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垦丁远眺
劳爱阁
由高雄继续南下,我们就来到了垦丁。垦丁的名字,据说是在清同治年间,从大陆来了一批壮丁,到台湾最南部的地方开垦,这里便被后人称为“垦丁”。
垦丁位于台湾省屏东县,东临太平洋,西靠台湾海峡,南望巴士海峡。垦丁属于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4度。地质以珊瑚礁为主,在三面环海北依山峦的地形下,加上长达半年落山风的吹拂,造就了垦丁特殊的地形风貌。这里的景观具有多样性,既有沙滩贝壳,崩崖、沙瀑、裙礁、钟乳石洞,又有热带雨林稀有植物、种类繁多的昆虫蝴蝶,是长达半年的候鸟迁徙落脚地。
到了垦丁,有两处地方是必须要去的,一处是猫鼻头,再一处是鹅銮鼻。
猫鼻头是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的分界点,并与鹅銮鼻形成台湾岛最南的两端。猫鼻头有一块从海崖上断落的珊瑚礁岩,因其外型状若蹲仆之猫,因而得名。猫鼻头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蚀地形,珊瑚礁因造山运动隆出海面,受到长时间的波浪侵蚀、反复干湿、长期盐粒结晶、沙砾钻蚀、溶蚀等作用,产生了崩崖、壶穴、礁柱、层间洞穴等奇特景观,在海岸线鸟瞰似百褶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称,极具地形教学与研究价值。
鹅銮鼻是台湾岛的最南端,地处中央山脉尽头的台地,尖端挺伸海外形成半岛,三面临海,一面背山,是太平洋与东海的分界处,南部海上轮船来往必经这里,其重要性有如非洲的好望角。这里原来住着高山族的排湾人,“鹅銮”是排湾语“帆船”的意思。因为附近香蕉湾的海中有一巨石,高50米,周围约40米,极似船帆,取名“帆船石”。又因这里北接恒春丘陵,衔山环海,突出如鼻,故名“鹅銮鼻”。
在鹅銮鼻看海,煞是壮观,太平洋与东海连在一起,巴士海峡与台湾海峡并为一处,海天相连、视野开阔、波涛声声、浩浩渺渺,身临其境,人的胸襟也似壮阔了许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