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上最帅小和尚》——陆琪的每周胡诌之三

(2009-04-13 12:08:22)
标签:

帅哥

胡诌

陆琪

脱口秀

杂谈

分类: 《陆琪的每周胡诌》


1、史上最帅小和尚

http://i2.dukuai.com/x.attachments/2009/03/05/12247299_200903052317281.jpg

    在杭州,经常能看到僧侣,他们通常穿着僧衣,脚上一双布鞋,干净而文雅。我曾几次见过雨中行走的和尚,布鞋面上连一点泥都看不到,心在行履,身在行履。
    现在说起和尚,人们都会加一句:“做和尚都要考大学。”
    佛学院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它并非国家承认学历,而是各地佛教协会主办,招收寺庙推荐的和尚,经过数年的培训,发给本科文凭,并且包分配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读佛学院
是不用钱的,反而会发一定的工资。
    “呀,真好啊。”很多朋友都这么说过。
    但我却有些无奈。
    佛学院的出现,令僧侣从自身修行者,变成了寺庙的神职人员。
    高僧大德们说信徒崇拜神灵祈求富贵荣华,并非正信。
    但佛教的神职人员,这还是正信么?
    要求别人时,请先观照自身。


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COSPLAY

http://i2.dukuai.com/x.attachments/2009/03/05/12247299_200903052317282.jpg

    很有名的照片,堪称史上第一次COSPLAY,居中的便是著名女人慈禧太后,COS的乃是普陀山紫竹林观音大士,旁边站着的就是大太监李莲英。
    人们总说,慈禧有多排外,多守旧。其实大谬。慈禧堪称清宫里少数几个乐意接受洋事物的人之一,她拍照,COSPLAY,用电,做洋车,其余洋人小玩意更不计其数。
    我觉得读史的人,太高估封建社会皇室对民众的控制程度了。
    没错,皇帝可以叫民众缴税,可以让民众参军,可以让民众死,但却很难改变民众的文化。
    清朝是个极好的例子。满人占领全国后,以为可以轻易改变汉人文化,于是便展开了一系列剃发去种的文化灭绝工作,但结果呢?
    清朝皇室,成了中国历史上读汉书最多,学儒家文化最深的一个。
    他们没有改变汉人的文化,他们选择了学习和融入。
满清两百余年,真正守旧的并非皇室,而是底层的小民,他们的生活和生态文化是极难改变的,想要让中国革新,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开交流的渠道,让西洋物件一点点的侵蚀入中
国,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让底层民众接受。
    但通商的渠道,却在康乾盛世被扼杀,且成了祖训。
最佳时机错过,但历史不会错,既然无法潜移默化,便会有洋炮砸开。
    自晚清开始,中国百年屈辱史的源头在谁身上?
    慈禧?
    康乾?

 

3、我的历史观几则。

    从我们所学的历史教科书来看,
    晚清第一大冤案是李鸿章。
    晚清第二大冤案是曾国藩
    剩下那半个冤案是慈禧。


    历史名臣谱上,海瑞无论如何也在其中。
    可我看来,用六个字就可以形容海瑞。
    孝子 孤臣 直言  
    再用另六个字来评价:愚孝、蠢孤、盲直。
    孝子害妻,孤臣害国,直言害己。
    这样一个与国与家与己都有害无益的人彪炳史册。而如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功臣名臣却被打上卖国贼的标签。
    这不是历史的错判,而是这时代对历史的错判。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晚清最大的悲剧是义和团起义,
    悲剧并非是义和团那盲目的爱国热情,而是这份盲目爱国到今天依然存在。

 


4、无所畏惧的人类

    本周的胡诌提前,是留出时间来做信仰的人文片。
    做片子的时候,我不止一次问自己,信仰是什么?
    豪斯医生某一集里,失去信仰的神父说:“信仰就是人类对未知的恐惧。”
    是的,我看到了信徒们心里的恐惧,
    和他们对主父的仰望。

    “而无所畏惧的人类,其实是很可怕的。”

 


5、直到大浪退去,你才知道谁是在裸泳。


    拿荷赛摄影金奖的记者破产了,他记录了美国几个小镇,在经济危机下,几乎成了废弃的荒凉之地,到处都是被银行没收而拉上警戒条的房子。如今,这记者也成了其中一员。
    花旗银行的现金接近临界点,美国政府和金融寡头之间的斗争不战而胜,却没有最后的赢家。
    被视为美国标志的通用汽车濒临破产。
    巴菲特说,直到大浪退去,你才知道谁是在裸泳。

    问题是,美国的记者镜头对准退潮后的沙滩,直面伤痛。
    而中国的记者镜头始终对着浪花,谁能见到沙滩上的遍野横尸呢?

 

6、在一起三十年,还没见过酒窝

    源自爹娘的小拌嘴。
    前些日子,给老妈过寿,之后几天,老妈就对着老爹嘀咕:“跟了你三十年,戒指也没买一个。跟了你三十年,生日也没过一次。跟了你三十年,饭也没请过一顿。”
    老爹不理她。
    如此这般说了几天,老爹烦不胜烦,终于憋出一句:“我跟了你三十年,你连我酒窝都没见过。”
    老妈大惊:“什么?你有酒窝?”
    一家人来劲,扑上去研究老爹的酒窝。果不其然,老爹一笑起来有两个标准酒窝,极为可爱。
    这下老妈就蔫了,碎念道:“没想到认识三十年,连酒窝都没见过。。。。。。”
    我狂笑。
    人就是这样,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忽略。
    每天关电脑后,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身边的人。
    他也许老了,不再年轻,有白发。
    但记住他从前的模样,也看清他每天的改变。
    这就是幸福呀。

 

7、最近常有人问我:“你到底是作家还是摄影师?”
    我总不答,因为很难解释。
    但我心里,有这样一个观点,与大家分享:
    “作家和摄影家有个共同点——他们必须去记录一个时代。
    这是他们的责任。
    也是唯一工作。”

    我想我是个大器晚成的人,因为到现在还没成。
    但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的。
    就连孔子他老人家都到死后才成圣。
    我晚上几年,又怕些什么呢?
                           ——(看柳叶刀老师的博客,想到康有为,再想到长素,最后想到自己)

 

8、结束

    最近在看黄子华栋笃笑,这是黄子华一个人的单口笑话专场,极好看的脱口秀。
    这家伙东拉西扯,把时政和市民情怀都说成笑话,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把观众忽悠来忽悠去,没个主题也没个段落。
    我常替他担心,这样子该怎么结尾呢?
    有一次看到,在整场脱口秀的结束处,黄子华背对观众,打开音响,灯光渐暗,他就在那儿,对着空气跳起了独舞。
    所有人都以为是一个新笑话。
    灯光突然熄灭,追光灯下,黄子华背对观众挥挥手,没有说再见,没有告别,没有谢幕,就这么孤独的走了。
    大笑了整场的观众,犹如被重击一下,随后观众席灯光亮起,人们都收拾起笑容,散场回家,继续人生。

所以:
取悦别人的人都是孤独无依的。
卓别林如是。
周星驰如是。
黄子华如是。
我亦如是。



(陆琪作品,转载注明)

http://i2.dukuai.com/x.attachments/2009/03/05/12247299_200903052325081.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