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蝶的蜕变
蝶的蜕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17
  • 关注人气:2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发展的快乐目的

(2010-02-03 13:20:12)
标签:

杂谈

幸福

快乐

分类: 学习笔记

题记:

     幸福的生活是我们天生和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是从快乐出发,我们最终的目的乃是得到快乐。

                 ---------伊壁鸠鲁

 

        从最初接触到西方经济学,就被灌输一个基本的思想,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是无穷的,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欲望的资源有效配置的学问。

        前不久的一次讨论会上,雷雨提出一个问题“发展经济到底是为了什么?”引发了我对经济发展目的的思考。以新加坡和印度的比较为例,新加坡的人均国民收入是印度的82.9倍,折合为实际的购买力为16.4倍,但是两个国家人们感知的快乐满足却是相近的,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远在印度之上,可是,人们却仅感知到差不多的满意,那么为促进经济发展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不就是无效的吗?那么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人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主体和归宿。生产、消费、分配、交易活动背后市人的行为及其相互的关系,而由于成本---收益关系存在于所有领域的人类行为中,从而使经济逐渐扩展为分析人类行为的科学。

欲望是人类行为的逻辑起点,也是人类经济得以运行的根本动力之所在,而人类欲望的本质是追求精神快乐或者叫做趋乐避苦,同时,要满足精神的快乐是离不开物质对象的。发展经济提供的产品、增加的福利等都是为达到这个快乐目的的。但是,我们向往的东西并不是产品本身,而在于它们能够增添我们的快乐,减少我们的痛苦,而我们对快乐的向往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的本身之所在。

单纯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的有效使用、社会的公平分配等,尽管经济发展了,却未见得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增加社会福利。

据统计显示人均国民收入3000美元是一个分界点,美国从1940年底以来,人均国民收入增加了近两倍,但人们感觉的快乐水平却是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当人均国民收入小于3000美元时,国民的快乐满意感会随经济的发展带来物资的丰富而增加,而当人均国民收入大于3000美元时,却无显著的相关性,此类现象可以用以下的快乐的函数来解释:

  H=f(X1,X2,X3)

  快乐为需要的满足函数,设总的快乐为H,满足人们快乐需要的内容包括X1------基本需要;X2------奢侈性需要;X3------交往与发展的需要。

其中,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内容X1不能够少,在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的物资匮乏时,经济的发展满足X1的需要而带来快乐感的增加,这是依靠科技的进步、制度的更新等来提高生产力而获得的。而X2是耗用资源较高的需要,在资源匮乏的时候,对奢侈性产品的生产耗用较多的资源却是带来不很大的快乐感的增加,X3属于亲情、环境、友爱、创造、安全等社交方面带来的快乐的满足,属于消耗好却又能够给人们带来较多快乐的项目,经济发展却未带来快乐的增加是在X2X3需要满足上的分配的不均衡及对X2需要满足是消耗资源成本的未计算而带来的经济发展与快乐增加的偏离。

(一点小小的思考,抓住思想的光起燎原之势仍需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