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职场心得 |

大家耳熟能详的拼多多老板是黄峥,他师傅段永平是创业教父,营销天才,也是拼多多的大股东。段永平一开始创立了小霸王学习机,他用两年时间将濒临破产的电子厂扭亏为盈,达到了年产值10亿。之后创立步步高,主要产品是无绳电话和VCD,也做到了同类产品的老大。
段永平最出名的事迹是2006年花了62万美金拍下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他的徒弟除了黄峥,还有oppo的总裁陈永乐、vivo的沈炜。
段永平在十多年前急流勇退,放下所有的管理职位,以投资人的身份在美国全职带娃。最近看了他的投资观念,我觉得有很多与情感问题是相通的,如果我们能够用对待投资的理性态度来对待感情,就没有那么多痛苦和烦恼了。
借此我将段永平的理念概括整理了13条,分上下篇与大家分享:
上篇:
1
判断是否继续的依据与过往投入无关;
2
结婚和开公司一样,要找到一个好的合伙人;
3
人是环境的产物,如果你无法改变环境,那就尽量远离;
4
放权最关键的是:能容忍把“事情做对”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5
如果你想走轻松的路,我保证,它比艰难的路更长更痛苦。
6
投资的基本原则是不懂不投;
7
错了要尽快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下篇:
8
看懂一家公司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你不会想去问别人“我是不是看懂了这家公司”?
9 看起来免费的东西往往最贵,看起来便宜的东西往往不便宜;
10 心中无道的人你怎么说也是没用的;
11 改变不容易,但任何时候可能都是好时机;
12 恶人自有恶人磨,最重要的是远离他们就好;
13 不要寄希望于有人可以用一句话让你明白。

一、判断是否继续的依据与过往投入无关
在美国的时候,段永平开车去机场接一个内地公司来的同事。他在停车场投了一个小时的停车费,结果同事不到半小时就到了。是继续呆在机场还是浪费掉多投的这半小时的钱开车离开?结果不言而喻,肯定是开车走人。
但在实际决策中,很多人都犯了继续等下去的愚蠢错误:我已经投了几千万,哪能看着它死?明知事情是错的还要坚持做下去,结果败得更惨。
我们公司所在的写字楼有投资者租了两层,花了很多钱去装修买家具搞成共享办公室。受疫情影响很多人不去办公室改为在家办公,投资者果断退租。如果因为不舍得之前的投入于是死撑,每个月上百万租金投入,一年就是上千万,两年两千多万就没了。
要不要继续,从来都不应该看之前投入了多少,而要看有没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网友来稿说她和男友恋爱六年,男友连一支唇膏都没送过她。谈婚论嫁的时候,她心仪一套129万的房子,但公婆执意要买109万的,就这还一直辱骂她。她忍痛分手没多久便来问我,男友有了悔意,她要不要同意和男友复合?她想复合的原因是因为不舍得六年的感情。

你每天吃的东西喝的饮料都花了钱,你怎么不为最后都拉了撒了而惋惜呢?
感情也一样,对逝去的感情当排泄物一样看待就好,没必要一直念念不忘。
二、结婚和开公司一样,要找到一个好的合伙人
结婚和投资一样,应各方面了解对方是否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人品至关重要。
网友来稿说,老公和朋友合伙开店,一起投资了200万。合伙人负责时亏了100万。后来她和老公全职来管理,才开始转亏为盈。
现在它们觉得和合伙人的经营理念有冲突,对方经常带人吃饭不给钱,不仅不去店里帮忙,还把店里搞得乌烟瘴气的。因为他的关系,两个骨干员工要离职……

结婚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像合伙开公司,甲方和乙方互相考察合格,然后签订合约,共同经营一个公司(家庭),双方为这个公司出的产品(孩子)负责。
之前我在微信公众号里写过一篇文章《他是一个好的结婚对象吗?》,里面详细讲到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一个好的结婚对象,需要从这五方面——原生家庭、人品、性格、个人能力、生活习惯来一一打分。
我们在挑选合作伙伴的时候考虑的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任人唯亲,你喜欢谁就和他一起做事。任人唯贤,你要挑选对公司有利的合作伙伴和他一起共事。
有一次点开小红书,看到首页推送了一个视频,题目是《结婚两年一个月,775天,我离婚了》。博主是个大美女,带着江南女生的韵味,各方面都很优秀,主业从事金融,副业做自媒体。她离婚时大宝1岁多,二宝还没出生。
前夫长相普通,结婚至今没有正经工作,是她独力支撑家庭,家里的所有开销都是她的嫁妆及收入,她为了这个家想尽一切办法挣钱。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她发现前夫炒股亏损了1000多万,家里的房子、车子及车位都被偷偷抵押,甚至还将她和她妈妈的100万积蓄亏的只剩下2万不到,另外还编排各种理由跟身边亲戚朋友借钱。她的另外一个视频诉说父母在她上初中时就离婚了,离婚的前两年一直吵架,家里气氛很压抑。
她说像她这种离异家庭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是缺爱,对方端上一杯热开水,给她削个苹果、剥个橙子她都十分感动,认为找到了真爱,可偏偏这些是最低成本的投入。

我一直告诉女生们要把理智置于情感之前,你不能任由荷尔蒙控制,而是要用理智来驾驭情感。
朋友跟你借钱,你的情感告诉你要借给他,但理智告诉你对方可能没有能力偿还。你就要想清楚,如果这笔钱对你很重要,他如果不还会影响你的生活,你就不能借给他或者降低借款金额。
和你观念上有冲突的员工,情感告诉你恨不得对方立马滚蛋,但理智提醒你对方能力突出,是一个优秀的同事,那你们可以只做拍档,不用非得做朋友。
之前写过前脚老汪把我气得半死,后脚我决定和他结婚,很多网友说是神转折。其实是情感告诉我我对他已经忍无可忍,但理智告诉我他是在我能力范围内可以找到的最好的结婚对象。我如果不跟他结婚,一走了之,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在我很年轻的时候也和很多妹子一样,只凭着激情而很少用理智来分析问题。幸运的是,虽然犯了很多错误,但是我及时反省及时改正,没有在一个坑里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三、人是环境的产物,如果你无法改变环境,那就尽量远离
古人说“亲君子远小人”,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和暗示,你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如果老师(权威者)经常跟某几位小朋友讲“你很聪明”,潜移默化中这几位同学便会考出高分,但其实他们只是随机被抽出来而已。
有些事情尽管有违道德,但周围大多数人都认可,大家也就见怪不怪。比如某些地区的男人奉行“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你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人,可以观察与之密切交往的人。
你必须要自强自立才能摆脱不幸,当你有能力了再考虑要不要帮助别人。
乔布斯遗孀,硅谷首富劳伦娜,她的生父是一名飞行员,在劳伦娜很小的时候父亲因为飞行事故去世。母亲养不活4个孩子被迫再婚,继父不仅酗酒还家暴他们。母亲没有经济来源无法离开这个男人,劳伦娜和她的3个兄弟只好默默忍受。这一忍便是十多年。可以说劳伦娜的原生家庭比我们很多人都更加糟糕。她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金钱才是实现自立的工具。
她努力学习,用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同时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学士和沃顿商学院经济学理学士双学位(巴菲特也是这所大学毕业的)。之后劳伦娜先是进入世界顶级证券公司美林,之后又到高盛做固定收益交易策略师,每天和巨额资金打交道。
但她对这样的生活并不满意,认为自己“只是在为资本的积聚作贡献”。于是从高盛辞职,到斯坦福大学读MBA,正是在这所大学,她遇到了乔布斯。婚后,劳伦娜自己也创办了公司,并热心教育事业。
她坚信教育改变命运,她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使我们没有劳伦娜的智商,也没有她的际遇,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我们可以努力学习和工作,找到那个对的人,摆脱让我们不幸的一切,而不是怨天尤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四、放权最关键的是:能容忍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做同样的事情我犯错,为什么别人就不可以犯错?要容忍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懂得放权,自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网友来稿,说夫妻两人一起兼职创业,后来工作越来越忙,老公打算全职创业了,她问我要不要也辞去年薪15—20万的工作一起创业。她喜欢自己的工作,并觉得自己也可能会做错,吃力不讨好,纠结于要不要请人?

因为一旦创业失败,会直接将人逼入绝境。比如疫情期间,多少创业的人走投无路,沦落到要卖房子也无法挽回的地步。
其次,请人做要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孩子小的时候,有次我和老汪要一起出门,在家时保姆陪孩子玩玩具,给孩子念书,忙得不亦乐乎。出去没几分钟,老汪忘了拿东西返回家取,一推门看到保姆在刷手机,小孩自己在地上玩。他回来跟我讲,我们都觉得好笑。
之前工人姐姐打烂瓷器(《和三姐弟开会——平和理性地解决问题》),如果换做是我也可能弄破。我们工作时也会摸鱼,刷手机开小差什么的都会有。何况我们自己带孩子就不会偷懒吗?对保姆来说,这只是一份工作,她带的还不是自己的孩子。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大致过得去就可以了,孩子还能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呢。
但很多劳动人民一旦翻身做主人之后,反而对同样的劳动阶层的人更加苛刻。
五、如果你想走轻松的路,我保证,它比艰难的路更长更痛苦
有网友说她生了一对双胞胎后一直没有上班,如果去老公姐姐的厂里,有节假日,薪酬比外面高一倍。但是里面的亲戚多,相处起来很累。我很害怕这种人际关系,不知道能不能适应。
可是工作哪有不委屈的?
我之所以建议女性要工作,因为我也做过家庭主妇。我觉得做家庭主妇的那几年,我的智商退化了——天天跟孩子打交道,孩子的智商肯定不如成年人。
穿着寒酸了——没有交际应酬,每天都是去菜场带孩子,没有穿好衣服的必要。
眼界变窄了——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对着家里的四面墙。
兴趣爱好都是需要花钱的——可是钱是老公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公都很节省,我有什么资格花他的钱在这些不是生活必需品的东西上?
有网友说很羡慕一毕业就当全职主妇不用上班。
什么叫全职主妇?要么爹妈特别有钱,要么老公给了你足够你这辈子花的财产并且做了公证,你在家有收入,五险一金样样不缺,生活很充实……具备以上才能叫全职主妇,否则只是家庭主妇。
那天和老汪聊起来,他说一旦决定离婚,如果母亲自己生存艰难,又没有父母的支持,他觉得女性应该放弃抚养权。我说如果爸爸不能善待孩子,妈妈该多么痛苦。
他说只能先顾好自己了。
虽然很残忍,但我们现行的政策,对离异带孩的母亲非常不利。
在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包括日本),一旦离婚,除非女方有明显错误,否则孩子基本上会判给妈妈,男方除了要向孩子支付抚养费,还要向女方支付赡养费,使其生活质量不低于现在的水准(如果女方收入更高则反之)。
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下,敢离婚的不死也得扒层皮。而中国的离婚成本太低,最多给孩子一点点抚养费,母亲则享受不到任何福利。
人生最惨的就是没有退路。没有退路你会很被动,对方会拿捏你。
在这里我要奉劝大家一句话:不要对任何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当你降低了期望值,也就降低了自己的痛苦指数,很多时候痛苦都是对对方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带来的。
六、投资的基本原则是不懂不投
《孙子兵法》里说,要以失败为导向去思考,不要以成功为导向思考。
段永平曾经问巴菲特,在投资中什么事情不能做?巴菲特回答: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
投资的基本原则是不懂不投,结婚也一样,在对自己和对对方都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能考虑组建家庭。很多人觉得他爱我就头脑发热去结婚。“爱”只是构成拍拖的必然条件,远远构不成结婚的条件。
我结婚之前就跟核磁共振似的,把老汪从头发丝到脚趾甲都扫了个遍。我就是从原生家庭、性格、能力、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对他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的。
“实验室状态”的产品只是半成品,是不可能推出市场的。因为实验室给了这个试验品最好的环境,只有这样它才能发挥功效,这是外部空间给不到的。
很多女人想要的幸福是实验室状态的幸福:公婆慈祥,老公宠爱。可现实生活不可能是实验室状态,往往千疮百孔,到处是荆棘。
你和谁结婚固然重要,但是你要在婚姻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拥有幸福能力的女人。
七、错了要尽快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要容忍自己可以在一个坑里跌倒两次,只要你能爬起来就行。一回生二回熟,第二次会爬的更加麻溜。
有网友来稿说她和爱人相识十年,2015年结婚,16年离婚,20年复婚,现在又想离。他们一直无孩,但这不是离婚原因。她老公固执、油盐不进,很多思维方式她不能接受。比如在物业费都拖欠的情况下,他迷上了炒股,股票每天都跌也不止损。题主胆小怕事,不想欠别人钱,和他过得很累。题主说自己能养活自己,后半生独自生活也可以接受。

题主:所以我是个奇葩,非常后悔。

不需要过分强调原生家庭对你的负面影响,而是要将原生家庭里你认为不好的地方视之为一个一个的地雷,你只要避免踩雷就好。
《乡下人的悲歌》是J.D.万斯写的自传,讲述了他是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巨大阴影的真实经历。
万斯出生在美国最贫困的白人区,父亲抛弃了家人,妈妈常年吸毒,不断出轨。万斯后来成了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并考上了耶鲁大学,跨越了自己的出生和阶层。
书中说,底层白人认为成功的人分为两类:
一类是靠运气,他们出生在富贵人家,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不凡。另外一类是靠天赋,他们生下来脑子就好使,只要去尝试就不会落空。所以大部分普通人即使有工作机会也不会好好干,因为他们认定了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万斯说,在他的那个城市,30%的年轻人一个星期工作时间不会超过20个小时,却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懒惰,机会少,能力低,不学习还犯懒,几乎就注定了贫穷的命运。
很多人总是在无形中暗示自己:我身边的环境这么差,周围人的素质也很差,所以我差是应该的,我不可能飞上枝头变凤凰。
人们的心理很奇怪,他们能够接受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白富美和高富帅,但对于凭借自己努力跨越阶层人却会不由自主的嫉妒和攻击。他们忍不住想:他明明曾经和我差不多,凭什么他能成功而我不能,他肯定是做了不光彩的事,出生不好仿佛成了原罪。
朱利安·巴恩斯说:年轻人不该拥有一种满腹嘲讽的性格。在这个年龄,嘲讽会阻碍成长,抑制想象力。最好是以愉悦的心灵和开放的态度开启生活,保持乐观,对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坦诚以待。
不要轻视你拥有的东西。
你有健康的身体和大脑,你可以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一点点积累你的资本,你可以拥有你想要的人生。即使不能完全达到你的目标,也比你现在要好得多。
前一篇:伦敦印象——美食篇
后一篇:感情与投资的相似之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