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王之死(小说)

标签:
鱼王之死小说劳爱阁杂谈 |
鱼王之死(小说)
劳爱阁
鱼王唐歌死了,他是捕甲鱼的好手,最后却因甲鱼的报复而死。
唐歌的父母死得早,迫于生计,从小自立。在一群和他同龄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他却在山上放牛砍柴。再大一点,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唐歌就和大人们一起出去打短工了。那时候农村还是很穷,家境都不是很好,稍微宽裕一点的人家,一天也就能勉强吃上两顿饱饭,差一点的就只能以杂粮充饥了。而唐歌家却只能整天吃杂粮,碰上那青黄不接的季节甚至是连杂粮也吃不上的。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唐歌平时除了和大人们一起出去打短工赚点钱补贴家用外,一年中有大部分时间用来捕鱼。他有一整套捕鱼的工具,能捕到不少的鱼虾。捕来的鱼虾一般会在当天拿到集市上去卖,由于他的鱼虾种类多,价格低,所以往往一上市就被大家一抢而光。很多老顾客还会专在集市上等他的鱼虾来买。这样,时间一长,唐歌就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外号:鱼王。
这个名号对唐歌来说是实至名归的,常年的捕鱼生涯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知道什么时候捕什么鱼好卖,什么季节产哪种鱼。而他最喜欢的就是去捉甲鱼了,因为甲鱼的营养价值高,能卖个好价钱,一只“野生”的甲鱼可以抵上一篓的鱼虾价钱,很划算。
唐歌可以说是甲鱼的“天敌”,他对甲鱼的生活习性是了解得一清二楚:甲鱼洞一般会筑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甲鱼会呆在洞里,什么时候会出来觅食……。有时候他甚至只需看看水面的清澈度就知到有无甲鱼出没,伸手一探就可能抓只甲鱼上来。
方圆数十里,甲鱼的分布状况他是了如指掌,只要出去走一趟,多则五六只,少则两三只,很少见他空手回来的。
村里有人开玩笑说,甲鱼只要听到唐歌的名字就会吓破胆的,乖乖的等他来抓。但也有人说,甲鱼是一种有灵性的东西,唐歌这辈子欠甲鱼的命债太多,几辈子还不清的。
唐歌听了也笑笑说:“他们这是眼红我吧”。也许是这样,那些年,由于市面上对“野生”甲鱼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价钱也天天见涨,甲鱼是供不应求的,有人甚至直接上门来订货。唐歌岂肯放过这赚钱的机会,开始不分昼夜的出去捕甲鱼。而唐歌家的生活也因此水涨船高,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不仅盖起了新房,儿子也考上了大学,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而这一切竟都得益于唐歌捕甲鱼。
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而这一天,终于来临了,听说,唐歌就是在本村的一户人家的喜宴上出的事。
唐歌生性豪爽,喜欢帮人的忙。村里人家大凡有个红白喜事的,都会请他去帮忙。
那天唐歌就是在厨房帮厨的时候吞食了四只甲鱼胆中毒的,而那些甲鱼就是他捕来的。听和他一起在厨房干活的人说,那些被抓来的甲鱼是出奇的安静,不像平时的甲鱼到处乱爬想逃走。其中有两只甚至还自己爬上了斩肉的砧板,像是迫不及待地想被宰杀一样。有人觉得很邪乎,提议说是不是把这道菜撤了?唐歌不同意,说自己抓了几十年的甲鱼,也不知吃了多少甲鱼,现在还不是好好的吗?
唐歌吞下了四个甲鱼胆,他说这东西吃了对身体好,具体好在那里,他自己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好”。半小时后,他对人说:“有点头晕,想回去躺一下”。据在场的人说,那时就见他的脸上都变得蜡黄了,感觉情况不好,就让他赶紧去看看医生,唐歌把手一扬说:“没事”。往外就走,刚走到门口,便“扑通”一声倒在地上,浑身抽搐。
众人一片慌乱,赶紧把他送到了镇医院,医生查了半天,也查不出什么病因,只好建议往县医院送。县医院同样也是检查不出病因,便派出救护车紧急送省医院。
一番折腾下来,唐歌已是奄奄一息。救护车刚出县城,唐歌就醒了,挣扎着说:“不要治了,没用的,甲鱼……甲鱼……”双手在胸口上拼命的划拉着,好像要把什么东西扒拉出来,没多久,一口气就上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