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几条原则

(2009-10-18 22:08:41)
标签:

班主任

学生

谈话

教育

分类: ★教师教学、班主任、教学管理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几条原则

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式之一是个别交谈,通过个别交谈,许多不便或者不愿在公开场合暴露的问题可以得到掌握和解决。为了获得满意的结果,班主任运用正确的谈话方式技巧至关重要,否则,即使用心良苦学生也难以听从,并且班主任的威信在学生中也难以树立。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 选准谈话的时机

时机即时间、机会。班主任能否选准谈话的时机,对一次谈话的成败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应是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之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列几种情形,是不宜进行交谈的时机:

1.作为班主任,对找学生要谈的问题的认识好处与模糊阶段时。谈话要求有的放矢,为解决某一个问题而进行。如果班主任对所要交谈或者了解的问题还没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以为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得到核实或澄清,这是一种缺乏科学头脑的办法。如果某些学生故意颠倒是非,而班主任又不知所措,这样班主任就很难把握事情的真像,自然也就很难有力的批评和说服教育工作了。

2.当学生的情绪还处在波动中时。情绪波动的学生思想是不稳定的,往往伴有逆反心理,听不进不同意见。即使班主任用强词令他口服,但他心不服。口服心不服的学生,更不利于今后的班级工作。遇到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给他一个台阶,待学生的思想趋于稳定以后,再选择时机进行交谈和批评教育。

3.当有第三人在场或有其他因素干扰时。个别谈话是心灵上的相互沟通和碰撞,他人的介入会使学生因自我警觉意识的出现而使思想呈现出封闭状态。因此,他人在场都会使谈话效果受到影响。比如,有些班主任会在班上公开问班干部谁违反了纪律,问学生家庭状况。这令学生很难回答,即使回答,也含含糊糊,很难明白事理。

4.当时间仓促时。要想通过谈话真正解决问题,彼此的交谈必须深入透彻,这就是说,班主任在同学生谈话中,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彼此能够坐下来,谈得下去。没有充足时间,只能蜻蜓点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旧问题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接踵而来.尤其在同班上的差生或者违反纪律的学生谈话时,班主任一定要有思想准备,找准恰当时机,挖掘根源,使其充分认识自己,从内心改正。否则,只能给学生瘙痒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创造融洽的交谈气氛

    个别交谈是相互交流思想、观点、看法的活动,班主任可以从中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心理变化以及其他一些事项,这种相互交流需要“融洽”作前提,冷酷、缺乏热情而充满敌意的交谈气氛决不会产生出满意的效果来。因此,积极创造融洽的交谈气氛,是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问题上,班主任应注意三点:

   首先,要有诚意。表扬学生不是信口开河,满足对方的虚荣心;批评学生不是无中生有,让对方下不了台,而是诚恳与善意的态度,平等地与对方交谈。

   其次,要有涵养。个别交谈中,学生有时会对老师的某些言行表示出反对的意见来,这就需要班主任应有良好的个性修养正确对待学生的抗议,不要一棍子把学生“打死”,因为学生反对自己就要横加斥责、批评挖苦。否则,一方面会使学生封闭自己的思想,不愿意同班主任交谈,另一方面也会破坏交谈气氛,使谈话无法继续进行。

   再次,要善于运用得体的语言。这主要是指在指出学生的错误时,要避免那些生硬、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而尽量选择那些既能表达本意而又能够使学生接受的语言。例如,同是批评学生,“你懂什么”这句话,就不如“关于这一点,你是不是错在……”易于让学生接受。另外,有些班主任习惯于一本正经,讲话呆板单调,庄重得令人压抑,以为只有郑重其事才得体,这种方式在个别交谈中是绝对不允许的。改正的方法是撇开老师的架子,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促膝交谈。

另外,个别交谈,切记发怒,以肮脏语言对学生恶语想加。

    三、 注意正题前的“暖身运动”

在体育竞技中,每当进行重大比赛之前常会有一些“热身赛”,目的是使运动员放松情绪,以适应比赛。在个别谈话中,进入正题之前班主任有意加进一些“无聊的对话”, 也同样会收到热身赛的效果。实际上,谈话前的“暖身运动”,就是创造融洽气氛的开始。

谈话前的暖身运动还有如下好处:第一,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及仓促感,使其渐渐进入“角色”。一个学生突然被班主任叫去问话,刚开始难免有些惶恐和不适应,谈话前的闲聊可以消除这种惶恐和不适应心理;第二,能够缩小彼此间的心理差距,达到联络感情、融洽气氛,引出对方说话欲望的目的;第三,可以观察对方的情绪,为正题定好“基音”。如果学生缄默不语,对话题缺乏热情,说明他心绪不佳,这时班主任的谈吐方式就应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学生打开话题。如果学生情绪饱满,侃侃而谈,说明其心绪良好,这时班主任就应采取另一种稍随便的谈吐方式与之交谈。

    四、话题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和学生谈话,不必从很有深度的话题入手。因为学生一时很难理解老师的寓意,这样就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高明的班主任在同学生交谈时,总是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寓大道理于小事之中。

话题做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就事论事,不凡谈大道理。大道理的特征是空泛和抽像,个别交谈是一种推心置腹的活动,其特点是实在和具体,如果在这种场合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原则话,则会冲淡个别交谈的气氛,形成阻碍沟通的屏障。第二,不戴帽子、打棍子、不上纲上线。由于长期工作方法的简单,一些老师在谈吐中喜欢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把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说成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以为这样才能显示出一定的理论水平来。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工作作风。殊不知,吓人,骗人,只能愚弄学生一时,它带来的最后结果,只能是工作的失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