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子女教育 |

图:大姐即将去英国就读的私立寄宿中学
《准备》这本书的作者塔文纳是硅谷萨米特中学的校长,这所学校牛掰在哪里?作为一所创办才十几年的公立中学(不能自主招生),它的首批毕业生有98%的人考上了大学,而当时加州的中学平均大学录取率还不到50%。
塔文纳校长认为教育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培养一个健全的人。她的理念是:学校立志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当每个孩子在高中毕业,即将进入成人世界的时候,都能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自信的说出:我准备好了!

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最有幸福感
你把仙人掌种在泥塘,会得到一棵烂死的仙人掌;
你把睡莲种到沙漠里,会得到一株木乃伊睡莲。
植物是这样,我们人类更是这样,只有做自己擅长的事才会开心,才有机会做出一番成就。如果强行放在不适合的地方,无论对他们自己,还是对所从事的工作,可能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中秋节吃过的一种月饼包装袋的一面是宋徽宗赵佶赏月时即兴之作、并用他自创的瘦金体所书的《闰中秋月》:
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
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隔年。
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
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
另一面则是他26岁时的作品《桃鸠图》,桃鸠寓意吉祥安康,画中描绘了一只体形肥硕的绿色鸠鸟安静地停栖在桃枝上的景象。他笔下的重彩花鸟非常华贵,在他的倡导下,画院逐渐形成被后世誉为“宣和体”的画风。
赵佶在文学、绘画、书法上有卓越的天赋,尤其是在书法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他创作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为笔势劲逸、顿挫有节,后人评价他为四大书家之外,最具成就的书法家。
但宋徽宗当皇帝极其失败,他完全无任何治国方略。徽宗朝政治腐败,爆发宋江起义、方腊起义等多次农民运动。靖康元年金兵兵临城下,禅位于太子钦宗,二年国亡被俘北上,金天会十三年因病亡于五国城,终年54岁。

无独有偶,中国历史上另外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亡国之君。南唐末代国君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传至今。他对皇位根本不感兴趣。《新五代史》记载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琼瑶阿姨用过很多李煜的词:
《剪不断的乡愁》的“剪不断”来自:《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匆匆,太匆匆》里用了:《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记得当初你侬我侬,车如流水马如龙”,琼瑶小说《情深深雨蒙蒙》中的主题曲则用了《望江南》里的: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我走过的弯路
极少有人能幸运到同时做着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并且能赚到很多钱,名利双收的工作,能满足一点已经很不错了。
我最大的缺点是专注力不够,很容易走神,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在一件事上。听课只要老师讲的不是很吸引,我立刻魂游四方。如果读一本稍有点深奥晦涩的书,我则无法耐着性子读完。兴趣爱好多,但都是三分钟热度。
我当年上大学之所以选择读会计,并不是我对数字多么敏感,我的思维多么缜密,我可以多么冷静细致的面对繁杂的表格和数据,只因为父母一句话:各个公司企业都需要会计,做这个职业,不怕找不到工作。
我真的一点也不喜欢会计,当年考试挂了科,毕业后选择的职业和会计有关,但我完全不能投入,纯粹就是打一份工而已,这么多年过去,我唯一还能记住的就是三栏式记账法。
毕业后我做过很多不同的工作,不断的从这个公司跳到那个公司,总是做不长。记得有家公司是帮出口的手表镜面镀膜。我的工作是数每一板有多少片玻璃,然后跟对方收钱。不幸的是,我数三遍能得出三个不同的结果。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三次不同的结果相加取平均值。后来很快被上司发现把我给炒了。
我对绝大部分的工作是头三个月很有兴趣,一旦成为熟练工之后就觉得很无聊很无趣,不想再做了,几年过去,一事无成。
以前一直以为这样的我这辈子只能得过且过,一事无成,直到做了现在的工作后才渐渐发现——我就是个被埋没的top
sales啊。作为一名销售,恰恰就得知识面广,不仅仅是投资,各行各业的事情我都得了解,以前的缺点反而转化成了优点:专注力不够是因为我脑海里不停的冒出各种想法,天马行空,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想了解,我只要做一个通才就好,而不是专才。
过往我们格外强调短板效应,意思是一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板有多长。但在网络化的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你比较容易找到资源来弥补自己的短板。
扬长避短,把自己最有优势的那一面发扬光大,做你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就好。自从我解决了生存问题、积下第一桶金之后,我便把我不擅长的、特别是重复性的工作花钱请人来做。我只把精力集中在具有创造性,别人无法取代的事情上。
年轻最大的优势是你有时间,你有试错机会。好好想想自己擅长什么,有什么优点?多去做些尝试,一旦找到了适合的,就不要畏惧艰难,努力去把它做好。
作为家长要尽可能认真的观察和揣摩孩子的优缺点,尽可能的避免孩子绕弯路,浪费宝贵的时间。

大姐的性格特点和优势
三个小孩中,二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强,一篇课文她读两遍就能背诵,她热爱阅读,兴趣爱好也刚好符合求学阶段的需要。像二姐这种小孩,我们能相对清晰的预估她的职业发展路径,她能选择的职业范围也比较广。
相反,大姐的学业让我们一筹莫展。她旁骛太多,什么新鲜好玩的都要尝试,能静下心来专注于学习的时间太少。本来就资质平平,花的时间又远远不够,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琪琪14岁了》
对于像大姐这样学业不佳,各方面发展平平的孩子,家庭比较宽裕的家长第一反应是:送她去学艺术吧。但我认为艺术是一条比学业更窄更难走的路。
在学业上,大家智商差不多,只要你有好老师辅导,自己又愿意投入时间拼命刷题,还是有很大机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艺术并不是一分耕耘就能有一分收获。艺术和体育一样很讲究天分,是一条非常窄的职业发展道路。
孩子们的小提琴老师分享过:他有一个学生小时候拉琴拉得很好,也愿意主动练习、投入大量时间去练琴。但他有根手指偏短,老师建议:受生理的限制,他不适合走专业道路。但这位学生的家长很执着,仍然一意孤行。
大姐内心强大情绪稳定,她很乐观,抗挫折能力很好,不为自己暂时的学业不佳而自卑。她从来不嫉妒妹妹成绩好,而是由衷的欣赏妹妹的优点。大姐对朋友很好却又不会感情用事,很具组织能力及亲和力。

找到适合孩子生长的环境
去年10月我买来几棵仙客来,将它们分种在三个花盆里。一盆放在大阳台上,阳光猛烈,1个月就挂了。一盆放在小阳台上,略有荫凉,但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勉强撑了两个月,die!第三盆放在洗手间的窗台,日光和煦,湿度大,温差小,3个多月过去,越开越旺。
花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种哪,但是我们还是要尽量想办法帮孩子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大姐现在的学校小学时比较宽松,但中学就回归传统,一板一眼。





很多人说要“赢在起跑线上“,是让孩子超前学习,报各种培训班吗?无论你使上多大的劲儿,一个南瓜就是一个南瓜,即使你想尽办法办法让TA变成一颗西瓜,TA也很难成为一颗优良的西瓜,最重要的是,TA不会感到快乐。
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它并不只是由金钱堆砌,经济仅仅只是基础并非全部。父母本身所受的教育,人品,格局,胸怀,对子女悉心的教导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构成了孩子的起跑线。
天生我材必有用,所谓学渣,只是他们不适应现在的教学体系,不能很好的完成目前的考核标准。父母要细心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和擅长的地方,在物质和精神上支持他们,帮助孩子走上一条真正合适的赛道。
图:小潘刚来我家时出门没几分钟就走不动了,经过长期的训练,现在它成了跑的最快的那个。
父母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HR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放任自流,等到孩子大了才开始着急,帮他操心工作,帮他找对象......
子女成年后,父母能为其做的事情已经非常少了。在孩子的小时候,真正需要父母支持的时候,我们要好好想想我们能够为他们做什么,什么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高燕定先生在他的著作《人生设计在童年》里面提到:我们结婚之前要花一段时间拍拖,观察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才能决定终身要不要托付给对方。但是为什么我们选择要读什么科目却仅仅只用高考后三天的时间便决定呢?这同样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事情啊。
香港股神,信报创始人曹仁超有两个女儿,他大女儿自小爱画画,后来考进了香港大学医学系,不少父母或会感到高兴,曹却将她劝退,追问女儿是否贪图医生「够威」?经讨论后,女儿转读建筑系,现于上海任建筑师。至于幼女,自小爱玩石头,顺理成章选了地质学,现在政府负责管理斜坡。
我问大姐你将来最想做什么?大姐说她最想赚钱,但是怎样赚到钱她又没有具体的打算。
大姐以前开过格子铺卖史莱姆,去年9月又开展了她diy手机壳的小生意。老汪很反对,他认为纯属浪费时间。当时大姐在面试英国的学校,老汪希望她多花一点时间补补数学和科学,届时可以考好一点。
而我为什么支持大姐做她的小生意?我希望大姐能多点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从实践中学习,将来找到她真正擅长、并愿意投入时间去做的工作。
因为以上的这些特质,所以我们目前的想法是大姐学习商科(避开数理化),将来从事与商业相关的工作。


决定送大姐去英国
大姐之前就读的学校是小学直升中学,她在这家从小一读到中三待了8年多。小学时很宽松,但到了中学开始回归传统,学校分快慢班,由于大姐学业成绩一般,只能在普通班。
大姐偏科严重,她们学校本来是A level的(IB课程适合各方面发展均衡的学生,数理化是避不开的必考科目,A
level课程可以选科,适合偏科学生)。一是普通班的教学质量不如快班,二是她们学校的A
level可供选择的课程太少。此外,香港只有两所国际学校是A
level课程,大姐申请哈罗不成功,另外一家是韩国国际学校,我们不喜欢就没报。
而英国的教育体制以A level为主,私立寄宿学校较多,可供选择的课程也多,将来如果报考英国的大学也更有优势。
尽管非常不舍得大姐远赴英国,但是女儿的前程要紧,而且大姐性格成熟,独立生活能力强,我们思来想去,还是决定送她去英国留学。

前一篇:英国古堡之旅——曼彻斯特
后一篇:英国古堡之旅——格拉斯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