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小资旅游 |

图:滴血救世主教堂的穹顶
在莫斯科,进入红场的洋葱头大教堂(瓦西里升天教堂)内部时颇为失望,实在很粗糙和简陋。直到来了圣彼得堡才发现,原来精华都在这里。
在圣彼得堡的日子,我们的行程路线:
Day1:入住圣彼得堡四季酒店——夏宫——滴血救世主教堂
Day2:冬宫
Day3:地铁转巴士到普希金小镇——叶卡捷琳娜宫
Day4:彼得保罗大教堂——喀山主教座堂
Day5:伊萨基辅大教堂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西化的城市,教堂大多是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我们参观的四大教堂中,只有滴血救世主教堂是纯正的中世纪俄罗斯建筑风格。整个教堂由7500的马赛克、金箔宝石、彩釉瓷砖搪瓷、大理石、彩色玻璃拼接而成,缤纷的色彩令人炫目,阳光下熠熠生辉,是世界十大最美教堂之一。
图:滴血救世主教堂

彼得保罗大教堂是圣彼得堡的第一座教堂,由彼得大帝下令建于兔子岛,这座教堂见证了圣彼得堡的历史。
图:兔子岛上好多人在游泳。当时气温只有10多度,风很大。


喀山主教座堂和伊萨基辅大教堂都位于市中心的涅瓦大街,就在我们住的狮子宫四季酒店的附近。不像其他的已成为博物馆的教堂,喀山主教座堂仍是当地居民虔诚祈祷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很多信众正在朝拜,气氛庄严肃穆。
上行500多层阶梯,从伊萨基辅大教堂的观景台眺望这座城市的风景。
图:伊萨基辅大教堂


圣彼得堡的四大教堂:
滴血救世主教堂(Church of the Savior on Spilled Blood)
教堂是为了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而建。内部所有壁画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用马赛克装饰而成,极为华丽,是世界上建筑物内外马赛克镶嵌画面积最大的建筑。
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马车通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扔进一枚手榴弹,沙皇出血严重被送回冬宫,几小时后死亡。1883年,其子亚历山大三世为纪念亡父,在遇刺地点修了祭坛,为此教堂的一部分建在了河道上。回酒店途中看到河道旁的建筑,仿佛又回到了丹麦。
地址:Griboyedova Kanala Emb., 2B/A, St. Petersburg 191186,
Russia


彼得保罗大教堂(Peter and Paul Chuch)
彼得保罗要塞位于市中心涅瓦河畔的兔子岛上,无怪乎在城堡里有好几处兔子雕塑。要塞最初由彼得大帝下令建造,以防止来自瑞典的攻击,是圣彼得堡最早破土动工的地方,也是这座城市的起源。
现在的要塞中有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等建筑物。彼得保罗大教堂是要塞内最重要的景点,里面陈列着历代沙皇的石棺,是历代沙皇及其家人的长眠之地。
彼得保罗教堂结合了西欧和意大利教堂的典型特征,是巴洛克风格的设计。它的外观是矩形的,圆顶在东端。室内装饰也是外国的,穹顶有彩色壁画和镀金装饰线条,大教堂通过十二个大窗户照亮,虽然金碧辉煌,但以粉红及粉绿为主,色彩淡雅很多。
Tips:有时间的朋友可以买联票把景点都逛一遍,没有时间的建议只买彼得保罗大教堂的票。
地址:Petropavlovskaya Fortress, 3, St. Petersburg 197022,
Russia


喀山主教座堂(Kazansky Sobor)
喀山主教座堂坐落在市中心,半圆形圆柱长廊气势宏伟,每条柱都是由整块巨石打磨而成,有些像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内部屋顶很高,是传统的东正教风格,墙壁、柱子和屋顶有许多圣像和壁画装饰,还有一些充满艺术感的俄罗斯图标。
地址:Kazanskaya Sq., 2 | Metro Nevskiy Prospect, St. Petersburg
191186, Russia


伊萨基辅大教堂(The State Museum St. Isaac’s Cathedral)
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下令建造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是世界四大圆顶教堂之一。
游览伊萨基辅大教堂有多种方式,除了欣赏外观和内景外,还可以登上教堂43米高的观景台,欣赏圣彼得堡的绝美风景。
我们没有参观教堂内部,沿着陡峭的螺旋楼梯直奔观景台,登顶后高居临下的看到了涅瓦大街、冬宫、彼得保罗要塞、涅瓦河、喀山大教堂......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圣彼得堡美的令人陶醉。
地址:St Isaac’s Square, 4 | Nevskiy Prospekt metro station, St.
Petersburg 190000, Russia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滴血救世主教堂(Church of the Savior on Spilled Blood)
教堂外观。

满墙的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壁画。





前一篇:俄罗斯双城之旅——叶卡捷琳娜宫
后一篇:结婚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