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需要哪些能力(下)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杂谈 |

目录
一、右脑思维有多重要
1、物质财富充裕
2、人工智能发展迅猛
3、全球化的知识外包兴起
二、设计感
1、M+视觉文化博物馆
2、如何锻炼设计感,提高审美能力?
三、娱乐感
1、天生比较严肃该怎么办?
2、什么才是真正的幽默?
四、意义感
1、如何才能找到意义感呢?
2、三个建筑工人
五、故事力
1、故事力在商业上的运用
2、top sales要会讲故事
3、如何练成讲故事的本领?
六、交响力
1、如何成为跨领域的人才?
2、成功的企业家都擅长系统思维
七、共情力
1、夫妻间需要共情
2、父母难以和子女共情
3、共情能力要从小培养

五、故事力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故事支撑70%的聊天内容,谁掌握了讲故事的能力,谁就能把握社交主动权。
讲故事就是把信息置于一个场景中,让信息具有一种情感冲击力。一定要倾听别人的故事,让人生存下去的不是食物,而是故事。
1、故事力在商业上的运用
近期爆火的“东方甄选”,董宇辉通过别样“卖大米”、“卖玉米”开辟了直播带货的新格调。他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地聊历史、谈人生,也结合商品真诚地分享他的个人生活与感受。
五常大米、玉米的价格、口味、包装都差不多,其他的推销员用“口感好、味道好、送给父母有面子”等形容词来推销。而董宇辉则赋予了食物满满的情感,它的故事力调动了人们的情绪,所以二选一的话,你很有可能会选这袋有故事的大米、玉米。
董宇辉说:
“我没带你去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没带你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没带你去看过沉甸甸的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没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可以让你品尝这样的大米。浪漫不止星空花海,还有烟火人间。”
推荐大米时,董宇辉还讲述了自己的农村出身,说自己见证了每袋大米背后漫长的产业链上辛苦劳作的中年人。
董宇辉在直播间卖玉米时讲的一段话让不少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瞬间破防。
“夜风袭来树叶沙沙作响,天空偶尔飞来两只不知名的鸟。你一个手里拿着筷子戳着的玉米棒子在啃,一个手里还贪心的抱着水井里刚取出来的冰镇的西瓜。
那时候你头也不疼颈椎也不疼,不会在失眠的夜里头辗转反侧,也不会在睡醒的早晨感觉头昏脑涨。
那时候,你爸妈身体还很健康,他们年轻,平安喜乐,爷爷奶奶也陪在你身边。
你其实不是想玉米,你在想当年的自己啊。”
很多品牌在创立之初都会宣传它的品牌故事,给商品赋予情感。比如法国依云(evian)矿泉水。
1789年夏,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惊涛骇浪中,雷瑟侯爵患上了肾结石。有一天,他散步到附近的小镇,饮用了一些源自Cachat绅士花园的泉水。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奇迹般痊愈了。
专家们就此展开研究,并证明了依云水神奇的疗效。拿破仑三世和他的皇后对依云水更是把依云水奉为至宝,1864年将产地正式命名为依云小镇。
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究,但其赋予了依云“高大上”的品牌调性,让消费者更容易了解和接受依云的定位。


护肤品LAMER也有自己的传奇故事。
据说四十多年前,太空物理学家MaxHuber在为美国太空署NASA工作时,脸被火箭燃料爆炸严重灼伤。
他辞去工作,把家中车库改成了实验室,经过无数次实验,博士终于从深海巨藻和其他精纯成分中发酵萃炼出海蓝之谜品牌的灵魂成分,它焕变了博士的肌肤,让其恢复了细滑。
虽然这仅仅只是个故事,但物理学家励志改变皮肤现状的追求,无疑让这个品牌有着迷人的开端。

2、top sales要会讲故事
讲故事能让一个冷冰冰的、没有任何生命力的东西变得鲜活起来,让对方有代入感,让产品或者这个故事成为他的专属。
我在《小Q后续分享:老公如何戒掉几十年的烟瘾》里写过,小Q无数次劝老公戒烟,他都下不了决心。可是她带着老公来了一次我家,有着二十几年烟瘾的老公成功戒烟了。
那次他们来我家做客,我讲了一位客户的父亲是老烟民,但是确诊肺癌后立即戒了烟,从此闻到烟味都反感。跟他说吸烟全方位的伤害身体健康,不仅是肺部。戒烟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责任感的体现。
后面聊到退休生活的时候,我说一定要把健康是生活幸福的基础,健康长寿,没有健康的长寿是没有意义的。
她老公对小Q说:你看同样的意思,兔总说出来不仅会让人认同,更让人不自主地去深思并想要去修正问题。
我无非就是把身边的真人真事生动的讲出来,这是我这么多年的销售工作锻炼出来的技能。
3、如何练成讲故事的本领?
作者给出的方法就是写迷你小说,经常练习写一个100字左右的超短小说。比如在地铁上遇到两个陌生人,你可以顺便编一段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看到手机上的图片,你也可以根据内容随便编一个小故事,这样不仅能增加你的即兴创作能力,还会很有意思。

六、交响力
指挥家在指挥交响乐的时候,需要把不同乐器、不同音符和不同的人组合在一起,并且听上去还能保持极度的和谐。这种能把无关的领域联系在一起,并得出某种新观点的能力,就是交响力。
交响力是指系统的思维,也是右脑的思考特点,注重大局,不纠缠细节,是一个跨领域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
1、如何成为跨领域的人才?
真正的创新几乎都是跨领域出现的。一个互联网公司成了最大的汽车服务公司;一个做电池的,成了汽车公司;一个做游戏的,成了电影公司。
各种各样的跨界正在发生,如果还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去开拓视野,那可能就危险了。
如何练习跨界思维?作者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练习比喻。
如果你要了解一个新事物,就把它转化成一个你熟悉的东西去理解。练习比喻,把你想到的、听到的比喻都记下来,可以用一个比喻记事本,也可以随手记在手机里。
其次,就是多逛知识交互平台,比如知乎、豆瓣和二牛。来自各行各业的大神会经常在平台分享一些奇特的生活模式和不同的观念,以学习的角度逛这些网站,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相应的收获。
并且,尝试将兴趣和特长融入工作。比如你的业余爱好是摄影,工作中又常常需要用到ppt,那完全可以尝试将平时拍摄的图片用于装饰你的ppt,并用构图的思维去排版,这也是一种交响力。
最后,从舒适区走向学习区,因为太过于满足现状是培养一切能力的最大阻碍。

2、成功的企业家都擅长系统思维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古人的名言深刻的说明了交响力的要义,也就是触类旁通、联想、系统整合。
系统思维不仅是企业间利益整合的基础,更是建立新商业模式的思维基础。滴滴、阿里巴巴、微信等既是战略的胜利,更是整合思维运用的经典案例。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谁能运用好交响力,谁就能驾驭这个时代。
当我们在处理一项事物的时候,常常会通过观察和解决问题发现规律、做好分类。把这种思维模式运用到其他事物上的能力,就是交响力中必备的触类旁通的能力。
联想需要丰富的好奇心和跨界的能力。当今世界的专业知识逐渐在被淡化,有些甚至转向外包或被自动化代替。而具有交响力的人能发现除自己专业之外的其他领域的机遇,并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些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模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可以学到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这一类人也是最难被取缔的人才之一。
当技能、人才很多的时候,如何有效运用?管理者需要有全局思维,能识别普通的和优秀的技能、员工,并将其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来。这就有点像编曲和指挥家了,要懂得分工,哪个乐器适合作为主音贯穿始末,哪个乐器适合在什么节点渲染一下氛围。
很多互联网产品的成功就是因为发挥了交响力,比如亚马逊主打“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所有想在线购买的商品”。前期,他们用一个最实用简单的功能获取用户——在亚马逊上挑书。拥有了庞大的用户基数后,亚马逊又顺势推出kindle,让用户可以用kindle随时随地的阅读电子书。“找书”,就是亚马逊做产品的功能整合点。
有交响力的人在考虑经营方略时,不仅考虑企业内部已有资源,而且还善于将企业外部资源纳入思考范围。乔布斯说苹果从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做移动通讯的手机,而是定位于“做数字中枢的智能终端”,正是由于定位高远,苹果开创了具有通话功能的便携式智能终端,颠覆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称雄的传统手机市场。
图:《无題(OROXXO)》
墨西哥裔艺术家加百列·奥罗斯科借着消费商品研究艺术和商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把红、蓝、金和白色的圆形贴在七十六种产品的空包装上,包括零食、饮料和清洁用品。
这种重新包装的设计源于奥罗斯科一直以来对圆形构图的兴趣,他曾在《Samurai
Tree
Invariants》系列中确立了圆形的视觉语言。该展览是将一间墨西哥便利店OXXO改造重构而成,观众可在展览中选购奥罗斯科的作品,就如它们是邻近OXXO便利店货架上的货物一般。

七、共情力
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去体会别人的情绪,去感知别人,和对方达到同频,这是未来人才所要必备的能力。
缺乏共情力的人很容易扫兴,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老公很开心的告诉你他今天升职加薪了,结果你黑口黑面的说,你儿子今天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时候夫妻关系不好,是因为对方心情低落时你不能理解对方的烦恼,而对方开心时你却忙着倾诉不满。
图:张晓刚《血缘大家庭17号》
这幅油画描绘了两名成年人和两名小孩,从构图看是由两张不同的影相馆家庭照合成——一张是父母的灰阶肖像,一张是尺寸较小的子女肖像。人像以红线相连,脸上可见淡黄的色斑。张晓刚透过主角呆板僵硬的面容和空洞的表情,凸显了照相馆肖像照的形式主义。
画中肖像反映了对当时复杂紧张的中国社会的关注,中国社会的家庭观念往往牵连社群中的人。在这件作品中,红线代表人与人的连系,淡黄的色斑加深了令人不安的描绘,也标示着他们属于一个集体。

1、夫妻间需要共情
我和老汪能维持和谐的家庭关系最大的原因是性格相似,并且能够共情对方。
我们俩都厌恶拖泥带水磨磨唧唧。
之前我花2000多块买了部单车,骑了一段时间之后后轮胎爆胎。在买单车的地方修了两次,又换了一间单车铺修了一次,仍然一骑出去就爆胎。
最后一次,我好不容易把宅女二姐说动出去骑车,结果这部死单车尽然如此扫兴。
我们简直气到不行,老汪直接推着车丢进了垃圾站,怕路人以为是好东西捡回家,他还在上面盖了一些垃圾。
而我立马跟朋友借了一辆给二姐玩。
我俩都不会说:单车看着还很新,再修修。
赶紧送瘟神一样把它送走。





2、父母难以和子女共情
对缺乏共情能力的长辈,我一向主张能教育就教育,教育不了就远离。
前段时间看无脑甜剧《社内相亲》和漫画改编的《长歌行》。实在不想看现实主义的《亲爱的小孩》,每天的微博上的#兔总深夜食堂#
看得还不够多吗?
这些苦逼剧绝大多数属于没有能力的小年轻因为结婚生子需要父母出钱或者出力,但小年轻们人微言轻当不了领导,不得不继续受父母掌控。矛盾由此而生。
不好意思,我共情不了。在我很年轻的时候就认识到:
1、结婚是一辈子的决定,结婚前要睁大眼睛精挑细选,宁愿错过,不要将就。结了婚就不要离婚。
2、对我来说,不自由,毋宁死。婚姻不能限制我的自由,家庭是共同生活的居所,不是牢笼。
3、我的家里我说了算。如果自己不能当家做主,我绝不会生孩子。
所以在我的家里,老人都很克制很有界限感不会指指点点,这是来别人家做客的前提条件。如果反客为主,无论你是谁,我都不欢迎你再来。

我妈妈的共情能力很弱,好像她们那个年代的很多人都在为生存奔波,根本没有想过去和别人共情。
《老房子重生记》里,做完的效果我们很满意,我没有费吹灰之力让深圳的那套房子焕然一新,妈妈住的舒服,很有成就感。这时我妈问了:花了多少钱?我说19000。她很生气,立即去问收纳团队的负责人杰子要收费清单。
我妈研究过清单后不仅觉得收纳团队收费太贵,而且说修补油漆的两个师傅头一天早上11点才来,4点多就走了,第二天又说纸不够,等于有两天他们只干了大半天活,最后一天活也不多,所以应该算4个半工而不是7个工。
杰子解释:腻子干了才能做下一步,墙纸因为一开始没经验买少了,后来又补订的。
我跟我妈说:
“修补油漆本来不属于收纳团队的工作,是人家额外请人做的,我们再去质疑别人就不应该。何况师傅来回路上也要花时间,接了我们家的活,即使没有干满一天,人家也没有可能再接别的活了。
我们修补油漆是为了美观,这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对师傅来说,他们要靠这个工作解决生存问题。相对于我们,师傅是弱势群体,只要手工质量没问题,你就应该厚道一点,不应该跟别人计较。
再说我们给足工钱,以后收纳团队有需要也容易叫得动师傅。有时候临时要赶个工,人家也不会给你拖延。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我出了钱,收纳团队和师傅们出了力,房子变美了我们都开心,本来皆大欢喜。不应该在这些小事上斤斤计较。
我不会为你帮我节省一点钱感激你,反而因为你的要求,我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情况,包括师傅做这件事情的程序,包括墙纸没有买够要去补,包括核对这些账,要三方面了解沟通解释而觉得很心烦。
人家把事情做好最重要,多个几百块少个几百块,他发不了财,你也不会掉块肉。他们多挣几百块钱,拿去养活妻儿老小也好,自己买包烟抽也好,喝点小酒也好,开开心心,你也算是做了一桩善事。
包括疫情期间,虽然孩子们有几个月没上过游泳课和跳舞课了,但是我们仍然照付学费,否则这段时间,老师和教练们怎么生活?
你要转换观念,现在生活好了,要学会难得糊涂,心情好,身体才会好。”
老太太说她以后会提升思想境界。
我跟杰子说,老太太是个很精明的人,你看,这么多年,除了她自己去药品批发市场买自己吃的中药,再就是我买的高丽参,权健们愣是没从她手里弄走过一毛钱。而且她把我培养成这样,我才能请得起你们,这不是一个一般的老太太啊。
杰子本来有点紧张,听我这么说也乐的咯咯的。
before VS after





3、共情能力要从小培养
丈夫不体贴,这和男人粗心没太大关系,多半是父母教育的不好。要么是妈妈不受尊重,要么是父母没能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共情能力,他们自以为是,别人都得围着他们转。
教育小孩不仅要跟他们讲道理,更重要的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父母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要从小事做起:
带小孩去麦当劳,starbucks这类自取型快餐厅吃饭,吃完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把桌子清理干净,用过的餐具或送去收集处或扔垃圾桶。一来不给服务人员增加额外的工作,二来别人也能立刻使用这张台。
在塔斯玛尼亚的一家中餐厅吃饭,二姐一定要吃隔壁的肯德基。征得同意后,我带她买了带来这里吃。弟弟看馋了,也帮他买了几块。
吃完没看到店里有垃圾桶,老汪问店员扔哪里,热情的店员说我们帮你丢,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我对二姐和弟弟说,人家允许你们在这吃外带的食物已经很包容了,怎么可以得寸进尺。坚持让他们带出去找垃圾桶丢掉。




在家吃宵夜,二姐在看弟弟iPad播的游戏主播。一开始iPad放在弟弟这边,我提醒他放到中间好方便二姐。
包括在我多次告诫弟弟后,他小便终于记起要掀马桶盖了。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只把关注点放在解决生存和过人上人的生活,却忽略了生活质量。
基本上现在解决生存还比较容易,而比较是没有止境的,提升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正是这些小事。


有的人共情能力很强,有同理心,做事有分寸,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当不良行为被及时制止,他们也知道适可而之,不会再继续。
但是你的隐忍等于变相在告诉对方:没关系,你不尊重我也可以。
朋友尚且如此,父母子女之间又何尝不是。
【网友来稿】
我和高中女同学算是十几年的朋友了,跟她在一起经常不愉快。但是这么多年了,我不忍伤害她,所以一直没说。
我和她在一起觉得不舒服是因为以下几点:
1、读大学时,我带男友和她见面,她命令我男友帮她提包,那包并不沉,她只是觉得有男生可以使唤一下。
2、去吃饭点最贵的、点她喜欢的,量过多导致她吃不了,剩下很多。
3、各自成家后,我们两对夫妇在一起聚会,她在我老公和她老公面前,将我的手强行拎起来给大家看,说:你们看呐,她的手特别特别大,像男人的手。
我尴尬的使劲儿将我的手抽了回去。
4、她总使唤我,让我多做点,但和别的朋友感受到都是互相照顾。
5、我要是做错了什么,她拿出来反复说,好像我对不起她。
比如我遇到伤心事时多次找她安慰,她质问我快乐的时候为什么不找她?我跟她解释说,因为我很幸福的时候,不可能去打电话炫耀我过得多好。好朋友就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彼此诉说,我也同样在做她的诉说港湾。
我不舍得伤害和放弃她,但是她又不能让我很放松,我该怎么做呢?
她在别人面前挺正常的,为什么对你就特别放肆呢?
你有其他的朋友吗?不过倾诉也要适可而止。
【题主】
有其他朋友。特别要好的有3个,稍弱一点但是毫无架子让我很放松的朋友大概有5个。
【网友来稿】
我结婚一年半了,每周回去我妈就催生,不管什么事情她都能扯到生孩子上。我说工作压力大,她说我不生孩子,我的一切问题好像只要我生了孩子就能解决。
我上个月才开始准备要孩子,前两天她又对我没怀孕恶语相加,我感觉母亲还不如陌生人理解我。我们大吵一架,我被气得夺门而出,回了自己的家。
我不知道以后如何和她相处,我该怎么办呢?
如果互相之间做不到尊重,那就先切断联系吧。
直到对方愿意真心悔改为止。
【题主】
我暂时不和她见面,双方都冷静一下。我有自己的人生,不想被妈妈打扰和伤害。
【网友来稿】
我和老公住在店铺的上层,和他的家人分开住。婚后我才发现公公有点强迫和洁癖,他经常来店铺,整天嫌弃我们没有把房间收拾得特别整洁。
我存了几个漂亮的空酒瓶,准备用来插花。但他好几次顺手扔了,因为他觉得空酒瓶是垃圾,垃圾就要清理。
最开始我让老公跟他沟通,后来让老公请他妈妈帮忙沟通,再后来忍无可忍,我当面跟公公沟通不要进我的房间,不要乱动我的东西。说了之后他就没怎么动过了,最近也不怎么来店铺了。
有一天下午他看店,我和我老公出去办事。回来后我发现他又修剪了我的花。我有枝茉莉长得很高,特别可爱,我想看看它到底能长多高。被剪后,我哭了好一会。
我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让公公不要再动我的东西了?
只能换锁了。或者你看他喜欢什么东西,也摔烂两个。
针不扎到肉上不知道痛,除非得到惩罚,人很难感同身受。
我有位女友年近50,为人温和宽厚,很少见她发脾气。一次我听她讲电话,满脸不耐烦,语气也很不好。等她挂掉电话我问她:“是和你妈通电话吗?”果然,因为我以前也是这样。
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是吵到很凶那种,我从小在剑拔弩张的气氛中长大。
妈妈小时候成长的环境,生活的艰辛,爸爸的自私不体贴令她很负能量。
比如我感冒了很难受,我妈从来没有温柔的安慰我,等着我的一定是:“家里没衣服给你穿吗?非要死活把自己冻病!”
日积月累,后来只要稍微有点状况发生我就会条件反射得产生抵触心理和负面情绪,很容易对他们态度恶劣。
现在我和妈妈关系缓和了很多,
一是多年来的读书写作令我养成了自我检讨和反省的习惯,
二是女儿和母亲容易产生共情,
再就是老汪这么多年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父母的角度,这位网友的儿子不知道感恩,给了他房子还帮他看孩子他还破口大骂把父母赶出家门。
但从网友的描述中能感受到儿子成长过程中爸爸的不作为,妈妈强势,两人经常吵架,家无宁日。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儿子面对原生家庭时很难心态平和,就像他说的“我是发泄30多年的情绪”。
所以不要轻易评判,因为你不知道每个人经历过什么。
对于这位网友,我的建议是:
一、不要后悔,反正房子已经给了也要不回来了;
二、和先生商量好先冷处理,不要急着见面;
三、诚恳地和儿子谈一谈,听听他的想法,他小时候受的委屈,之后你再做决定。
————————————————————————————
【网友来稿】
我儿子35岁。他高中玩网游不学习以至我俩经常吵架,他那时很恨我还曾离家出走过。
他结婚有娃后,我和先生就像上班一样早出晚归帮忙带娃,先生在儿子和儿媳妇面前说了句“看孩子比上班累多了”引起了儿子的不满,成了矛盾的起因。
两年前孙子小指甲抓脸留下小红印,儿子摔碗破口大骂,让我们别再来了。
我们曾几次找儿子聊,都没破冰,关系一直僵着。
前半个月公安局备案打来电话我才知道儿子将我过户给他的房子私自出租了。
儿子是个脾气倔强软硬不吃的人,一说话就出言不逊,对我发脾气。有次因为我炒菜咸了点就大发脾气,一脸凶相指责我。
我时常反省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败,我该怎么办?
你先生尊重你吗?他会对你大吼大叫吗?
房子过户给他,是谁的主意?
【题主】
我先生能力弱但性格倔强,在家什么都不管,我俩经常吵架,给儿子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儿子现在的住房是我公公的,是我执意要过户给儿子的,因为隔代继承不了就以商品房形式过了户。
本来应该你老公继承的房子你却给了儿子,你是怎么想的?
【题主】
儿子到了已婚年龄,就想做为婚房一步到位。我现在很后悔,觉着特被动。
前一篇:未来需要哪些能力(上)
后一篇:结婚22周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