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修建的通天塔--沟通的难题
(2009-10-30 10:11:54)
标签:
杂谈沟通通天塔 |
分类: 曾经的记忆 |
Babel,翻译为“巴别塔”,又译“通天塔”。圣经《创世记》中记载着一段关于人类语言的故事。据说亚当的子孙本来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他们不仅生活得有滋有味,而且还打算修造一座巴别塔直通天堂。上帝看到这种情况深感忧虑,害怕人类将来会不服管束,于是下界来把语言搞乱,使人们彼此都听不懂对方的话语,无法交流,塔自然修不成了。巴别塔不建自毁,与其说是上帝的分化将人类的语言复杂化,不如说是人类自身心灵和谐不再的分崩离析。因此这个世界上有了翻译,不仅是为了加强人类之间的交流,更寄达了一种愿望,希望能以此消除人际的隔阂,获求来自心灵的和谐及慰藉。真正的译者,把握血脉,抚平创痕,通传天籁,开启心门。
摩洛哥篇--个人与政治无法对话
仅仅只是孩子无知的试枪却上升到恐怖事件,仅仅只是危难中的丈夫请求援助,却要涉及到外交的谈判,不过,远隔千万里,疑虑重重的人们怎能感知他人的无知和痛苦,每个人都有心中自己的语言,遇到国家,更加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开强的小孩哥哥就这这样的冲突中无辜的死去。
墨西哥篇--人情和法律无法对话
开车的墨西哥青年,本没有犯什么错误,只是喝了点酒,言语中稍微流露的挑衅,让本应该是平安的旅途一波三折,让艾米莉娅11年建立起来的生活全部化为乌有。同样,故事中也透射出,像艾米莉娅这样的心地善良,和美国夫妇生活了11年,还带大了他们的两个孩子,对这两个孩子比自己的儿子还亲,但是她仍然属于非法移民的边缘人群,可是遇到美国的法律语言,这一切都没有任何的分量,指控与遣返是美国法律的常规。
东京篇--身体与心灵无法对话
哑女的身份,造成了一种先天的沟通障碍,那这要说的是特殊人群渴望沟通却无力无助吗?显然不是。舞厅里,同为哑女的伙伴抢了她心仪的男生,就说明是她个人的问题,哑女的身份只是让她的问题更加突出。她渴望沟通却不知怎样沟通,导致行为变的极端。比赛场上对裁判不敬,而与男性交往就用身体的诱惑。虽然说身体语言传递了70%的信息,个体的孤独,个体的困惑,极端的身体语言并不是解决的方式,反而将沟通的结打得更四。
除了沟通,再看故事的背景,高度现代化的东京既时尚又冷酷,与炎热、脏兮兮的热情沙漠也是一对反差鲜明的象征。“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你被妻子、孩子和朋友包围着的时候,仍然觉得寂寞。“沟通不良”并不只是出现在文化差异较大的两个国家,也会出现在你和枕边人之间。
PS--简评:通天之愿
十二个人、三个国家、四种不同的命运、一次偶然的事件,皆源于那一声无意的枪响……命运交织的罗网将不同种族、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灵魂纳入其中。世界上的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了“六度分割”的理论。他认为,只要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与任何一个陌生个体建立联系。可是这种关联的丝线是多么的微弱,即使我们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但我们还是听不见对方的挣扎呼喊,就算听到依然无法理解无法进行有意义的沟通。在电影结束后显现出了一段字幕:“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显然,这绝非一部绝望的电影,而是一部在绝望世界里挣扎的故事,并将孩子视为未来的希望,光明世界必将由他们建成,通天之塔亦必将由他们建成,愿未来的世界不再有误解、隔阂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