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孩子切不可揠苗助长

(2012-05-30 05:33:34)
标签:

培养孩子

切不可

揠苗助长

劳爱阁

中国

杂谈

培养孩子切不可揠苗助长

 

培养孩子切不可揠苗助长

劳爱阁

   最近,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教育部表示,实施《指南》的原则之一就是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揠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幼儿园沈园长说:对于六岁的孩子,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各种游戏、活动,让孩子学会十以内的加减,并应用熟练。在游戏中、生活中学会数学,也会运用到生活中。但有些家长存在误区,孩子如果在书面上会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就觉得孩子很好很厉害,如果不会,就觉得没面子,很着急。我曾经看过对一年级新生做过入学调查,调查发现,到二年级,孩子们的识字水平基本相当,超前学习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

   沈园长表示,有这个《指南》,就可以给家长一个参考:揠苗助长的教育很容易把家长的焦虑转移给孩子,死板的教育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对孩子发展很不利。

   在不少人眼里,孩子会认多少字、背多少单词、做几道数学题,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但这样的标准到底有无科学性?现在好了,《指南》给了家长一个科学的参考。

  附:《指南》部分内容

   数学认知

   3~4岁: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4本图书。

   4~5岁: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长短、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5~6岁: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能用简单的图表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岁:在提醒下,饭前便后能洗手。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4~5岁:饭前便后能主动洗手,方法正确。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5~6岁:能根据冷热增减衣服。 会自己系鞋带。 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培养孩子切不可揠苗助长

 

 


培养孩子切不可揠苗助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