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站在太平洋岸边的北回归线上
劳爱阁
离开台东知本的温泉,我们继续沿着台湾的东海岸线驱车北上。
过了都兰湾、金樽港,一座高高的白色纪念碑进入我的视线,小陈介绍说:那就是北回归线纪念碑。
我们在纪念碑附近的停车场下了车,车外飘起了濛濛细雨,太平洋的浪涛声清晰可闻。这里地属台湾省花莲县丰滨乡,北回归线纪念碑,就耸立在台湾东海岸旁,滨临太平洋,紧挨省道台11线,高约20米,为一塔型石碑建筑。碑顶有南北水平相交叉的圆球,圆柱形的碑身,碑身中间有狭长细缝,碑身上书有“北回归线”4个大字,标志碑石台上刻有北纬23°27′4.51〃的数字。热带、北温带以此北回归线为界,由此向南为热带,由此向北为北温带。
纪念碑四周有不少游客在拍照留念,南来北往的人们,都要在此驻足,到那条线上踩一踩;我也背靠碑身,踩在北回归线上,面对着太平洋,美美地吼了一嗓子:“噢——”
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每年夏至(6月22日左右)这一天,这里能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然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南至南回归线的区域每年太阳直射两次,获得的热量最多,称之为热带,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此时正是北半球的盛夏,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并始终在北纬23度26分附近和南纬23度26分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
一年之中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点就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移动。只有夏至的中午12点,有一瞬的时间直射北回归线,从这一瞬开始,北半球进入夏季。因此我们每年只有一次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北回归线是一条看不见的线,为了直观,建立了客观实体的标志塔,就使得人们能够直观地感觉到这条纬线的存在。
北回归线在我国依次自东向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诸省,在我国多地建有北回归线纪念碑,分别有:台湾花莲北回归线纪念碑,广东汕头北回归线标志 ,广东广州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广东封开北回归线标志 ,广西桂平北回归线公园 ,云南北回归线公园,西畴北回归线公园,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