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亲子旅游 |

图:三姐弟在伦敦塔桥前喂鸽子
说到伦敦,很多人想到的是绅士,正统,优雅......伦敦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不仅是大英帝国的政治中心,更是世界文化名城,拥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
伦敦也是个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它与美国纽约、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并列为四大世界级城市。这里有古老的街道,精致的建筑,四通八达的地铁,还有奔流不息的泰晤士河。
伦敦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两旁,尤其是那些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建筑,如有象征意义的伦敦塔、葬有众多伟人的西敏寺、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圣保罗大教堂等。
图:坐游船游泰晤士河

伦敦塔桥是泰晤士河口的第一座桥,也是泰晤士河上15座桥梁中最知名的一座,有”伦敦正门“之称。
塔桥一直发挥着它的实用性功能——通车通船。桥的上层是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从桥上走过能看到泰晤士河两岸的美丽风光。桥的下层供车辆通行,当泰晤士河上有万吨船只通过时,就能看到塔桥开启的景象。
穿过塔桥后我们去小镇逛逛,好幸运的看到塔桥升起了。

伦敦塔并非一高塔,而是市政厅对面泰晤士河边的一座城堡,是英国伦敦一座标志性的宫殿和要塞。做过监狱、军械库、文件库、珠宝库和动物园的伦敦塔,现在是宝藏丰富的博物馆和独具魅力的旅游景点。除了建筑物本身,可观看的还有不列颠王冠宝石,一些精美的皇家军械库收藏,一段残存的罗马人的要塞城墙。
伦敦塔前成片的陶瓷制作的“罂粟花”被用来纪念一战中牺牲的战士。

泰晤士河附近的景点:
泰晤士河(RiverThames)
全长346公里的泰晤士河是英国最重要的水路,流经伦敦、牛津、温莎等城市,并从西向东横贯伦敦,将城市分为南北两岸。
游览泰晤士河,坐游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从伦敦塔旁边的码头上船,沿泰晤士河游览半小时,沿途欣赏两岸著名的建筑物,还有猛男船员讲解。看到伦敦著名的标志“大笨钟”就可以下船了,它位于西敏寺,即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北端。
地址:London UK


伦敦眼(The London Eye)
又称为千禧之轮(Millennium
Wheel),是世界上首座、也曾经是世界最大的观景摩天轮,仅次于南昌之星与新加坡观景轮。它于1999年年底开幕,总高度135米(443英尺),竖立于伦敦泰晤士河南畔的兰贝斯区,面向坐拥国会大楼与大笨钟的西敏市。
伦敦眼共有32个乘坐舱,全部设有空调并不能打开窗。每个乘坐舱可载客约25名,回转速度约为每秒0.26米(每小时936米),即一圈需时30分钟。缓慢的回转速度,让摩天轮不停驶也能让乘客自由上下乘坐舱,不过老人、伤健人士等如有需要也可作暂时停止旋转。
还好老汪提前在网上买好票了,否则光买票就得排半小时。可是拿到票后需要再排半小时,当时天气很热,人非常多,挺辛苦的。
地址:Riverside Building, County Hall, Westminster Bridge Road,
London, SE1 7PB England

伦敦塔桥(Tower Bridge)
14年早上退房后把行李存酒店,我们一起来到塔桥,原来伦敦塔桥全称是:City of London tower
bridge。
塔桥于19世纪建成,是堡垒和桥的结合体。堡垒有维多利亚时期的风雅气质,两座用大理石砌成的主塔犹如两座皇冠,雄奇壮伟而又方正厚重,蓝白配色的桥身给人置身童话的感觉。
地址:Tower Bridge Rd, London SE1 2UP, UK
伦敦的红巴士在塔桥上行驶。

伦敦塔(Tower of London)
伦敦塔是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宫殿和城堡,建于1078年,它旁边的伦敦塔桥经常被人误会成伦敦桥。伦敦塔曾作为堡垒、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宫殿、刑场、公共档案办公室、天文台、避难所和监狱,特别关押上层阶级的囚犯。最后的这一用途产生一条短语“sent
to the
Tower”,意思是“入狱”。伊丽莎白一世在她姐姐玛丽一世统治时曾在此入狱一段时间。伦敦塔198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伦敦塔由御用侍从卫士(Yeoman
warder,又常被称为Beefeater,意指“食牛肉者”)管理,他们既是导游,又是保安,本身还是旅游者的观赏对象。每个傍晚,守卫会参加交钥匙仪式,因为伦敦塔晚间是关闭的,根据传统,傍晚过后至隔天早晨期间,无论是什么理由任何人都不可以进入或离开伦敦塔。
城堡内珍藏有大量及其珍贵的历代国王的权杖和皇冠,皇冠上硕大的珠宝熠熠生辉,里面不能拍照。
地址:St Katharine's & WappingLondon EC3N 4AB UK
御用侍从卫士,他们也负责向游客讲解。


2014年8月4日是“一战”爆发100周年纪念日,当天,世界各地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伦敦塔前,英国政府摆放了88.8246万朵用陶瓷制作的“罂粟花”,用来纪念一战中为英国战死的88.8246万名将士。88.8246万朵陶瓷“罂粟花”从伦敦塔的窗口倾泻出来,并一直蔓延到城堡外的草坪上。“罂粟花”娇艳美丽,从远处望去,伦敦塔下的草坪上像被鲜血染红了一般,场面壮观,令人想起百年前那些消逝在战争中的英国将士。
罂粟花的缘由:
“一战”期间,1915年4月,第二次伊普尔战役打响,大批士兵战死沙场。22岁的加拿大中尉赫尔默就死于这场战役。军医约翰·麦克雷中校目睹战友战死沙场后,在悲愤中写下这首著名的战地诗《在佛兰德斯战场》。
在佛兰德斯战场,
罂粟花随风飘荡,
一行又一行,
绽放在殇者的十字架之间
那是我们的疆域,
……
若你背弃了与逝者的盟约,
我们将永不瞑目,
纵使罂粟花依旧绽放在佛兰德斯战场。
诗作后来在报纸上发表,并广为流传,成为描述“一战”的经典诗篇。罂粟花与“一战”的关系,由此更深入人心。为了纪念麦克雷和他的诗作,加拿大还把这首诗的第一段印在了加拿大10元的纸币上。


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
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也就是俗称的“鸽子广场”。广场最突出的标志是南端的纳尔逊纪念柱,纪念着拿破仑战争中的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广场周围有四个基座,其中第四基座原本要用来放置威廉四世的骑马像,但是由于缺乏资金,雕像迟迟未能完成,这第四基座一空就是150年。直到1999年,皇家文艺学会决定开始征集现代艺术雕塑,把特拉法加广场的第四基座作为当代雕像艺术的展台。
2013年7月25日,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在特拉法加广场为广场上第四基座的新雕塑揭幕。新雕塑是德国当代艺术家卡塔琳娜·弗里奇(KatharinaFritsch)的作品《公鸡》(Hahn/Cock)——一只高4.7米,用表面不光滑的塑料制作的蓝色公鸡。这只引人注目的蓝色公鸡将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第四基座上展出18个月。
地址:Trafalgar SquareLondon WC2N 5DN UK
前一篇:《知否》之父母要为子女谋划(上)
后一篇:《知否》之父母要为子女谋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