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暑假荷兰、比利时和巴黎亲子游记day6-7:鹿特丹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亲子旅游 |
图:san san食为天川菜馆。
本来对鹿特丹这样一个战后重建的城市没抱有太大的期望,没想到吃了一顿很美味的川菜,顿时令我们对它的好感飙升。吃货是很容易被买通的。
从羊角村回到阿姆斯特丹,在街边小餐馆简单吃了点东西,回到之前的公寓那里取了行李,便出发去鹿特丹了。鹿特丹距离阿姆斯特丹火车1小时10分钟车程。
到达鹿特丹后入住火车站附近的希尔顿酒店,这是整个旅程中我们唯一住过的酒店,突然感觉有点不习惯。小就不说了,关键它就是个酒店啊,没有家的感觉,但好处是交通方便,我们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中转一下而已。
从希尔顿走到餐馆,十分钟步行的路程我们能走上半小时,一路上老二老三追追打打,我和大姐拍照观光,随处都是风景。晚上在san san大快朵颐,这才叫川菜,夫妻肺片,毛血旺实在太好吃了。虽然毛血旺里没有血,是拿豆腐替代的,但比起来阿姆斯特丹福禄的水准不知道高出几个层次。
第二天在汪总的安排下我们简直是超级高效啊!各个环节达到了无缝衔接的地步。早上坐火车去了有19座风车的小孩堤防,然后一分不差的坐上了回来的船。逛了逛鹿特丹市区后去了它最有名的建筑物-方房子和大市场,这俩简直是门对门的距离。
大市场里面有很多美食,华南行是一家卖中国杂货的超市,楼上可以买锅碗瓢盆兼吃饭。明明是快餐,上菜速度还极慢,一盘炒饭,一盘炒杂菜配饭,一碗面条什么的,等了整整一个小时之久。这样的餐馆不管是在我们大中国也好,香港也好,早倒闭了。
然后我们坐了两站轻轨,步行经过火车站到达了迷你世界,这里是整个鹿特丹的微缩景观,完全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火车会跑不说,还有白天和黑夜两种场景。
迷你世界还有个小小的play ground,我带着二姐和弟弟玩,大姐跟着她爹去推箱子,我们约好时间在火车站汇合。后来大姐很得意的说她爹奖了她十块钱。
这次出来感觉孩子们大了也懂事很多,他们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弟弟只是有些地方需要帮帮他而已。姐姐也会照顾弟弟,虽然他们经常还是打架。孩子们还会帮我们推箱子看行李,曙光初现。
图:别再说汪总永远都面无表情了,总算有了一张见牙不见眼的照片。
1、告别阿姆斯特丹
位于国王运河附近的小巷子。
街边随便一个小餐馆布置都挺温馨的,黄色调的大量运用显得很有食欲的样子。
街边小品,这个阿拉丁神灯设计巧妙,我想,春天紫藤开花的时候更美吧。


走到火车站的街边有妓女的地下室展示橱窗,因为这里不是红灯区,所以她们都是穿着衣服的。(橱窗上贴了张不能拍照,所以我就光拍块玻璃,其他的要靠想象力哈)

推荐这个爸爸去哪儿亲子宝典app,我一位客户的公司开发的。出门带一堆书嫌重,又不想让孩子玩手机,拿着这个亲子宝典给孩子读故事,或者让他们自己读都挺好的。
2、鹿特丹希尔顿
鹿特丹希尔顿有半个世纪之久了,我们从火车站走过去半小时,孩子们帮手推箱子。
酒店的服务人员给每个小朋友送了一只造型各异的小黄鸭。
原来之前在香港海港城展出的巨鸭之父就来自荷兰:荷兰艺术家霍夫曼早年在荷兰坎彭的基督教美术学院学习,随后,他自柏林的魏森塞艺术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此后他以鹿特丹为基地,开始从事在公共空间创作巨大造型物的活动。他的作品橡皮鴨自2007年起先后在世界各地展出。所以,鹿特丹算是大黄鸭的出生地。文章末尾为大家详细介绍大黄鸭的典故。

在鹿特丹火车站附近的Hilton住一晚,两间房小小的还不连通,看城区风景。


这个计划起源于城市的新法令,规范要求食物摊贩须加上遮棚,改变传统露天市场的形态,经营者提供的食物服务也要达到官方定义的健康安全标准。农贸市场结合大型艺术装置,让荷兰鹿特丹又多了一处充满活力的新地标。


孩子们最爱的游乐场。


刚刚参观完的方房子,大市场因为是新建的还没有。

万人体育馆。

风车。

天鹅桥附近的船只。

晚上的天鹅桥。

火车站。

黎明。

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



门口还有个可以玩滑梯积木的地方,大姐和汪总去取行李,我带二姐弟弟玩会儿。

9、火车站
鹿特丹中央车站(Station Rotterdam Centraal),为鹿特丹的最主要的火车站,于1847年6月3日开始运营。
1957年至2007年间的火车站大楼由建筑师Sybold van Ravesteyn设计,新的客运枢纽于2013年完成。

橡皮鸭(Rubber Duck),是荷兰概念艺术师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所创作的巨型橡皮鸭艺术品,先后制作了多个款式,其中一款为世界上体积最庞大,为26×20×32米。
事实上霍夫曼在世界各地展览的橡皮鸭并不是同一隻,在荷兰的黄色小鸭的身高只有5公尺,在法国的则有26公尺,为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庞大的橡皮鸭,而香港的则是16.5公尺。因为霍夫曼根据每座城市的天气、潮汐及摆放位置等不同条件,对其作品重新设计尺寸,并且强调是为本地製造,他希望藉由每个城市参与製作,让当地居民能够更喜好黄色小鸭,后来在台湾高雄、桃园和基隆的橡皮鸭一样都是18公尺高,并列世界第二、亚洲最高的橡皮鸭,但是桃园和基隆的橡皮鸭为了防风再加重了1.3倍],展出的期限都是以签约的内容而定。
据说某日,霍夫曼在为子女收拾玩具时,发现了一隻橡皮鸭。他表示:「在地上看事物,相比站起来看,事物像变小了,确实好不同。」因而获得创作灵感。
1992年,一艘自香港驶出的货轮打算穿越太平洋抵达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港,惟途中在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遇到强烈风暴,货轮内一个放置有中国制造的2万9千只浴盆玩具的货柜坠入大海,并且破裂,當中浴盆玩具又以黄色橡皮鸭为主,另外又有蓝色海龟及绿色青蛙,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友好漂浮物”,在大海上随波逐流。2003年,當中一部分开始抵达美国、加拿大及冰岛等國家的海岸,其旅程吸引了许多橡皮鸭迷的关注。据称该事件為霍夫曼留下了深刻印象。
霍夫曼於2013年6月在北京澄清:“真正的起点是,我曾经从荷兰一位画家的风景画裡看到一只鸭子。”霍夫曼表示於2001年时,“橡皮鸭”在其头脑中仅是一个概念,经过5年才最终诞生。
2007年,橡皮鸭率先在荷兰展示,此后陆续在欧洲、美洲、亚洲及大洋洲等展出。
2013年5月2日至6月9日,橡皮鸭被放置在香港九龙尖沙咀海港城海运大厦对开海面展示。该橡皮鸭的轮廓由总重量逾600公斤的逾200块黄色聚氯乙烯裁片缝製,嵴椎由九龙仓集团聘请香港某造船厂製造,直径13.75米、重80吨的浮台置于橡皮鸭腹底,在浮台之上设置两台风机,不断在橡皮鸭的腹内充气,使到橡皮鸭可以游走在水面上。香港版本的橡皮鸭为世界上体积第二大的橡皮鸭,体积为16.5×19.2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