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酸洗技术
(2011-07-16 00:06:34)
标签:
杂谈 |
我厂1#炉本次化学清洗炉前系统采用水冲洗,炉本体系统采用盐酸酸洗、HEDPA漂洗和H2O2钝化的清洗工艺。
1 清洗范围
炉前系统水冲洗范围包括凝结水系统、低压给水系统及高压给水系统。炉本体系统酸西范围包括省煤器系统、汽包水侧、水冷壁及延伸墙水冷壁(包括下降管)。
2 清洗回路划分
根据1#锅炉有关部件结构特性及现有化学清洗用固定设备,本次清洗将锅炉省煤器系统、延伸墙水冷壁系统和水冷壁系统设计成一个大循环清洗回路。
具体回路为:
溶液箱 清洗泵 省煤器 汽包 水冷壁溶液箱
延伸墙水冷壁
3 清洗期间的职责分工
3.1 调试单位负责清洗步骤、清洗参数、清洗用药量的控制。
3.2 施工单位负责清洗临时系统的操作,清洗用药的投加,清洗过程中的维护和消缺工作。
3.3 建设、生产单位负责清洗用水、用汽的供给,清洗中的分析化验。
3.4监理单位负责按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监理工作的有关规定组织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
4 清洗工艺
清洗步骤为:临时系统水冲洗-过热器上保养液-炉前系统水冲洗-省煤器及水冷壁带压水冲洗-酸洗-酸洗后热水冲洗-漂洗-钝化。
4.1 临时系统水冲洗
向酸洗溶液箱进水,打开溶液箱底部排污门,冲洗除盐水管道及溶液箱,至排水澄清、无机械杂物,冲洗水排地沟。
关溶液箱底部排污门,向酸洗溶液箱进水至满后,启清洗泵冲洗泵出口部分临时管道,至排水澄清、无机械杂物,冲洗水排地沟。
保持溶液箱满水位,开临时系统再循环管,启清洗泵打循环试转,检查泵与电机及系统的严密性。
冲洗完后排尽系统内的除盐水。
预计冲洗期间需除盐水200~300t,整个过程需2~3h。
4.2 过热器上保养液
向溶液箱进除盐水至满,开临时系统再循环管,开过热器喷水减温系统反冲洗门,启清洗泵,同时向溶液箱内加氨及联氨,边打循环边向过热器充保护液。
控制参数:N2H4浓度300mg/L
加氨调pH在10~10.5(泵出口取样点人工取样测定)
汽包水位出现明显上涨时停泵,排尽剩余保护液,除盐水冲洗至pH≤8.4
分析项目:pH(泵出口取样点取样,1次/30min)
N2H4(泵出口取样点取样,1次/30min)
注意事项:上保护液时,汽包顶部对空排气门应打开排气
预计保护液用量200m3,整个过程需2~3h。
4.3 炉前系统水冲洗
向凝补水箱补满除盐水后,启凝泵先冲洗凝结水、低压给水及高压给水系统旁路,再冲洗本体,至排水澄清,无机械杂物,冲洗水通过临时管道排至地沟。
控制参数:冲洗流速>0.5m/s
预计冲洗用除盐水2000~3000t,冲洗时间需4~6h。
4.4 省煤器及炉本体带压冲洗
向凝补水箱进满除盐水,开汽包顶部对空排气门,启凝泵通过给水系统向省煤器及炉本体上水至汽包满水位后关闭汽包顶部对空排气门。间歇式带压大流量冲洗省煤器及整个水冷壁,至排水澄清,无机械杂物,冲洗水排至地沟。
控制参数:冲洗流速>0.6m/s
预计冲洗用除盐水2000t,冲洗时间需4~6h。
4.5 清洗系统模拟试运及升温
向溶液箱进满水,启清洗泵,通过省煤器+延伸墙水冷壁向清洗回路进水,至汽包0水位时,停除盐水,保持汽包水位及溶液箱水位建立循环,开溶液箱加热器和管式加热器,加热系统水温至50~60℃。
控制参数:循环水温50~60℃
汽包水位0
注意事项:模拟试运前需确认汽包顶部对空排气门已打开,汽包水位计已拆除并安装临时水位计,水位计处监视用工业电视显示正确,省煤器前给水管道已割断并加装堵板与给水管道可靠隔离。
系统运行稳定时,应对泵进行切换操作试运,对循环回路进行正逆切换操作试运。
系统升温期间应观察温升情况,加热至50~60℃时应对临时系统中法兰连接处的螺丝进行热紧。
进酸前,通知汽机值班人员投除氧器加热系统,将除氧器水箱内的除盐水加热至90℃后备用。
4.6 酸洗
保持省煤器+延伸墙水冷壁-水冷壁的逆循环,维持系统水温50~60℃,开溶液箱底部排污门调整溶液箱1/2水位,汽包-50水位后,向溶液箱加入2.5t缓蚀剂、1.5t还原剂,循环30min,待缓蚀剂在系统中混合均匀后,向溶液箱中加入HCl,维持清洗泵出口HCl浓度<7%,当回酸管HCl浓度为3%时停止加HCl,酸洗计时。调节溶液箱回液总门,将汽包水位控制在+100。
酸洗计时后,关闭延伸墙下联箱临时管上的阀门,建立省煤器-水冷壁的循环回路,清洗4h(正逆各循环2h)。
然后,打开延伸墙下联箱临时管上的阀门,关闭省煤器进口临时系统的阀门,建立延伸墙水冷壁-水冷壁的循环回路,清洗2h(正逆各循环1h)。
最后,打开省煤器进口临时系统的阀门,建立省煤器+延伸墙水冷壁-水冷壁循环回路的正循环,至清洗结束。
控制参数:盐酸浓度4~5%
缓蚀剂(IS-156)0.3~0.4%
还原剂 0.3%
温度 50~60℃
汽包水位 +100
省煤器-水冷壁回路4h(正逆各循环2h)
延伸墙水冷壁-水冷壁回路2h(正逆各循环1h)
省煤器+延伸墙水冷壁-水冷壁回路循环约1h
分析项目:盐酸浓度(系统出、入液管取样,1次/10min,循环配酸)
盐酸浓度(系统出、入液管取样,1次/30min,酸洗)
含铁量(系统出、入液管取样,1次/30min,酸洗)
终点判断:酸浓度平衡,Fe2+出现峰值后趋于平稳。
酸洗时间≤8h
酸洗计时30min后,投酸洗监视管,酸洗结束前30min取下监视管内腐蚀指示片,在观察监视管酸洗效果后,安装回监视管以便钝化后观察钝化效果。
若注酸后2h内酸浓度降低至1.5%,补加HCl至3%左右。
预计酸洗过程共需除盐水500t,酸洗时间不超过8h,整个过程约需10h。
4.7 酸洗后热水冲洗
酸洗结束后,向溶液箱同时补加除盐水和除氧水箱中准备好的热水,先对省煤器-水冷壁回路进行顶排置换冲洗,然后对延伸墙水冷-水冷壁回路进行顶排置换冲洗,最后对省煤器+延伸墙水冷壁-水冷壁回路进行顶排置换冲洗。热水用完后用除盐水箱水冲洗至出水pH为4.0~4.5,出水澄清。顶排置换排水至工业废水处理站C、D废水池。
控制参数:冲洗水温55~60℃
汽包水位+150
省煤器-水冷壁回路顶排时间40min~1h
延伸墙水冷-水冷壁回路顶排时间10~30min
省煤器+延伸墙水冷壁-水冷壁回路顶排时间30min~1h
分析项目:pH(系统出口取样,1次/15min)
电导率(系统出口取样,1次/15min)
酸浓度(系统出口取样,1次/15min)
Fe2++ Fe3+(系统出口取样,1次/15min)
终点判断:pH>4.5,电导率≤50us/cm, Fe2++ Fe3+<50mg/L
预计热水冲洗过程共需除盐水1000~1500t,整个过程约需2小时。
4.8 漂洗
化验分析排水pH大于4.3,出水澄清后,停除盐水,保持汽包+100水位循环加热,向溶液箱加入HEDPA2t,并同时加氨调pH值为6~8,维持系统水温40~45℃进行省煤器+延伸墙水冷壁-水冷壁回路循环。
控制参数:HEDPA浓度0.25%
pH值6.0~8.0
温度40~45℃
汽包水位+100
循环时间1~2h
分析项目:pH(系统出口取样,1次/30min)
Fe2++ Fe3+(系统出口取样,1次/30min)
终点判定:循环时间2h
4.9 钝化
漂洗结束后,向溶液箱中加入氨水,调节pH≥9.5,加入双氧水4t,保持汽包水位+100,维持水温 40~45℃,进行省煤器+延伸墙水冷壁-水冷壁回路循环。钝化结束时,钝化液排至工业废水处理系统E、F池内。
控制参数:H2O20.3%
pH≥9.5
温度40~45℃
汽包水位+100
钝化时间6h
分析项目:pH(系统出口取样,1次/h)
终点判断:循环时间6h
预计钝化整个过程约需6h。漂洗及钝化过程用汽时间约10h。
5 事故应急处理
5.1过热器进酸应急处理
清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汽包水位,当万一汽包水位控制不当导致过热器进酸后,应在最快的时间内用除盐水或保护液进行过热器的反冲洗处理。
5.2泵突然发生故障应急处理
清洗过程中,若遇泵突然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换至备用泵,故障泵应立即组织人员抢修好后备用。
5.3 清洗电源突然中断应急处理
清洗过程中,若遇电源突然中断,应立即关闭系统出液管及回液管阀门,清洗系统由循环清洗转为浸泡清洗,并立即组织人员抢修电源,待电源正常后,恢复系统循环,循环清洗时间可由实际情况适当延长1~2h。
6 安全注意事项
6.1化学清洗前应检查清洗系统与不参与清洗的设备的彻底隔离情况,清洗升温后应对隔离情况在次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阀门内漏情况并进行处理。
6.2对靠阀门隔离的部位,应在阀门的后面安装排放管或取样管。
6.3酸洗时应防止汽包满水或酸洗液通过其他管道进入过热器。
6.4加热蒸汽管道每次使用时,应缓慢开启阀门,注意疏水,防止疏水不彻底导致管道振动导致事故。
6.5化学清洗时,禁止在清洗系统上进行其他工作,尤其是严禁明火作业,加药场地及锅炉顶部严禁明火。酸洗期间必须动用电焊处理泄漏时,应先检测H2含量必须在安全范围内方可作业。
6.6清洗作业场所应悬挂 “注意安全”、“请勿靠近”、“酸液危险”、“严禁明火”、“严禁吸烟”等安全警示牌,并设置围栏。
6.7直接接触酸、氨水等的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胶手套、口罩,必要时穿防酸服或围腰、胶鞋。尤其在配酸及加氨、加过氧化氢时,更应注意戴好防护眼镜及胶手套。
6.8化学清洗作业区域应具备良好的照明,所有参加化学清洗的人员应带防暴手电筒。
6.9在化学清洗排气口、厂房内、清洗作业现场、药品卸货区域及存放区域严禁明火。
6.10清洗系统所有阀门、法兰及水泵的盘根均应严密,最好在阀门、法兰处用塑料布包裹,捆扎,以防漏泄时四溅。同时准备毛毡、胶皮垫、塑料布以便漏酸时包扎。
6.11若酸液溅于衣服上,应立即先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2%~3%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最后再用水冲洗。
6.12若酸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再用2%~3%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最后涂上一层凡士林。
6.13若酸液溅入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min,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6.14清洗作业场所的安全、消防、保护急救设施应配备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