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打造Facebook:亲历Facebook爆发的5年》的一点点认识

(2013-08-17 13:14:43)
标签:

杂谈

社交网站

管理

团队

分类: 好书推荐
大家都知道Facebook(脸谱)是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站,去到美国读书之后才有机会体验到。在书店买了王淮写的《打造Facebook:亲历Facebook爆发的5年》,读了觉得还不错就想写下了这篇博文。


读完这本《打造Facebook:亲历Facebook爆发的5年》,我不得不敬佩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我的敬佩来源不仅仅是其一手创造Facebook的智举,更多的是在其领导下的Facebook惊人的成长。博客原文地址


很多人认为,买这本书最多的人群应该是喜欢做社交网站、互联网、跟IT行业相关的人,而我,将来与此行业几乎毫不相干的人为什么会对这本书产生兴趣呢?其实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我是被标题所吸引的,从标题便可清楚得知,首先,这本书是作者的亲身经历,经验很宝贵;其次,这本书是作者同Facebook共同成长的‘日记’,通常来讲,日记记录的不仅仅是事情发生的过程,更会有记日记的心情和感悟的分享,这样无私的一本书,为何不买来看看呢?

每个人都在使用社交网站,分享心情,传递照片,对如此势头强劲的一个行业进行一些了解,我相信对于将来从事任何行业都是有利而无害的。交叉行业不可避免地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这是有目共睹的。一些专业术语或多或少会影响你阅读的质量,但阅读质量其实部分是取决于你从什么角度去看一本书。看完这本书之后并没有失望,除了最初的那点认识之外,我也学习到了其他的很多东西,作者紧密连贯的写作使读起来非常的方便。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读完之后自己的思考,那种思考出来的东西是只属于你自己的。我自认为语言匮乏,很多东西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出来,在这里浅浅的言谈希望可以经得起众人智慧的考验。

Facebook的团队精神是贯穿全书的核心,所有人都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很多中国公司也在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呼声很高。Facebook坚持了,遇到问题及时沟通了,然而大多数的中国企业习惯性的将问题搁置,直到问题积累到严重爆发,甚至到了无法收拾的局面。对于我而言,如果团队氛围太差,我宁愿退出。文化差异是本质,创造好的文化也许不难,但是将之保持下去却非常难。每个人都明白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然而却那么难做到,所以我说我很佩服Facebook的这种坚持的精神,它并没有什么复杂深奥的管理体系,Facebook用最亲民的方式去执行它的管理方法,说到做到。成功的例子千千万万种,没有一个人是完全靠着幸运和机遇成功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成分来自于坚持。

当然,在讲团队精神以前,作者向我们展示了Facebook的招人策略,如何招人以及应聘标准(由于此书正值销售,这里不便透露过多章节内容)。也许你将来并不想进入人力资源部门,我也从来没有这个想法,但是,从作者向我们展示的故事中,我不仅仅了解到了Facebook的招人战略,从另一个角度讲,我读到的是选择和搭配一个团队的重要性。招聘人员不应该只是那么简单的把厉害的人招进来,他们有更重要的责任,配合项目挑选适合加入公司的人。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讲述关于训练新招进来的人。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一样,新人训练虽然辛苦,但很温馨和舒适。Facebook在当时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作为一个‘新人’,留住合适的人才比招进厉害的人才更为重要。公司给力是一个方面,而舒坦的工作环境和选择给力小伙伴更是能留住人才的地方。

导师制度、跨部门会议、黑客马拉松、考核制度,这本书介绍了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的经验,同时,作者也给了我一个机会去重重的思考,当你有能力去主动选择时,哪一种企业文化才是你最想要的。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太多工作经验的我,读这本书也许太早,也许不太适合,也许读出来的东西还太浅薄,毕竟,这是一个被具体描述的行业,它有它的行业特殊性和企业特点。但我始终坚信一点,读书无坏处,它让我浮躁的心慢慢沉淀,书是知识,是指导,是建议,是领悟,作者在分享其真实经历的同时,也分享了其有关投资的观点。当然,终归一句话,任何一本书都不能霸占你的思想,左右你的态度,最后能做决定的只有你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