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00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给了瑞典科学家Arvid Carlsson,他所研究的脑内物质多巴胺,被认为和爱情、愉悦、激情有关。
从此后人类开始流传,爱情是因为多巴胺导致的。
所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认知神经科学家,都开始研究爱情和人们生理之间的关系。
才会有像阿瑟阿伦教授提出的亲密度建立的理论啊,海灵格提出的家庭关系整理啊。
很好玩的是,在国外,因为爱情而引起的问题,通常会被求助于科学和技巧。有大量的人来研究,人们在爱情中的表现,失恋后的状态,要离婚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恋人该怎么共生等等。
当爱情中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后,她们会很自然的去求助某些课程,某些导师。
但很好玩的是,中国人从不把爱情当成一个正经的事情。许多人甚至歧视爱情。
打个比方说,有姑娘失恋了,就天天哭很可怜。别人看到了会怎么说?哎呀,不就是失恋了么,休息几天就好啦,下次再找个更好的。
你看,大家会觉得这种小事情也值得哭,你太脆弱了。
再比如说,有姑娘快28岁了还没有找到男朋友。周围人着急吗,很着急。然后怎么办呢?他们会说,哎呀,你多出门认识人啊。
就这么一句话,没了。
多出门就能认识人吗?认识人就能结婚吗?从来不会有人想这个问题,他们只会想,为什么别人有男朋友你没有,你肯定有问题。
你看,首先大家不重视爱情,然后大家讳疾避医。
你心里面先有了一个爱情不需要别人帮助的念头,才会发现,自己对爱情没有办法的时候,竟然无人可以求助。
所以我们对待爱情的态度是,小病不管,大病忍着。
而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是婚姻出了问题。
你看这个逻辑很好玩。
我们中国人,是把爱情当成婚姻的前奏。也就是从爱情通向婚姻。但那些人又不愿意在爱情上学更多的东西,就是情绪到哪儿就算哪儿。
不会去选择,不会去甄别,不会去判断,更不会去放弃。
这么多不会,最后导致了婚姻的惨烈。
2015年,中国离婚率达到40%,很多城市逼近50%,两个人里就有一个离婚的,这种现状你想到过吗?
如果爱情是一种病,你是治还是不治?
如果爱情是一门课,你是学还是不学?
答案显而易见,但却很难说服人。
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需要学习啊。没错,我单身,可我自己再找找啊。没错,我失恋,可我再哭会儿就好啦。没错,我老公出轨了,可我有孩子不能离婚只能忍着啊。
你们这么想,是因为你们见识的东西太少了。
你们不知道,单身的人,其实都会有耻商的问题。你也不知道单身忙碌的人,其实有大量撩男人的机会。你更不知道,有十二种认识男人的渠道,简单的方法你就可以存下上百个男人。
你也不会知道,曾经觉得无法企及的那个男神,有很多心理学的控制术,可以让他对你产生兴趣。
你不知道有些人失恋了十年都走不出来,你也不知道失恋不是一种状态的改变而是亲密关系的扯断,你肯定也没听过可以用欺骗记忆的方法来忘记一个男人,你必定不知道原来戒断前男友可以有这么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你不知道男人出轨其实是可以提前被发现的,你不知道有些男人是天然不会出轨你却选不出来,你更不会知道出轨的男人是有怎么样一个心路历程,你更不会知道离婚和挽回之间,其实你还有更好的选择。
你看,你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但你总觉得自己是可以的。这是什么?
这是在拒绝知识。
如果爱情是一种病,你是治还是不治?
如果爱情是一门课,你是学还是不学?
我为什么会开设《算爱研习社》这个爱情课程。就是我想在中国,也为女性设立这样的一个课堂。它在国外已经很普及,却没有人来这里埋头做内容。
我想把这几年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成果,应用到感情中去,用最简单,但别人却从没有说过的方法,教会你这些技巧。
爱情,是婚姻的开始。婚姻,可能会纠缠你的一生。
一个好的婚姻,难道不需要你为之学习,为之努力吗?
来《算爱研习社》,学会爱。
加入算爱研习社,发送短信D至 1555717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