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琴的兴趣由来已久,一来是我最崇拜的嵇康和阮籍都是古琴高手,二来古琴做为文人自娱自乐表达思想情绪的工具,区别为其它单纯做为音乐艺术的乐器,很得我心。其实现阶段的古琴很有点象中国摇滚的意味,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选择,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摇滚或是民谣歌手在他们的音乐作品中加入古琴的内容,最有名的当是巫娜帮窦唯许多专辑弹奏古琴了,还有帮大乔小乔的专辑中的弹凤求凰,曾经听过平沙落雁这首琴曲后我写了首七律:
夕阳已去绛霞天,雁落平沙略转旋。
碎碎鱼鳞波意懒,悠悠天际云心闲。
熏风醉倚芦花雪,淡月含情窃窃圆。
死死生生纷扰事,寻真趣且向桃源。
呵呵,我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把平沙落雁完整流畅地弹下来。可惜在漳州,懂古琴的人很少,我只在编写天成山环评时接触过他们的主持会古琴,但他只在厦门授课。大部分人讲起古琴,还都以为是古筝呢,我也曾为此写了首五律:
深谷苍梧立,良枝制素琴。
七弦凝古意,三弄叹幽心。
楼密清风阻,林荒翔鸟喑。
时人筝与误,哪更得知音。
现在到了北京,接触古琴的机会就大大地增加了,这几天我一连见到了杨青、俞伯孙、黄明康、杨璐萌、李祥霆等古琴名家,呵呵,一定要详细地计载下来。
周四,我到西直门的海云轩旁听杨青老师的古琴培训班课程,杨青老师是古琴协会的理事长,也是古琴考级的评委,可是说是桃李满天下,他开的大班,一共有十来人一起上课,杨青老师风度和脾气都极好,讲解也细致,把同学都当小朋友一样,呵呵,学生们也都很努力,我去旁听的是他们第四周的课,已经有同学能很流畅地弹奏《秋风词》了,他们一期课共22周,每周一次,每次60元,教到关山月和阳光三叠,大约古琴五级的水平,大家凑在一起学习讨论,也挺有氛围的,关键是地点就在西直门附近,而且老师那儿就有琴,不用扛着琴去学,挺方便的。下面这张图是杨青老师,呵呵,是不是有点东坡居士的神韵?
http://s3/bmiddle/591da51d5234b8c7df242
周六上午,我到国图音乐厅去旁听了一节古琴课,是一位姓鲍的老师教的,按国图工作人员的介绍:“鲍老师可忙了,平时拍电影,给萨马兰奇弹琴,为奥运做贡献可多了。”说一次也罢了,反复说就有点小反感,和我对古琴的理解相背,如果萨马兰奇是鲍老师的好友或是知音也就罢了,当年伯牙子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子期死后,伯牙把琴一摔,终生不弹了。如果不是好友知音,那只能算给达官贵人演奏,有什么好称耀的。还好鲍老师的水准要比国图的工作人员高很多,他来时穿一身道家练功服,留着胡子和长发,挺仙风道骨的,也没有说什么萨马兰奇之类的话,呵呵。国图的古琴班一期8次,一共收费450元,四人一班。我去旁听的也是他们第四周的课,只有一个学生能不十分流畅地把秋风辞弹完,感觉学生不如杨青老师班上的努力,但鲍老师还是挺有耐心分别一个个指导。8次课,也是学到关山月、阳光三叠,我觉得有点仓促了,适合对古琴想有点了解的人去学。
周六下午,国图有蜀派大师俞伯孙的古琴讲座和演奏会,我提早半个小时去居然都不太有坐位了,等开始的时候,除了原设的150个座位外,周围站的,坐地板的大约还有100~200人,呵呵,俞老师人气挺旺的。一开始是俞老师的学生和儿子演奏,还弹唱了俞老师作曲的几首唐诗琴歌,有意思的是俞老师已经86岁了,他的儿子才8岁,学古琴真能让人延年益寿呀。接着是俞老师的妻子黄明康老师弹唱琴歌,黄老师的嗓音真是非常的优美,比宋祖英、董文华等还要好听,又更有韵味,俞老师好幸福呀。整个讲座非常的丰富,还穿插了古诗词吟诵和琴萧合奏,更有意思的是俞老全家都古装汉服上场,主持人于晓鹏也穿着汉服,脸圆圆的笑眯眯的,特别象好客的吴刚为远道来月宫的人们捧出桂花酒的神情。讲座的最后,由俞老用宋代古琴“铁客”为大家演奏了《孔子读易》《流水》。下面这张是俞伯孙,很有气质的老人家,其实国图现场我也有拍照片,只是拍得不清,另外当时他穿的是新制的汉服,有点不合身,所以还是贴这张旧照了。
http://s5/bmiddle/591da51d44795772e84d4
周六晚上我听网友桌子的介绍,有幸参加了杨璐萌古琴艺术推广中心成立一周年的雅集,终于见到了我仰慕已久的李祥霆大师,真是超兴奋。我以前在漳州自学古琴,就是看到李祥霆老师的VCD教学片,学了秋风辞,这次终于让我见到真人了,呵呵。雅集的地点在万达广场对面的盛世家园,挺远的,我倒了下地铁,到时已经开始几分钟了,门口有个华丽的大本子签名,进去后,看到一个居室的客厅已经坐满了人,大家都用蒲团坐在地上,中心的学员正在演奏古琴,先是一个初学的同学演奏阳光三叠,演奏完小杨帆老师提问有谁知道阳光三叠出自哪首诗,答对的同学得到一张赵家珍老师的古琴CD。接着是一位学习时间较长的学员演奏平沙落雁,答对平沙落雁意境者也获得一CD。在一位小朋友演奏完乌夜啼以后,李祥霆老师上场了,先是演奏了一首《流水》很精彩呀,和下午俞老师的《流水》比,挺不一样的,风格各具,俞老师毕竟是川派的,流水所经地势较为崎岖,李老师的流水所经地势较为平缓,各有风味。接着,李老师详细给大家讲解了《秋风词》《阳光三叠》这两首常练曲目的要点和需注意的地方,同学们问起学古琴的捷径,李老师说,捷径是没有的,关键是爱好程度,要是一般喜欢,就不容易学好,要是很喜欢,就能学好,要疯狂地喜欢,就较能学精。然后按同学们的点题,临场即兴弹奏了一曲《宁静致远,上善若水》,真是牛呀。后来杨璐萌(大杨帆)老师也出来弹奏了一曲,一位武当师傅还表演了太极拳,还有一位六指琴魔老师,也弹奏了一曲,非常的有个性,还很潇洒。最后大家还一起吃了生日蛋糕,边还边听了一位禅师讲了一段故事:“一座庙里,佛像是用汉白玉雕成,阶梯也是用汉白玉雕成,结果阶梯很不服气,它发牢烧说:都是一座山出来的石头,为啥你让千人膜拜,我却让千人踩踏呢。佛像回答说:你被裁了六刀就上岗,我可是被千刀万剐才站在这里的,受的苦不一样啊。所以说信仰,信是要相信自己努力做一定也能做到很好,仰是要对有成就的人要尊重,每人的成就背后都有很多的辛苦。”很有哲理呢。散场后,我跟着大家走出大厦,走着走着,却跟到了停车场,原来学古琴的人都这么有钱,都是坐小轿车来的,我不禁受了点小打击,只好另外找路去做我的地铁了,呀,看来我的经济实力还是比较适合听摇滚呢。下面贴的是杨璐萌老师的照片,气质美女呀。
http://s11/bmiddle/591da51dd392a5987d66a
还有一次就是去中山公园寻访巫娜老师,结果来今雨轩找了半天,发现是个饭店,问了好几个中山公园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教古琴的巫娜老师在哪儿,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接触到巫娜老师。
综合这几天的初步了解,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李祥霆老师,其它几位老师感觉都比较象古人,或是沉醉在古代的氛围中,而李祥霆老师是真正把古琴化为当代的乐器,他弹古琴不止是喜好古代文化,更是感觉他能够以古琴为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能够古为今用。另外做为教授,李老师讲话深入浅出,很有点古琴界易中天的味道,很好接受得很,呵呵。
http://s15/bmiddle/591da51def7cec819c4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