为“商祖”、“火神”。封号宣明王。
帝喾(kù),高辛氏,姬姓,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
[1]
(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姬俊的祖父玄嚣(少昊)是黄帝元妃嫘祖的长子,父亲名叫蟜极。姬俊5岁时受封为辛侯,15岁辅佐叔父颛顼,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
[2]
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周两朝先祖,帝挚、弃、契、帝尧之父。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1-2]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1]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下面是笔者到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实拍的一组照片。




综上所述,宣姓的根源在姬轩辕皇帝。即从轩辕皇帝到帝喾,从帝喾到契,从契到商汤,从商汤到帝乙【商朝】,从帝乙到微子,从微子到宋宣公【春秋宋国】。从姬姓到子姓,从子姓到宣姓,有宣姓历史可追溯2700多年,其宣姓的根源可追溯到4700多年。
宣姓起源说法很多,记载有周宣王、宋宣公、陈宣公、滕宣公、鲁宣伯、楚宣王等六位先人,不管得姓始祖是谁,天下宣姓是一家人。本文只是一个初步探讨,目的是为了宣氏寻根溯源抛砖引玉,必有不妥之处,恳请宣氏宗亲、有关学者批评指正。谢谢!!
本人正在编辑整理《古今2000年宣氏名人》《宣氏字辈排行大全》资料,欢迎宣氏亲人和网友推荐有关情况,推荐和完善材料可通过以下途径发给本人,欢迎宣氏家人和网友对上述博文不妥之处提出批评指正,以便不断完善修改,谢谢!
1、发给邮箱:zgxcz88@sina.com或zgxcz@163.com
2、发给QQ:1975836656
3、发给微信(长按或扫一扫下面二维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