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潜伏在办公室潜伏陆琪文化 |
分类: 《脑的与众不同》——随想录 |
《潜伏在办公室》这个系列,就像天生是招骂的。第一季出来时,就有大批文化人假借道德之名,说这本书是厚黑学,在报纸上长篇累牍的辱骂。
现在,《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刚刚开始连载,又是骂声一片,各个论坛上反面评论此起彼伏。
老板们骂我也就罢了,毕竟和他们作对,总要付出代价。
无奈的是,有不少职场失败者也隔空对骂,他们把失败的责任,归咎在这本书上,觉得正是别人学了书里的招数,才让他们被职场无情淘汰。
海大女研究生自杀前,曾留下遗言:“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这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
看了这个新闻,我在微博上写:“不是知识改变命运,而是会使用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知识是死物,书也是死物,而人是活物。能学会使用书的,才能改变命运,而悲剧性在于,很多人不仅不去学,反而要把挫折归咎于一个本书。
我写的是烂书么?
第一季在三个月内热销数十万,引起职场“厚黑学”的争论,有父亲买给儿子,有朋友组团批发,有六十岁的老人叹息看书前的日子都白白浪费。
我不敢说,这是一本能改变人命运的书,但毫无疑问,它是一本有用的书。
可是为什么,在那么多人眼里有用的书,在某些人眼中,却成了“烂书”呢?
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成功者各有各成功的方法,而失败者却大体相同。
几乎所有的失败者,都把别人的成功当作自己的成功,把别人的愤怒当作自己的愤怒,把自己的失败当作别人的失败。
当他喜欢看见某个成功者时,会觉得,如果是自己遇上机会,绝对能更加成功。同时他也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当周围的人愤怒时,失败者也不问理由的开始一起愤怒,绝不会想想,这是为什么。
更重要的是,失败者从来不认为失败是自己的责任,他们会千方百计的将责任归咎到别人身上。先责怪身边的人,再责怪成功的人,最后实在无路可走,只要责怪社会和世界。
失败者为什么会输?
当他们看到《潜伏在办公室2》这样一本书时,绝不会从中汲取经验,也不会痛定反思。他们反倒是如获至宝,仿佛抓到救命稻草,终于可以把责任推卸干净了。
所以,失败者认为:“绝不是我做的不好,而是别人看了这本书,所以才用卑鄙招数赢过我。”
所以,这本书看的人越多,自己就会败的更惨。
所以,这是一本烂书。
逻辑简单,思路清晰,责任完全推卸,失败者在痛斥怒骂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继续安然高卧,纵然失世界,也与自己无关。
因为那都是“书”的责任。
苏东坡与佛印参禅。
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
佛印:“我看你像佛。”
苏东坡大乐。随后,佛印问:“那么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促狭道:“我看你像一堆屎。”
佛印低头微笑不语。
事毕,苏东坡极为高兴,回家后与苏小妹提起此事:“今天我可算是赢了佛印。”
苏小妹哑然失笑,叹息道:“哥哥,其实你是输了。”
苏东坡不解。
苏小妹摇头道:“佛家讲心境,心中有什么,看到的才是什么。佛印看你是佛,因为佛印心中有佛。而你看佛印是一堆屎,只因你心里有一堆屎。”
世间之事,无非如此,看人都是屎的,只因心中多屎。
你为什么会输?就是原因了。
(陆琪:励志作家、畅销书作家、编剧;著有《潜伏在办公室》系列等;
陆琪说什么?说职场是“老板公敌”;说情感是“男人公敌”;说成功是“所有成功者的公敌”。在任何时候,都只为小人物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