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安侯宣虎家族数百年后排南安四大姓第二

(2019-03-12 07:58:19)
标签:

南安侯宣虎家族

365

历史

宣氏排位南安四大姓

分类: 宣氏家族
       博主在宣氏古代名人中介绍过南安侯宣虎。(汉代宣姓八侯-宣氏古代名人【3-10】)为寻根溯源,进一步了解宣氏家族的渊源。现将作者唐长寿在【三江都市报】发表的文章《南安国:在乐山哪儿?》转发如下:
       秦统一中国,乐山一带仍设南安县,属蜀郡。楚汉相争,刘邦治理巴蜀三十一县,已包括了南安县。刘邦以蜀为大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华阳国志》载:刘邦从汉中出击“三秦”时,留肖何镇守汉中,“发蜀汉米万船,给助军粮;收其精锐,以补伤疾。”船运必循岷江入长江而过南安,李冰治理过的南安境内的岷江水道,再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邦继秦统一全国,巴蜀之地纳入汉帝国版图。刘邦于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开始按军功分封列侯,全国共封了大大小小137侯,但在巴蜀地区只封了两个侯,一个是什邡侯雍齿,一个就是南安侯宣虎。宣虎以随刘邦降晋阳,灭燕王藏荼两大军功赐爵彻侯,封于南安,食900户,称庄侯。所封国称南安国。当时封国户数高者可达15000户,低者只有500户,宣虎在1000户以下,是个小侯。据《太平寰宇记》载,封地主要在夹江平原,大约就是西汉一个县的范围,约相当于今之夹江、洪雅两县地。侯国地域虽小,但彻侯也算一国之君主,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一些特权,如列侯之子也称太子,可以有家臣,收取封邑赋税等, 

  南安国属蜀郡,侯国设相一人以治民,由中央任命,主治民,地位和县令、县长一样,受郡太守管辖。宣虎及其家属居长安,坐享900户农民的赋税收入过着寄生生活,与其他列侯一样。所以汉文帝曾经下令要列侯都回自己的封国去,多少做点事,但结果也是不了了之。《汉书·高帝纪》载:“六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南安国或于此年之后开始筑城。 

  宣虎在位30年后死于侯位,传子宣戎,宣戎又传宣千秋,到汉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宣千秋因伤人罪“不奉上法”,封国被撤除。当时南安侯国户口已达2100户,52年间人口增加1200户,增长率高达百分之16.3,增长率之高在全国都名列前茅,这固然与汉王朝奖励人口增殖有关,更与南安国地富裕有关。 

  宣虎后代在失去侯位封国后,泯没民间,到公元前62年,宣帝派人找到其曾孙时,是个只有第三等爵的庶民(最高者即宣虎的第二十等爵的彻侯)。不过其家族倒是历数百年不绝,在蜀汉时已成为南安四大姓之一(《华阳国志》载:南安“有四姓,能、宣、谢、审”)。 

  此外,非大姓而为名人的,还有一人,即邓通。《蜀中名胜记》载:“南安有邓通宅故址,前有玛脑溪。”《蜀水经》也记载说:“玛脑溪,源出南安镇,南入江,溪有磐石可以修禊,邓通故宅在焉。”南安镇即今夹江县木城镇,邓通故居在此,可知邓通是南安国的一介庶民。宣虎在位时,因在京之便,邓通得以被推荐进京。邓通生性谨慎,不擅言辞社交,但却善于为上分忧解难,故得汉文帝宠信,官至上大夫,并得列入《史记·佞幸列传》,成为第一个进入《二十四史》的乐山人,无论人品如何,好歹都算为乐山争了个脸面。 


        本人正在编辑整理《古今2000年宣氏名人》《宣氏字辈排行大全》资料,欢迎宣氏亲人和网友推荐有关情况,推荐和完善材料可通过以下途径发给本人,欢迎宣氏家人和网友对上述博文不妥之处提出批评指正,以便不断完善修改,谢谢!
        1、发给邮箱:zgxcz88@sina.com或zgxcz@163.com
        2、发给QQ:1975836656
        3、发给微信(长按或扫一扫下面二维码)
南安侯宣虎家族数百年后排南安四大姓第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