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你自己(下)

(2021-12-14 09:49:32)
分类: 生活杂谈
认识你自己(下)
看到很多人到中年仍然过分进取、最终创业失败的例子,朋友说一个人很难两次创业成功,所以褚时健是极为难得的。大家还聊起幸福这个话题,我说我们这个年纪,要想幸福通常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1、生存不成问题;
2、身体健康;
3、欲望不能大于自己的能力。
所以这篇我们着重来讨论第三点,如何降低自己的欲望。

目录:
人们常被三种心理动机左右行为决策:
一、对稳定关系的追求
1、渴望被他人接受
A、渴望被朋友接受
B、渴望被更高阶层的人接受
C、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
2、害怕孤独
A、害怕没有朋友
B、 害怕失去爱人
二、对地位的渴望
1、过多的欲望是造成人生多苦的原因
2、如何不攀比?
三、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1、能提升自己的好奇心
2、没太多价值的好奇心
认识你自己(下)
二、对地位的渴望
1、过多的欲望是造成人生多苦的原因
欲望是从心理到身体的一种渴望,最基本的欲望就是生存与存在,简单来说就是爱与不满足。欲望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控制。
欲望的过分膨胀是幸福的敌人,故知足者常乐。
人天生在意地位,所处地位不同时神经化学机制会分泌出积极或消极的物质。
社会上,我们通常从对方的友好程度、能力大小来评判对方,对有成就的人另眼相看。
人是环境的产物,大家总会不自觉的在意别人的看法,于是人们不断谋求高位,开始无休止的竞争,仿佛那些地位低下的人就失去了快乐的资格。
一个人无欲无求活得像一潭死水固然不是好事,我觉得要把欲望分为两种:
一种是你努力后可以够得到的,这对自己是促进,能让你变得更好。
另外一种是你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那最好还是割舍。
佛教认为,欲望是造成人生多苦的原因。“谛”为佛经中所指的真理,四谛指的是:苦、集、灭、道。集谛指的是:众生一切痛苦皆可溯源于三项根本原因:贪欲、嗔恨、愚痴三种本能的烦恼。
叔本华认为:与追求幸福和快乐相比,更应该尽量避免痛苦。
这句话包含的真理是: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幻的,只有痛苦是真实的。
他说:没啥大烦恼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所以要尽量躲避生活中的祸患。
但我觉得这句话有点消极,阳光一点的说法是:我们应该追求幸福与快乐,同时要注意避免痛苦,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踩雷。
认识你自己(下)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需要子女索求,他们之间由此建立了浓厚的亲情。也有父母不爱子女,其实就是对子女缺乏感情,而成年子女非要渴求得到父母的爱,这就是欲望。很多子女为了满足欲望,不惜牺牲自己的自尊,花费大量钱财时间去讨好父母。
【题主】
我有两个弟弟,家里重男轻女。我想读本科,妈妈不同意,我放弃了。当时工资三千块,每月寄回家两千五,被父母嫌弃工资低。
去年生二胎,妈妈来帮忙三天,产后第二天就回去了。
大弟弟买房缺钱,我爸让我马上转给他。一个月之后小弟弟买房又找我,我只能拿出一万多,我爸妈觉得我故意不帮。而我之前买房凑钱,我父母说没钱。
我三十岁生日,我妈说我弟定了蛋糕,结果我弟忘记了。而他们生日,我都是带着祝福买好蛋糕备好晚餐水果点心。
很渴望我妈能对我好一点,我也想有妈妈的爱。
认识你自己(下)
你把自己逼得这么惨,挣的钱也没好好享受下,给了根本都不爱自己的家人。
把他们删除拉黑永远不来往,你有什么损失呢?自己出去旅游散心,给孩子老公买东西,以后孩子花钱的地方大把。
事实是你妈就是不爱你,无论你多卑微,摇尾乞怜,她就是不爱你。
人世间永远都没有完美的,一定会有遗憾。
又不是你选择让她当你妈,你妈也没想要生你,又何必要强求呢。
你有老公有孩子,目前还有健康,你拥有的已经够多了。这些你都视而不见,非要去强求你妈妈的爱,这不是可笑吗?
【题主】
我妈对我非常冷漠淡薄,20岁出头我就在外面住,她从来不问我的安全。我表面装作无所谓,其实内心很渴望母爱。
现在我30多岁了,内心依然住着一个孩子,渴望对方给予我缺失的爱,不仅对男朋友,对同性朋友我也有这倾向。
我看了很多心理书,已经能够解决自己的一些纠结和不快乐。但如何让内心等待母爱的孩子长大,我还不知道看哪本书。
认识你自己(下)
你痛苦的原因在于犯了贪欲,多少人被欲望吞噬,这个别人帮不到你。
人要想获得幸福,第一是努力争取,第二是消灭欲望,要在二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认识你自己(下)
2、如何不攀比?
攀比主要是指物质上,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或者别人没有的,我要有。
如果别人成绩好,我也要成绩好;别人工作做好了我也要把工作做好,这是良性竞争,不算攀比。
另外,上班或者出席某种重要场合需要的衣饰,例如《三十而已》顾佳的包包,这些应该算是必要的支出,不能算是攀比。
人是群体动物,群体动物的特点是需要得到群体的肯定,也就是存在感。用自身的价值来帮助别人是刷存在感正确的打开方式之一。
拥有物质财富不是幸福的全部,得到自身渴望的东西才是幸福。比如谦逊、智慧、自由、自律......
有网友说他孩子只想穿名牌,其他的不要,不知道该怎么办?
亦舒《喜宝》里说:要么给我很多很多爱,要么给我很多很多钱。一个人总是需要某些东西来填补的,要么心灵上,要么物质上。
我们父母要多跟孩子拥抱,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家曾做过实验: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是铁丝做的,有奶,另一只猴子是绒布做的,没有奶。
实验发现,小猴子只有在喝奶的时候才会去找铁丝猴子,平时都会去找绒布猴子。
家长需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温暖和爱,并主动表达,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另外,好的环境很重要,环境对人的影响巨大。如果孩子喜欢攀比,家长需要注意一下孩子周围结交的都是些什么朋友。
老汪小时候在大院里长大,他爸妈和院子里的人都是知识分子,踏踏实实地工作,挣得钱都差不多。大院里的孩子们都很努力读书,大部分读的也是理工科。老汪对物质没什么要求,他比较在乎的是空间宽敞舒适。
孩子们目前来说还没有攀比的迹象,我觉得和以下两点有关:
第一是我们从小一直给予他们很多支持和陪伴,这并非监控和压力;
第二孩子们小时候我们没有选择去贵族学校,而是进入了一家直资学校。这家学校的父母一般都是中产阶级,里面的小朋友家庭条件都差不多。
学校就在地铁边上,除了校车接送,大部分孩子坐地铁往返,家长开车接送的很少。
孩子们在学校里穿的都是校服,鞋子、书包这些很普通,大家都差不多。
我见过有些国际学校的高小、初中学生已经在背fendi背包了。
最后就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首先要做好自己,有能力了再去帮助别人。
孩子需要明白他们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将来要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而不是因为物质和其他外在因素成为别人羡慕的人。
认识你自己(下)
这样的“攀比”其实是良性竞争:
弟弟朋友——熊孩子组别的其中一员最近突然发奋图强了,数学还一举考了个满分。弟弟虽然数学也拿了A,但还是闷闷不乐,他说:Jaden跳着loser舞来羞辱我。
所以最近弟弟难得的居然在打游戏之余也主动开始看书做题了。
心理学有个定律,人们一般不会拿自己去跟比自己高很多级的人作比较,但喜欢和自己的同类作比较。
所以之前无论班里优秀的孩子有多优秀,弟弟都觉得这些和他没关系,但一旦他们这个群体有人变优秀了,其他人便坐不住了。
认识你自己(下)
认识你自己(下)
【题主】
我和弟弟出身农村家庭,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知道父母在外打工辛苦,我们一直刻苦读书,双双考上好大学并找到好工作。
我这些年尽所能帮助家里,19年我妈查出癌症早期,所有医疗费用都由我支付。
但母亲虚荣且自卑,一辈子喜欢和人攀比。
我弟大学期间谈了一个漂亮体贴的女朋友,我妈嫌弃人家个子矮学历低,煽风点火之下,我弟和女孩分手。
现在我弟又谈了个女朋友,我看来温柔大方,我妈却嫌弃人家丑,上不了台面,但其实我们家是啥情况我们最清楚。
她天天躺在床上哭,让我弟分手。说她辛苦供我们读书,我们没良心。
我现在既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又不想被操控,该怎么办?
认识你自己(下)
你妈哪里培养过你们了?
她自己一个要学历没学历,要长相没长相,要性格没性格,要家庭背景没有家庭背景的农民工,有什么嫌弃别人的资本?
为什么你们这么多人没有一个人跟她说真话?
早点告诉她事实真相,大家早点安生,她愿意哭就哭死自己好了,不要拖累子女。
你妈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大程度上是她自己性格不好造成的,现在又来祸害家人。
你和你弟弟先把她拉黑,等她不闹了再说,你们交了朋友不要再带回去见家长了。
【题主】
昨天因为我不和她统一战线,她已经把我拉黑了。
认识你自己(下)
那不正好嘛!被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农村大妈指挥得团团转,你们这么多年读的书受的教育都喂狗了。
你妈有自己克服不了的缺陷。但你们成长到现在,受到老师很好的教育,得到过很多帮助,才得以成长为今天的你们。
你和你弟弟之所以能够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是因为你们虚荣心爆棚的妈妈早早出去打工,没能陪伴在侧。
她是一个低配版的田雨岚,自己要啥没啥,只会一味地攀比。孩子如果不能坚定的相信自己,幸福就会葬送在她的手里。
你和你弟弟愿意做陪葬品,也不能改变她的命运,她的性格决定了这一切,你们改变不了她,但是你们起码可以自救。
你跟你弟弟,将来也会为人父为人母你们可以告诉自己,要做什么样的父母。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她还有个妹妹,父母是东北农村的,做服装小生意非常辛苦。夫妻俩省吃俭用,所有的钱都花在女儿们的教育上。大女儿硕士考上了英国利物浦大学,找了个同学结婚,妹妹考上了多伦多大学。
她说爸爸去进货要走遍整个市场才能下单,通常身上揣着几个鸡蛋背着一壶水就是一顿饭,平时在店里一忙一整天。
即使这样,爸妈在家总是开开心心的,家里气氛很好,她说爸爸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他总是很崇拜自己的女儿。觉得她们做什么都是好的,自己的女儿非常优秀,也尽力为女儿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有位家在18线小县城的网友,条件还可以,生了两个女儿被周围人念叨觉得没面子。她也说了自己脾气不好,家里也没多的钱。但就是在跟别人攀比的过程中落了下风,很不爽。
她喜欢攀比,因为父母从小就拿她和别的孩子比较,所以她成年后很容易陷入负性攀比——别人有的我也得有,而这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否定。
很多想生儿子的人都和文中的妈妈一样,觉得生儿子有面子。其实,他们不是真的爱这个儿子,儿子和车子一样,能开出家门秀给别人看,是他们拿来显摆的工具罢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多读读书,人文类社科类小说什么都行。去找找兼职做,想想怎么样多挣点钱,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听这些闲言碎语上面。
2、每年尽量全家人一起出去旅游,见见外面广阔的世界。鼓励女儿们将来去到更好的地方。
3、想办法去大城市。越是大城市,文明化程度越高,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更强,男女也更加平等。
父母并不需要有多么高深的学识也可以教育好孩子,只要学会相信和欣赏自己的孩子,出钱出力支持就好。
即使工作辛苦,生活压力大,好的父母不会一味跟孩子诉苦,而是跟孩子分享自己工作中的辛苦和乐趣,以及取得的进展,他们不会让孩子被那种无能为力的痛苦所折磨。
认识你自己(下)
三、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1、好的好奇心:求知若渴
古有孔子“朝闻道,夕死则矣”,今有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有的是旺盛的求知欲”。
好奇心是一个人的内在动机,是自我驱动能力。小孩如果没有自我驱动能力,他是不会主动上进的,是逼不来的。
很多人老了,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对任何事物不再有好奇心。有的人70多岁眼里闪烁着光,有的人30多岁,这一生似乎已经过完了。学习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如果我们的已知是一个圆圈,那未知的世界便在圆圈外。当你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的匮乏。
有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早餐和午餐都能吃的很健康,到了晚餐却控制不住的吃多,还特别喜欢吃零食。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于是看了很多书去找答案。
终于,罗伊·鲍迈斯特 / 约翰·蒂尔尼的《意志力:关于自控、专注和效率的心理学》给我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意志力是一种能量,是能量便同样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和三姐弟开会——爸妈的礼物》)。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但是我们要尽力让自己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生命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我很珍惜。
里面写道:
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看很多东西都具有趣味性,对历史现象会多加了解,对未来也会分析。好奇心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它能驱使我们努力学习未知的世界,好奇心令到我们永远不老,永远拥有一颗童心。
认识你自己(下)
好的好奇心也能给生活增添色彩。
新闻说有超级红月亮的那天晚上,我们在科学园的海边等了快一个小时也没有看到,离开后反而在路上看到了月全食,真是惊喜。老汪把车开到附近的小码头,让我们可以仔细欣赏。即使没有看到超级红月亮,但是已经很满足了,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月全食。
把弟弟送去泳队,我们换了个地方继续看。
如何维持婚姻的热度?虽然是和同一个人,但是和他一起怀着好奇心不断探索这个世界,一起在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中发现各种小确幸,你会发现,生活每天都是新的。
就像月亮,每天都不一样。
认识你自己(下)
如果只以追求金钱为目标,你会觉得自卑,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比你有钱的多的人。金钱有形,精神无形,金钱只是基础,并非终极目标。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说过:人生的意义在于对别人和整个社会做贡献。
物质享受带来的快乐很短暂,学习带来的精神享受持久,通过学习到的知识能帮助到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如何幸福的过一生,我在《和三姐弟开会——过心灵富有的质朴生活》里总结了以下几点:
1、父母无条件的爱孩子
2、勤俭节约
3、对事物保持好奇心,终身学习
4、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5、你自己能够定义自己
【题主】
请问您怎么看待三十岁还一事无成的人,还有翻盘的机会吗?有人说三十岁基本人生已经定型了,没有什么翻盘的希望。人的命其实早就注定好了,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凡与普通。您怎么认为呢?
认识你自己(下)
绝大部分人不都这样吗?我30岁时也一事无成啊,你为什么就得认为自己必须与众不同?
【题主】
可能三十岁有年龄危机感,没有年轻时无所畏惧的勇气了。没想自己能成为多厉害的人,只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自己。
认识你自己(下)
30岁就不年轻了吗?
认识你自己(下)
2、没价值的好奇心:浪费时间
有网友说想考证却总因专注力差没完成;下班回家就躺沙发刷短视频,浏览垃圾信息;睡前刷手机催眠,却越刷越睡得晚。
大家似乎对所有东西都充满着好奇心,又难以分清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什么事情只是在消耗注意力。
试试这两个小方法吧:
规定明确的玩耍时间:专注一小时,休息15分钟。
就近原则:离你较近的物品,会对你的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把手机放在你不能一眼看到的地方)
有心理学家统计过,不管聊天的目的是什么,用不了五分钟,再正经的话题也会偏向八卦。绝大多数人喜欢聊聊熟人的近况、肥皂剧里的家长里短、或者哪位明星的绯闻上头条了。最后,你们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浪费在聊八卦上。
在没有语言的时候,动物通过梳毛来相互结盟、分辨敌我,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而我们人类则用升级版的梳毛工具——语言来社交,具体来说就是聊聊八卦,增进感情。
而言多必失,你好奇的东西太多,但你能很好的把控聊天的节奏吗?你能保证你八卦的时候不伤及无辜吗?
想保持心情愉快,就不要打探谁在背后说了自己什么。谁人背后不说人,又有谁人在背后不被人说。
但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主动想知道,有好事之徒非要告诉我们,其实很少有人拒绝去听,毕竟人都是有好奇心的。
先反省下自己有没有错,如果是毫无根据的指责无需理会。
好多事情你根本不需要知道,不知道,对你没有任何影响,知道的多不一定是好事。
其实我蛮讨厌这种当时默不作声,过后又来告诉你对方讲了什么,非常影响心情。
真正对你好的,会挺身而出告诉他们事情真相是什么,再或者打断他们,让他们不要再继续无中生有。
如果不方便制止别人告诉自己,只能尽量早点消化不良情绪。
关注眼前,专注于正在发生的事情。要保持好奇,更要乐于错过、敢于错过。图片
有天无意中看到我们的一位朋友遭人诋毁的文字,正纠结要不要和她坦白。和孩子们说起来,刚刚开了头,二姐便说:
“我不需要知道,我喜欢xx,我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大姐和弟弟也表示没有兴趣,谈话就此结束。
买跟卖是共生共荣的,如果不想听,说的那个人就没了兴致。反之,听的那个人表现的津津乐道,不正是在鼓励对方说吗?
想保持心情愉快,不要打探谁在背后说了自己什么。有问题当面提,谁人背后不说人,别人兴许只是发泄一下呢。
再想想,你真的需要知道这些吗?
郑渊洁先生的《兔王卖耳》里讲的是:
兔王听到很远的地方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吓得浑身哆嗦。他接受医生建议决定把耳朵割掉,最后还卖给了虎王。从此以后兔王真的亮出了王气,他处事稳重,再不惊慌失措,赢得了整个兔家族的崇拜。
而买了兔王耳朵的虎王却烦躁不安,失眠伴着食欲减退,肝火上升。他一会儿听见关在动物园里的老虎同胞孤独凄惨的叫声,一会儿听到某某地的捕猎手又击毙了几只老虎的噩耗,又听见有人在说山东快书《武松打虎》,还伴随着满堂喝彩。。。虎王气得浑身发抖,他怀念过去宁静的日子,怀念自己的小耳朵。
我在《和自己妥协》里写到:
要有能力选择,懂得过滤,学会拒绝。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专注自己的事业,把经济搞上去。这样你才有能力选择更好的生活环境,选择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人与事上面,将不愉快降至最低。
过滤恶意的抨击和负面无用的信息。
拒绝不光是拒绝不合理的要求,还包括不必要的联系,不想建立的关系。
认识你自己(下)
你们通常都是怎么听到别人说你坏话的?
很少有人当面说吧,真当面说了,你觉的没道理可以解释完扭头就走。
大部分坏话是背地说了有人转述给你的。我会先问一问传话人当时是怎么表态的,如果TA有站在我的立场解释,我会感谢。如果TA只是传话,那我一笑了之。
谁人背后不说人,又有谁不被人说?你的好奇心适可而止就好,时间不应该浪费在这些鸡零狗碎不能产生价值的地方。
热爱学习,多一点好奇心,多读一点书,增长阅历,见多必然识广,聊天时也能有多点共鸣。
会聊天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聊天的最佳境界是互嗨,但很多人聊着聊着就冷场,变成了尬聊。或者是自嗨,就顾着自己说,对方对你的话题根本不感兴趣。
会聊天的前提是善于倾听,懂得对方想听什么。
会不会聊天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父母不要只把眼光盯在成绩上,要培养孩子的综合技能。家里气氛轻松,父母比较幽默,孩子的表达能力会强很多。
如果你很善于聊天,完全可以一个人撑起聊天的大局,摆脱对对方的这方面要求。在择偶方面,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对方也能在你的影响下提升自己说话能力。
【题主】
同事给我介绍了一位相亲对象,第一次见面聊的还可以,感觉不错,可是第二次见面就没话可说了,今天第三次见面更是没有话可说。
他问我答,没有共同话题。本来今天见面我请他吃饭,打算后面就不见面了,因为第一次是他请的,所以这次我一定要请他,结果又是他请的。所以想请教您,下次如果约他见怎么委婉的拒绝他呢?
认识你自己(下)
会聊的也许是大众情人,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你也不会聊啊。
【题主】
我确实也是不怎么会聊天,还要多学习,今早把他昨天请客的钱支付宝转给他了。

【题主】
为什么一个男人,老婆很优秀,能力强家境好,帮他建立了事业,他却还要在外面逗别的女生呢?
这个男人四十多岁看上去像二三十岁,性格也很靠谱不轻浮,本身足够优秀了,为什么不能好好过日子呢?
我遇到了这样的男人,是给我们讲课的一个老师,有自己的公司,脾气好专业强人缘也好,也很尊重别人。老师想有更近一步发展后,我就刻意跟他保持距离了。
我想不明白他那么聪明不可能不知道后果,风险大收益低的事情为什么还一定要做呢?我见到了比较多的婚内不忠,很多我都无法理解,所以我做好了不结婚不相信的准备。
认识你自己(下)
好朋友可能会成为陌路,那为什么还要交朋友?
你做很多事情都会失败,那为什么还要努力?
人都会死的,那为什么还要生?
知道对方有家庭就应刻意保持距离,不要浮想联翩,不要有好奇心,不要觉得自己有驾驭能力。
不出轨的好男人很多,我以前列举过老汪为什么没有出轨,供妹子们参考:
1、和原生家庭有关,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夫妻关系和睦,父母很爱孩子。
2、老汪很爱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
3、和环境有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朋友,男士大多顾家,通常聚会会带孩子一起。
4、和职业有关,理工男没有什么在外交际应酬的机会。
5、兴趣爱好是学习,业余喜欢关注政经,历史和军事。
6、老婆不好惹。
7、极简主义者,衣服都没几件的人,不喜欢复杂的关系。
认识你自己(下)
认识你自己(下)
认识你自己(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