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教师温州市实验中学阙银杏:感性的语文 感性的她(转)

(2011-12-08 21:21:08)
标签:

湖心亭看雪

银杏

温州市实验中学

教育

分类: 他山之石

名教师温州市实验中学阙银杏:感性的语文感性的她

阙银杏
    温州实验中学语文教研员
    温州市首届名师
  
   “在这个浮躁的大环境中,她的本色语文回归传统,难能可贵。”这是温州市语文教研员金戈对阙银杏老师教学特点的评价。

  
    灵动的课堂

  第一次听阙老师的课,是在一次新课改展示活动上。娇小的她站在讲台前,娓娓地解读文本—《湖心亭看雪》,在国画般的雪景画面中,一步步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深处的美,捕捉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种种可能。让人感觉,这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作为公开课,你听的那节课我上得并不成功,”身着大红唐装的阙银杏,看起来更有一种古典温婉的味道,“我的课没什么规范的三步法、四步法。”她说。那节课后,她懊恼过,因为这种以学生对课文理解为中心的课,老师不可能像过去一样,以预先的设计为中心,一环扣一环。好在后来她在不同班级上了同一堂《湖心亭看雪》,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应,每堂课都感觉很新,她意识到这种以开放的状态回归语文本身的教学方式是对的,形式的翻新要有本质的沉稳。

  阙银杏开过多次公开课,《乡愁》、《金色花》、《贪心的紫罗兰》,老师们在评课时一致认为,她的课既大气又有灵气,特别富有情感的张力。她的学生多年后给她写信说:老师,您上课的具体内容我已经忘了,但课上关于人生、关于生活的很多话我永远忘不了。

  任何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人评价她是个情感派老师。“是的,我喜欢文学类作品。”阙银杏坦言。课本上有一篇议论文《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她很不想上,放了又放,“一心只想上后面的古文”。正式去上这节课,却得到了意外收获。因为她干脆放手让学生讨论,那节课同学们提出的不同看法,正好切合文本,同学们很投入地激烈争辩,阙银杏也激动起来(她有时会为自己在课堂上的这种激情投入而羞赧)。她找到了“对策”:虽然不是自己的长项,但只要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不是教出来的

  “在我们眼中,大人们是无忧愁的,无时无刻不在快乐着,可以不像我们一样,被迫学习自己不想学的辅导班,可以自由自在地玩……”
  “我们茫然了,不知所措了,找不到出路,困在成长的‘迷宫’……”

  这些表现青少年真实情绪的文字出自学生的综合本,那是阙银杏的得意之作。打开一本本综合本,同学们每天都会记上一句格言,除了课文中的美句,还有许多报刊、网络上剪贴的美文和阅读体会,实在没时间看书、写读后感,每天也一定要写上一段生活或学习之感,反正综合本是同学们每天必须要阅读练笔的地方。初一的时候,同学们的感悟也许还很稚嫩,但初中三年的积累,上面纪录了青春的足迹和时时迸发的思想火花。

  阙银杏常对学生说:“语文不是我教出来的,是你自己读出来的。”她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帮他们打开一扇扇美的窗户;她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辨识经典文学和流行文学之分,努力地告诉学生什么是高雅的、什么是低俗的,希望他们像她一样,终生享用语文,热爱文字;她还开展各种语文课外活动,比如指导学生改编、自演话剧《母亲的故事》,同学们也许只把它当作校园文化节的一个节目,她却在一旁窃喜: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美好情感,已在一次次排演中潜移默化了。

  阙银杏的文字非常优美,她在一篇自述中写道:我多么希望孩子们的每一个早晨都能绽溢如花,我想让孩子们在春天能放牧绿色,秋天能握穗在手。……春天正涉江而来,我撑起一篙细韧的执着,又要扬帆启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