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折十铜钱,背穿上一个契丹原字字形像汉字“包”字。
http://s13/middle/5f743c6bgc21ea75dc9ac&690
解读:正面四个契丹小字。穿上字直译为“日”,穿下直译为“月”,这两个字在辽代契丹文碑刻上常见,“XX年X月XX日……”。穿右是“大”,也是碑文中常见的,例如在“辽道宗皇帝哀册”第二行中。穿右字音“tong”,常见汉译为“通”“同”“统”等.可参阅“耶律弘用墓志铭”第四行。这个字在契丹碑刻中和钱币上还有另一种常见的写法。是把左面的契丹原字写成不带中间一点的“令”,右面的带一点的“火'字也有只写个火字,里面一点省去的。这在“XX通宝”钱币上常见。例如问候的“开泰通宝”(旋读)穿下字是“通”
这样此钱直读,译出来就是“日月大统”或“日月大同”。裴元博先生建议译成“天地大统”,因为契丹人把太阳看作“天”,月亮看作“地”,天地代表至高至广的皇权。余认同并感谢裴先生的高见。
背字是契丹文数字。汉译是“三”。这个字是什么意义,尚不清楚,待考。
其二
折十铜质契丹文钱——开泰通宝。
http://s16/middle/5f743c6bgc2207f2e295f&690
解读:开泰是辽圣宗的年号。元年是公元1012年,终于开泰十年,公元1021年改元为太平。
契丹文开泰二字可见于“耶律弘用墓志铭”第二行。这两个字的第一个字(穿上)直译是“天”“,经常做辽国契丹文年号的第一个字,这个字除在“天庆”年号里和汉字年号相通外,大多与汉字年号不太沾边。例如“统和”“重熙”“清宁”“乾统”等等他们的第一个契丹字都是“八大”——天。
这个字在契丹碑刻中也有刻成“人大”的,也有刻成“矢”的。通字在上一例中已经说过。穿左的直译是“宝”,可参考“耶律迪烈墓志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