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茶馆的类型
(2021-01-18 09:00:23)
标签:
文化 |
1.宫廷式
根据《茶经》的记载,宫廷茶道产生于唐朝。当时各地的贡茶源源不断地
奉到宫中,随之产生了宫廷茶道文化,尤其是翰林院的学士和寺院的僧侣饮茶,把茶的品位和地位大大地提高了。
今天的宫廷式茶馆,沿袭了当年宫廷茶道的遗韵,主要用来表现茶道的高档次、高品位,大多为宴请高级别、高规格的客人而设立的。同时,宫廷式茶馆也是接待国际友人的一个恰当场所。
宫廷茶馆的特点是传统的建筑外形,考究的室内陈设,一切都按照宫廷的摆设来营造,有的甚至还模仿皇帝的寝宫。里面的家具大多是紫檀或红木的,是目前茶馆中最豪华、最讲究的。
2.厅堂式
厅堂式茶馆,规格上仅次于宫廷式茶馆,在建筑外形和内在陈设方面,模仿了古代士大夫和贵族的祠堂模式。高贵、典雅是其重要的特征。与宫廷式茶馆所不同的是,宫廷茶馆点茶方式一般需是宫廷茶道仪式、茶具都要配套。而厅堂式茶馆在点茶方式上可以不拘泥于此,来自民间的所有茶道都可以在这里展示、享用。
3.书斋式
书斋式茶馆是读书品茶合二为一的场所。室内展现的是“书斋”味道。书斋中零星地摆放桌椅,喝着茶,品的是文化。这样的茶馆在家中也可以设置。这类茶馆是以中国传统的家居书房为模式,古朴雅致,散逸着书卷气。
南昌红运坊茶楼里,有一处包房,内部设计成一间中国传统式书房,宽大的书桌上置有文房四宝,茶客如雅兴十足,可研磨吟诗作画。
杭州的仙羽茶庄,也设有书房式包房一间,里面透出一股淡淡的墨香,茶友来此,既可品茗论茶,又可即兴泼墨,留下丹青小趣。
4.庭院式
中国的园林建筑享誉世界,是世界三大园林建筑的典范之一。庭院式茶馆,主要是园林建筑的缩影,有的干脆就设在著名的园林中。庭院是茶馆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体现的是室外的自然环境。“花港观鱼”、“小桥流水”、“亭台楼榭”、“曲径通幽”是庭院式茶馆的“醉翁之意”。庭院式茶馆的室内陈设,可简可繁,可朴可华,完全依主人的喜好,而亭中赏月、清风人情、甘茶把盏才是其真谛。
这种茶馆的设计,古今皆有,令人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内有鹅卵石小径,有小桥流水,有假山、亭台、拱门等,仿佛是江南的庭院,清静悠闲,与繁嚣的闹市隔绝。令人进入“庭有山林趣,胸无尘俗思”的境界,符合现代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追求。
上海的青藤阁茶坊,绿树林荫,卵石覆地、木栅花窗,阁楼回廊,加上藤制桌椅,古乐雅音,无不渗透出古朴典雅的江南庭院风韵,诗人油然产生回归自然,心旷神怡的感觉。杭州的红宝石茶馆,极具江南风格,馆内小桥流水,绿叶环绕,假山、岩洞,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受。广州的仙怡林茶馆,那爬满花藤的篱笆,就像农家小院一样安逸。
5.茶楼式
茶楼式茶馆是最大众化的茶馆。早年完全出自于民间。大多是老百姓喝茶、聊天、听评书、艺人弹唱的场所。平易近人、通俗实际上是其主要特点。近年来,有的茶楼也常常接待外宾,作为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类茶楼是以中国传统的家具厅堂为模式,古香古色、清幽典雅,摆设红木家具,悬挂名人字画,陈列古董及工艺品。其中红木家具的款式是中国传统的桌椅茶几,如八仙桌、太师椅等。悬挂的字画一般都反映了馆主的志向和审美情趣。
6.近代城厢式
春风得意楼茶馆,创建于清朝末年,是上海建立最早,知名度最高的茶楼之一。在上海老街重建的春风得意楼茶馆在外形态上和经营内涵上都体现了上海老城厢的文化特征。
春风得意楼体现了带有老城厢生活、文化烙印的茶文化。老年人在这里找到了尘封的回忆,年轻人在这里认识了先辈的生活方式,外国友人在这里了解了东方文化独具魅力的一个侧面。
7.农村乡镇式
农村茶馆一般设立在村中心区和镇中心区。上海南汇县祝桥镇在20世纪30年代末有茶馆33家(包括马家宅、瞿家庙、潘家泓等村中心区的茶馆21家)。到了40年代末,祝桥镇中心区有竹乐居等5家茶馆。80年代以前,在镇中心区只有祝桥商业合作社集体办的老虎灶式茶馆一家,1个管理人员,有40多个座位,供应茶水,有艺人说书,也可供茶客下棋,茶客大多是老年人。
目前,祝桥镇有茶馆(室)4家。其中镇中心区的“三爱老年之家”中的茶室,环境较好,墙上悬挂名人字画,桌椅整洁。差室内还有彩电、电扇。管理人员1位,每天来的茶客40至60人不等。
8.城市社区式
开办社区茶馆,一般不需追求环境的典雅,只要有一间50平米左右的活动室,内置8套茶桌椅,供附近居民前来喝茶聊天,或读书看报,或打牌下棋。街道、居委会如有需要,也可举办读报、小型宣讲、座谈会之类的活动,让居民在喝茶闲聊中接受教育。
上海市目前已建立近百个社区“新民茶室”,颇受市民的欢迎。社区茶室大多散布在社区居民点中,以便利居民就近活动、能经常光顾。
9.茶艺馆
现代型茶馆的形式多种多样。随着中国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茶馆的功能定位也越来越多元和明确。
茶艺馆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开设得最多的茶馆,表演茶艺,品味茶文化,洽谈业务,谈天说地,博弈棋艺,听相声评书是茶艺馆的主要内涵。茶艺馆的设计或古朴或质朴,或悠闲,总之都离不开一个“雅”字。
茶艺馆不同于传统的老茶馆,不仅在它的装潢华美、新潮或者古朴,还在于它具有更高的文化品味。更重要的是现代茶艺馆的经营者具有自觉、主动的文化意识,把向群众传授品茶技艺和传播茶文化知识作为日常的一项重要工作,除了进行茶水、茶叶和茶具等商业经营之外,还经常举办茶艺讲座,开展茶文化活动。因此,茶艺馆可以说是茶文化事业的前哨阵地,它每天都在吸收、运用专家学者研究茶文化的成果普及到群众中去。它每天都在用高雅的文化熏陶或感染群众,对中华茶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10.红茶坊
红茶坊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茶是改良以后的“饮料茶”。大多是红茶对果料、对奶,自以冰茶为主。装饰布置一改以往茶艺馆深稳古雅的风格,明快、爽朗、色泽鲜艳,适合年轻人的口味和情调。
谈及红茶坊,不得不说说“泡沫红茶”。
“泡沫红茶”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出现的新词,是一种创新的饮茶方法。“泡沫红茶”冷饮的调制方法是:将10克红茶投入茶壶中,再冲入300毫升开水,浸泡5分钟后,将茶汤倒入调茶器,加入一半的冰块,迅速地摇动几下,随即加入果糖即可。根据不同配方,目前泡沫红茶的种类分为9大系列,多达250余种。据介绍,所用的茶叶原料,除了红茶之外,还有花茶、乌龙茶和绿茶。
11.自助式茶居
“青藤阁茶居”是上海首家全自助式茶居,更茶免费,茶点自助,时间不限,
取舍自由。来到这里,龙井、大红袍、碧螺春......等80多种名茶,干果、点心、水果......等60多款茶点,随心所欲,尽心分享。
据行家介绍,目前上海不少茶坊,采用无限量供应的办法,低档的每人付10-18元,就可以在茶坊不限时的消费、喝茶畅谈了,另换茶叶不收费,当然所耗费的不会是很高档的茶叶。有的消费层次较高的茶坊如“青藤阁”,每位消费50元以上,除了消费时间无限量,还可以无限量地品尝各式高档名茶和各种干果、蜜饯。这种价格的制定,因消费者心理状态可被诱人的“无限量”所吸引,因此,这个价格很容易被人所接受。而从茶馆经营者来说,一杯茶叶的成本本身就不高,况且从经营实况来说,一般茶客最多只换一次茶叶,换两次茶叶的消费者更少,更多的消费者一次也不换。根据原料成本合理定价,不仅消费者乐意接受,而且从茶馆经营者来说,只要消费者接受了,生意就来了。
12.陶吧式、网吧式、咖啡吧式
所谓“综合性茶馆”是指兼营或主营茶吧、陶吧、网吧、布吧、玻璃吧的茶
馆类型,也指把不同风格兼容并蓄组合在一起的茶馆类型。
这类茶馆,品茶已不是主要目的,制陶、喝咖啡、上网等内容占主导地位,具有典型综合性。
典雅的茶文化与灿烂的陶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自然的找到了他们的契合点。于是,茶器、茶具构成了茗饮文化的一部分。身处茶陶坊,把玩匠心独具的紫砂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有雅兴,不妨在专业陶艺师的指点下尝试、制作一番。
上海的“华尔石”是一家陶吧,如果你想喝茶聊天,就请进去坐一坐。那里清雅怡人地藤制竹椅、溶洞般的吊顶,童心未泯的秋千座椅,营造出山野之趣。如果你想玩陶,就可在这里大显身手。
13.茶餐馆
茶餐馆,顾名思义,即又可喝茶又能吃饭的地方。这种茶馆的最大特点是方
便实用,谈事、聊天、喝茶、吃饭合为一体。十分符合快节奏,多元化的时代特色。
14.家庭茶室
随着人们家居住房条件的改善,茶文化的不断深入人心,在家布置个茶室已
经不再一件难事,而且还十分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