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2022-07-26 11:53:44)
分类: 子女教育
Linda姐的女儿中学考进了香港第一神校圣保罗男女,大学进了香港科大读经济,仅用三年时间拿到学位。毕业的同时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牛津神科PPE(Philosophy,Politics and Economics,政治经济哲学,被誉为人文社科类最顶尖的专业之一),毕业后拿到五家世界顶级投行和咨询公司的offer。
撇开智商和天分不说,毕竟Linda姐自己也是985理工科毕业,她在家庭教育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让我们听听Linda姐关于育儿的心得:
目录
1、环境的重要性
2、和孩子成为朋友
3、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
4、读书和艺体两手都要抓
5、帮孩子选书
6、小朋友需要陪伴
7、培养独立的孩子,拒绝孩子啃老
8、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环境的重要性
为了女儿有好的环境学习成长,我一路在"孟母三迁"。女儿从内地的幼儿园,到深圳再到香港读书。
女儿起初在老家读幼儿园,老家经济相对来说不发达,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2000年我们移居到深圳。在深圳,我给她选择了一个相对较好的有外教的幼儿园,这是第一次转学。
等到升小学,我把孩子送去了比较好的公立小学。
读到三年级,又转去了当时有名的某中学附属小学,学校每个班大概58名学生。但发生了几件事情后,我决定不让女儿再在这所学校读书了。
一件小事是她连续在班上丢了两次手机。她的手机是迪士尼的,卡通图案很好看,被男同学偷了。第一次老师还口头愿意做调查,到了第二次被偷时,老师直接回复她:我没有时间管你这么多闲事,丢了就丢了,让你妈再买一个。
丢手机的经济损失对家庭来说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却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而老师明显对孩子的心理关注度不够。
当时女儿才8岁,每天回来都不开心,于是我想再给她换个环境。
我向周围的朋友打听哪所学校比较好。2000年初的私立学校并不像现在有这么多选择,最后找到了一所半私立小学,名不见经传,学费很便宜。我也没有别的需求,只希望老师的关注度或者分配到每个孩子身上的爱能更多一点,而这里1个班只有18名学生,于是我把女儿从公立小学转到了半私立小学。
到香港后学校有了更多的选择,私立的,公立等。我们考了几所男女中学,最后顺利考入了圣保罗男女学校。
图:深圳外国语学校的操场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我不喜欢专门的女校,十几岁的女孩需要跟男生一起玩,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性格。于是我找到了圣保罗男女学校,并让女儿参加了考试。女儿学习比较优秀,考试很顺利。
加入以后开家长会,我还说我们是从深外转来的,深圳外国语是深圳最好的中学,每年保送20多个去北大清华,如何如何的优秀。
可老师直接告诉我:你知道吗,我们这所学校的校友都是谁谁谁(老师说了一堆香港的名人),孩子住的楼、吃的饭都是李泽楷资助的,因为这是李泽楷和李泽钜的母校。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圣保罗男女有多牛?每年大约有300多名香港本地学生考插班试,这300多名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他们所在学校的年级第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校长的推荐信,而录取者寥寥。
女儿来到香港后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妈妈我来晚了,这个学校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关注的新东西。
女儿读的是IB课程,这个课程一般从PRE IB读起,她当时比较自信便选择直接读两年正式IB课程。IB成绩可以申请英联邦的大学及北美大学,圣保罗的IB考试成绩每年基本上都是世界前三名,这几年更是连续第一名,考满分的孩子很多。
有家长担心小朋友换到一个新学校会感到陌生,比如好不容易交到了好朋友,适应了老师的授课方式,又要去新的学校,这可能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每个小朋友性格都不一样,我女儿属于适应能力比较强的类型,所以我考虑环境对她的影响比较多,考虑她在哪种环境下能交到什么样的朋友,是否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心。
小学期间我没有过多考虑成绩因素,只希望小朋友有一个愉快、有爱的环境。
图:圣保罗男女的Living Room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2、和孩子成为朋友
教育并没有多难,首先要尽量顺应小孩的天性,跟孩子做朋友。
如何与孩子做朋友?也没什么诀窍,就是在与她的相处中,把自己设定为她那个年龄段的小朋友,考虑她需要什么去跟她交流,会容易发现她心里在想什么。
女儿爱吃好吃的,当她考出好成绩,每次问她想要什么奖励,是新裙子还是大餐一顿,她往往会选择大餐,所以我知道吃大餐会让她很开心。她选择她喜欢吃的,我来买单。虽然有的很贵,肉疼心也疼,但是想想在吃饭的几个小时可以跟她聊天,了解她、帮助她,多少时间和花费都值了。
很多人问我,你家孩子有没有7、8岁狗都嫌或者青春期逆反的阶段?我回忆了一下,还真没有。成为朋友以后,所谓的逆反期、淘气或者和你对着干等很多现象就都没有了。她一直都比较乖,知道自己每个阶段要做什么。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3、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
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同等重要。有句话说的好: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女儿一上幼儿园,我就给她做了一个时间表,让她知道几点起床扎辫子,几点去幼儿园,平时需要做什么,周末需要做什么。睡觉前我会让她把次日的校服叠好放桌子上,这样第二天一起来就可以找到衣服,节省时间。
她读小学的时候我买过一本讲如何管理时间的书,那时她还看不懂,我就边读边讲,帮她分析管理时间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觉得管理时间就是要父母帮孩子把时间填得满满当当,比如上各种培训班。其实这种安排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4、读书和艺体两手都要抓
孩子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除了培养读书习惯,还要培养一些音乐和体育方面的特长。
音乐、体育的特长能影响人的一生。
每个家长都应该去发掘孩子某些方面的特长,并鼓励他们发挥特长。比如你发现你的孩子爱踢球,就可以鼓励他踢球,那么他收获的不仅仅是足球,同时还有好的性格和成绩。
我比较倾向业余时间学一些学校课本以外的知识。这种知识有很多: 人文地理旅游,还有前面提到的音乐等,我不主张课余时候还去读语文,数学。如果孩子能利用好学校的资源,我认为校内的课程和作业已经足够考上211和985学校了,不必再浪费时间去课外补习,这只会让孩子更厌倦学习。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基本上没检查过她的作业,唯一花费过时间的是陪她弹钢琴和打高尔夫球,因为需要家长接送,我成了她的司机加秘书加助教。
高尔夫球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一项运动,我常带女儿一起去。女儿每到假期下场的机会就多一些,最好的时候甚至还打过老鹰。我培养她打球、弹钢琴并不是要她成为职业的运动员或者演奏家,我只是希望她有更广泛的爱好,将来在社会上广交朋友,业余生活更丰富。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5、帮孩子选书
选择一本适合自己孩子的书非常重要。外面的书多种多样,不能让没有辨识力的孩子去选择,家长一定要帮孩子把关,亲自看看这本书的内容适不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去读。
现在很多书的标题很吸引人的眼球,其实内容空泛,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还会引导孩子到一个错误的方向,所以家长选择书本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
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周末我都会去书城选书,那时她还没学拼音,我会买一些插画比较多的书,比如插画版的《三国》和《红楼梦》。
每晚睡前,我花三四十分钟的时间跟她讲故事睡觉,跟她灌输一些故事里传达的简单道理。渐渐地,她会看拼音了,我就给她看拼音版的《三国》和《红楼梦》。
我记得她六七岁的时候突然跟我说她喜欢看《水许传》,其实就是《水浒传》,这是她开始认字的表现,这时就可以给她看文字版也就是少年版的书了。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6、小朋友需要陪伴
七八岁的小朋友会开始对世界产生好奇,什么都想知道。我当时给女儿起了个名字叫"十万个为什么"。并且她觉得妈妈什么都知道,一有问题就来我这里找答案。
很多家长由于忙于家务和工作,没那么多时间,觉得孩子只要不来烦我,随便他做什么。我工作也很忙,但我尽量克服自己,尊重她的问题,用她那个年龄的思维与之交流。
七八岁是人这一生中学习能力、吸收能力较强的时间段。最忌讳的是父母因为忙于其他事而搪塞孩子,这样孩子在心理上会疏远你,频次多了,他有问题也就不问你了,并且他也不想知道答案了,求知欲大大降低。
所以,家长们如果想让孩子将来学习好,就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满足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尽量耐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平衡好工作和孩子。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7、培养独立的孩子,拒绝孩子啃老
有次孩子爸爸告诉女儿:如果没考上大学,继承家里的房子就好了。
我很生气,于是跟女儿讲:
家里的资产是父母辛苦工作的成果。如果你因为不努力考不上大学,妈妈就给你买个汽油桶去万佳超市门口卖烤红薯,我以后的钱会捐给山区的孩子。
中国有很多小孩背着筐走10多公里山路去上学,我为什么不把钱捐出去让更多小孩能读书呢?
后来,女儿和爸爸一起去湖南旅游,看见很多农民的孩子穷得连鞋都没有,她知道我没有骗她,真的有这么穷、读不了书的孩子。
孩子没有长性,自觉性不强。培养孩子性格的时候,家长要有更多的耐心,比如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还有不停的磨嘴皮反复讲,一个道理可能要说上百遍。
每个孩子生来独立,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人生,但是每个人生来也是带着责任的,这一点很多家长都忽略了。有人说我家条件很好了,我的孩子不需要受那么多苦,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我有一些朋友也说在家里要尽量给孩子爱,到社会上自然会慢慢成长。但一个从来没有遇到过挫折的人,他没有准备好去承受不好的东西,这样的成长会付出更多的痛苦。
小孩是一张白纸,特别单纯,他只了解家里和学校,家长不引导,完全扔到社会上去学,我觉得是欠妥的。
社会上有很多弊端,要怎么样去适应?我们有这么多经验,为什么不告诉孩子呢?直接讲挫折,他可能听不懂,那就用他听得懂的方式讲。
我女儿也曾跟小朋友一块出去玩、沉迷游戏,十几岁时也被男孩子追,所有青少年发生过的事她都经历过。那时候我没有放任她,也没去批评她。
培养一个孩子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自己的追求,这是非常重要的。他如果有了这些想法,即使你不督促他的学习,他都会主动去学,因为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女儿为了考牛津,把所有的社交软件都删了,甚至微信都不怎么看,我有时给她发微信,她过了三天才回,理由是太浪费时间了。牛津是个竞争很激烈的大学,她在牛津为了拿到优等生资格,再一次删除了所有的社交软件,埋头苦学。
很早之前我看过一本关于教育的书,里面写到有一对非常成功的夫妻。他们是上市公司的CEO,家里会定期旅游,每次给自己定商务舱,但是三个孩子坐经济舱。他们会跟孩子讲:我坐商务舱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待遇,我有责任和义务把你们养大,但是没有责任和义务惯着你们去奢侈的生活。
在国外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中国的家长可能就舍不得了。这个案例影响了我,我很赞同这个理念。即使你的家庭非常富有,不要让孩子认为父母的付出和爱都是理所当然的。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我们家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当时是从香港飞去澳洲。
因为飞澳洲只要9小时,老汪认为商务舱不划算,可我觉得长途跋涉很辛苦,又不是负担不起,为什么不坐商务舱。结果是老汪给我一个人买了张商务舱机票,他带着孩子们坐经济舱。
这件事见仁见智,家庭应该是一个整体,如果父母坐商务舱,孩子坐经济舱,让人觉得家庭被割裂了。
我们看事情要从多个方面看,不能走极端。当孩子有困难的时候,父母永远是孩子坚强的后盾,我们既要给孩子安全感也要给孩子奋斗的动力,这两者不冲突。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8、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个都非常重要。基本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带女儿去旅行,一次国内旅行+一次国外旅行,带她开阔眼界和增长见识,总之假期不会让孩子在家待着。
当你开阔眼界后再去读各种书会更容易理解,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会让大脑更充实。我所说的充实和进步不是指的数理化成绩,而是她的性格、责任心以及对未来的追求。
不要觉得行万里路就一定要出国或者奢侈游,有钱可以奢侈一点,吃住好一点,没钱就稍微节俭一点,但是旅游是不能缺少的,就跟读书一样。比如你生活在县城,可以去市中心的博物馆,北京就有世界最大的故宫博物馆。我们带孩子出来玩的目的是让他开阔眼界,了解历史,通过这些来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女儿10岁的时候在加拿大留学过半个月,也曾自己报团去美国、加拿大旅行。女儿11岁的时候,我带她去参观英国牛津大学,跟她介绍牛津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都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成立的。我还跟她开玩笑说,这就是你将来的大学。闺蜜跟我说,你疯了吗?孩子还这么小。我:为什么不能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女儿十五岁自己去澳洲学冲浪。在那里跟小伙伴一起看流星雨,漫天的流星让她很震惊,让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去年春节,我和女儿去法国的著名滑雪胜地滑雪庆祝新年。她的滑雪技能是自学成才的。在牛津大学时,他们组织过上千名学生一起去法国滑雪的活动,那时她学了一些初级滑雪的技能。
父母陪伴孩子去一些地方,再让孩子自己去一些地方,让她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旅行中碰到的一些困难也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会获得更多不同的体会,这对孩子的工作、追求和家庭都有非常正面的帮助。
我女儿现在二十五六岁的年龄依然非常努力,她跟大学同学吃饭聊天聊的都是工作的事,而她的同学是欧洲人,聊的都是怎么玩开心,这既是欧洲人和中国人的区别,也是我这么多年培养她形成的个人习惯,是我们行万里路的影响和结果。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我的女儿是这样成长的(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