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怀孕二三事——胎教
我们该有多么疼爱自己的宝宝啊,从她生命刚开始孕育,就百般呵护,希望她健康、快乐,甚至聪明。
现在我们球宝宝刚满一岁,相比其他同龄小孩来说,应该算是更加健康、快乐、活泼的一类。我没好意思说她聪明,因为现在还小,没法去比对所谓智商之类的指标。但她现阶段绝对属于正常发育水平。总体而言,我对小球球的各方面都非常满意,没啥遗憾了。
但这些真的与胎教有关吗?谁知道,或多或少有点儿吧。
怀孕时期的女人,真的操心过度,一边担心肚子的生命是否发育健全,一边又担心自己情绪不够放松对宝宝身心不利。想各法招数去亲近肚子里的小肉肉,生怕错过跟它交流互动的机会。
当时搞了两本胎教的书,讲的各式各样的方法,当作消遣,不敢真的一一尝试。有的人写书大概是出于谋生,把胎教的作用神化了。
1.音乐。不过有的个案还是蛮有趣,说某人在七岁还是几岁时突然自己演奏了一曲,后来证实这是他母亲给他做胎教时经常听的曲子。结论是:胎儿是有记忆的,只需要人为干预、推进和加强就可以达到神奇的效果。
这绝对是个案,我不奢望小球也能做出如此神奇之事。
有种结论多数还是可信的,胎教时常常播放固定的曲目或曲风,小宝宝出生后哭闹时就回放一曲,应该可以帮助她平静下来。当然了,如果真有效果,也是多方面综合因素,除了所谓胎儿的记忆以外,宝宝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哭着哭着突然听到奇怪的声音,多数还是要停下来仔细研究一下来源;再者,能够让准妈妈反反复复听的曲目,应该本身就可以帮助平复情绪吧。
晏医生说,胎教时听音乐,主要还是愉悦母亲。
我坚决支持这种讲法。母亲情绪放松,对胎儿发育百利而无一害。最好准妈妈可以偶尔自己哼唱两句(清唱,绝非卡拉OK),更容易引起情绪的愉悦。宝宝说不定在肚子游得更欢咧!
2.光照。球宝宝19周开始有胎动,当时觉得好神奇,像鼓泡泡一样。我们试着在黑暗的房间里拿手电筒照肚皮,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朝向光亮处游过来。
应验的机率不算大吧,有时候也会真的游过来顶一下。但玩了几次后,我们放弃了这种方法。我总在怀疑,这算不算过度刺激宝宝?她真的需要这么多游戏吗?
就像新生儿,前一分钟还玩得好好的,后一分钟就睡着了。越小的宝宝越是需要更多的睡眠。就是在休息中慢慢生长发育的。万一我玩得兴致高昂、而耽误了她的休息呢?
更何况这种光照胎料对光线亮度调节有要求,万一我没有掌握好,真的对她视力不好呢?
3.抚摸和敲打。用热乎乎的手摸一摸肚皮,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看到她顶上来了,就伸手过去轻轻敲一下,她有时候会有回应。迅速游走,然后又在原处顶回来,想试试我还在不在。
真是个活跃的小球球呀。妈妈还在,只要你想玩,妈妈一直在这儿陪你咧。
可能也有巧合的因素,不是次次都灵的。
也不敢敲打次数过多,万一让宝宝害怕了,以为地震了。或者她的回应并不是愉快的,只是一种抗议?“谁呀!吵死了!”
4.语言。胎教书上有一些儿歌呀诗呀什么的,有那么一小段时间,坚持每晚读几首给她听听,后来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觉得没啥意思,大概是我母爱还不够,真的提不起精神,读着读着就想睡,要么自己都觉得好笑,这儿歌咋编得这么弱智?
每天定时去呼唤宝宝:“小球,你好,我是妈妈。你说,妈妈,你好,我是小球。”
“我们一起睡觉吧。”
“早上好,小球,我们起床啦。”
“早安,小球,我是妈妈。”
唉,实在是不好意思,即使是没有人在旁边,我也只是偷偷对她说过几次,很小的声音,几乎自己都听不到。
不过她在肚皮里应该能感受到吧,呵呵,不是用“听”的,应该是感受那种周边的振动吧。听多了应该能懂的,呵呵。怪我太害羞。
很是羡慕那些大大方方与宝宝对话的准妈妈,没事儿就跟肚子说两句。呵呵,反正没害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