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ambitentleman
ambitentlema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82
  • 关注人气: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格拉底的问题

(2022-10-13 10:23:18)
标签:

文化

外国文学

分类: 译览天下

当我们研究苏格拉底法则和他的思想时,我们探讨的是一个真实的人还是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简而言之,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在许多方面,这并不重要,尽管它偶尔与我们在对话中如何思考一个个问题有关。但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十分有趣,因此本章的其余部分将更详细地阐述这些争论,尽管在这一点上仍只触及文献的表面,但是没有穷尽。对该问题漠不关心的读者,或对该问题已经心知肚明的读者,或因背景知识有限只想继续使用该法则的读者,可以跳过这一步,无伤大雅。

在展开本文的阐述之前,首先假设你对我们的话题一无所知,容我对苏格拉底和向我们介绍他的人做一简要阐述。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生活在大约公元前470年至公元前399年。我们对他的生平知之甚少。据古代传记作家称,他的父亲是一位泥瓦匠,年轻的苏格拉底可能也学过这门手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苏格拉底在雅典军队中服役,当时,他40多岁。他的妻子名叫粘西比;相传她是一个泼妇,在他们打架时曾把夜壶砸在他身上。1他有三个儿子。显然,他拥有引人注目的外貌,而且人们总是说他长相丑陋。据说他大腹便便,长着一个稀奇古怪的狮子鼻,还有一双鼓出的肿泡眼。2有人开玩笑说他从侧面看,活像个螃蟹。3

苏格拉底因将哲学从对自然的研究转向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难题而广受赞誉,换句话说,他是第一位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4他并没有写过什么属于自己的著作,但在雅典,他是一个人人熟悉而广受争议的人物,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在舞台上被戏仿,并与一些有名的政治恶棍有联系(在之后的章节会有详述)。大约70岁时,苏格拉底因不敬神和腐蚀雅典青年而受到审判。本案的陪审团可能由500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组成,他们是通过抽签,从2万名符合条件的自由雅典男子中选出的。双方都进行了辩论,结果以281票赞成,220票反对,判决苏格拉底有罪,并处以死刑。

柏拉图。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卒于公元前347年,享年80岁。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雅典家庭,有两个兄弟和一个妹妹。据古代传记作家称,他出生时取名亚里斯多克勒斯,“柏拉图”是“platon”一词的昵称,意思是“宽阔的”,可能是指他身体或脸部的某些特征。但这一切并不确定。我们对柏拉图本人几乎一无所知。

关于柏拉图生平最详尽的信息来源是他晚年写的一封信,即所谓的“第七封信”,不过其真实性存在争议。这封信是写给迪翁的追随者的,迪翁曾是柏拉图的学生,后来成为锡拉库扎的一名政治家,不久前遭到暗杀。信中谈到了柏拉图年轻时的政治主张以及他晚年的旅行。这封信件还提出了我们将在第十二章讨论的一些想法。约30年以前,一位学者对相关领域的一些人进行了一次调查,他这样做“纯粹是为了娱乐”,结果发现有36人认为“第七封信”是真实存在的,14人对此予以否认。5有些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不论怎样,这封信主要是叙述和讨论事件,对柏拉图本人则鲜有提及。因而,我们缺乏关于他的信息,对此爱默生发表了以下评论:

 

伟大的天才都有最简短的传记。亲戚们对他们一无所知。他们生活在他们的著作中,因此他们的家庭和街头生活是琐碎而平凡的。如果你想了解他们的品味和性情,那么请留意他们的读者,最崇拜他们的读者与他们最相似。尤其是没有外传的柏拉图。即使他有情人、妻子或孩子,我们却对他们毫不知情。他把他们都变成了写作素材。正如一个好的烟囱会将烟雾彻底燃烧,哲学家也会将他所有的财富价值转化为智力表现。6

 

柏拉图大概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与苏格拉底交往,他拜苏格拉底为师。他的叔叔也是苏格拉底圈子中的一员。苏格拉底去世时,他才二十八九岁。柏拉图曾去过西西里岛,或许还在其他地方待了几年,然后回到雅典,创办学校,即著名的“柏拉图学院”。他的主要著作是他的对话录,这也许是他惟一的著作。他写了大约30篇对话录。他从未直接出现在他们的著作中,尽管在《苏格拉底自辩篇》中,苏格拉底认定他在审判中在场。学者们通常认为柏拉图早期的对话录是在上述游历之前写就的,他们认为这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7他们不知道柏拉图是否在苏格拉底去世前写过有关苏格拉底的对话录。

据说苏格拉底还有一个比柏拉图更亲近的学生,他名叫安提西尼,据说他写了60多部长短不一的著作,包括他自己的苏格拉底对话录;这些对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这些著作没有一部幸存下来。我们只是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关于安提西尼所发表言论的证明,这对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苏格拉底并没有多大帮助。但是古代历史学家第欧根尼·拉尔修表示,安提西尼和柏拉图相处得并不好,他们之间的恩怨让人们难得地看到柏拉图本人的性格。

 

安提西尼正准备背诵他所写的东西,他邀请[柏拉图]在场;[柏拉图]问他要背诵什么,他说这是一篇关于反驳不当行为的文章。“那么,”柏拉图说,“你怎么能写这个主题呢?”接下来,柏拉图给他看自己在一个圈子里的争论。但安提西尼很气恼,他写了一篇反对柏拉图的对话,他称之为“萨顿”(Sathon);此后,他们彼此便成为了敌人。8

 

“萨顿”(“Sathon”)一词的拼写与柏拉图名字(Platon)押韵,其意为“大混蛋”。9

 

色诺芬(约公元前431-354年)是一位雅典将军,他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与柏拉图生活在同一时代。他写了许多关于苏格拉底的回忆录,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大事记》(Memorabilia)。这些回忆通常是记载苏格拉底和其他人之间的对话。对于一个道德家而言,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比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更认真,更不那么令人眼花缭乱。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请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嫉妒?[苏格拉底]发现这是一种特定的痛苦;对朋友的不幸或敌人的好运所感到悲伤,当然不是嫉妒;但是,正如他所说,“只有那些对朋友的成功感到恼火的人才会感到嫉妒。”一个对他人友好的人会对他的善行感到痛苦,当有人对此表示惊讶时,他会提醒他这是人类的一个普遍倾向:当有人生病时,他们的同情心受到触动,就会急忙帮助那个不幸的人;但当命运之神向他人微笑时,他们却不知何故感到痛苦。他补充道:“我并不是说,这种事会发生在一个有思想的人身上;不过,对于愚蠢的人来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10

 

色诺芬在苏格拉底受审前不久离开雅典。他后来为苏格拉底写了回忆录——可能是几十年后。他的回忆录似乎在某些方面是以柏拉图的对话录为依据,而在其他方面,又显然是虚构的。因此,依赖色诺芬对苏格拉底的回忆,就像依赖柏拉图一样,是有风险的。11其中之一是否比另一个更可靠,我们将在之后的章节对此进行论证。

在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386年)写的喜剧,尤其是《云》,提到苏格拉底或将作为一个人物角色出现,并受到嘲笑。这个关于历史上的苏格拉底的证据特别诱人,因为它是在苏格拉底在世时写的,实际上是在他去世前25年。很明显,他在雅典很有名气,在这些描述中,我们看到了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的一些特征。但在其他方面,《云》中所描述的苏格拉底与我们在其他地方见到的苏格拉底有云泥之别。他展现在人们眼中的形象是:教授科学,进行演讲,并期望得到报酬。有些人认为,阿里斯托芬只是借苏格拉底来代表智者学派,即修辞学和美德的巡回指导教师;12其他人则认为,阿里斯托芬对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更尖锐的攻击。13这些理论对研究苏格拉底的学生来说都很有吸引力,但我们不可能知道戏剧中的苏格拉底是否反映了他的公众形象。阿里斯托芬对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苏格拉底的终点和文学苏格拉底的起点没有多大帮助。14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的著作中有一些关于苏格拉底的评论。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苏格拉底去世后大约15年。但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最著名的学生,所以我们很自然地可以想象,亚里士多德从他的老师以及其他来源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苏格拉底的事情。我们也可以确定亚里士多德读过柏拉图的对话录,因为他有时可以准确无误地引用这些对话。但在其他方面,他也提到了一些他从对话录中学不到的关于苏格拉底的东西。遗憾的是,我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引用对话录,什么时候不引用对话录,所以用亚里士多德来佐证对话录是危险的。15他对其他哲学家的历史记载也不太可靠,因此这是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原因。16但是,他的评论有时为重建苏格拉底的历史提供了少许支持。17

我们现在可以简单而直接地考虑,对话录中所示的“苏格拉底”究竟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创造的苏格拉底。面对这一问题有三种回答方式。18

0 1这都是苏格拉底。也许柏拉图所有的对话都是为了展示苏格拉底真正的想法和言论。没有人认为对话是逐字记录的;它们至少是虚构的,可以详尽阐述的。但是理论就是如此,它们都非常接近真实的苏格拉底。喜欢这一理论的人认为,柏拉图的许多听众会记得苏格拉底以及他所发表的言论,如果柏拉图改变了这个理论,他们会心生抱怨。有时柏拉图会用苏格拉底以外的人物作为他的主人公。这表明柏拉图会用此判断苏格拉底的嘴里应说出哪些言辞,可能只局限于苏格拉底所发表的那类言论。

这一立场并无多少支持者。19批评人士指出,苏格拉底在对话录的不同点上采取了相互冲突的立场。20例如,在《自辩篇》(Apology)中,苏格拉底否认了他对在《理想国》(Republic)和《斐多篇》(Phaedo)中所探寻的哲学问题感兴趣。亚里士多德表示“理型论”不属于苏格拉底,但柏拉图表示苏格拉底在对其进行论述。因此,现在大多数学者都确信,至少有一些对话,显示了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传达出来的思想。

0 2这都是柏拉图。相反:对话录中所表达的一切皆是柏拉图所构想的,或者不论怎样都是柏拉图构想的。苏格拉底被塑造为对话录中的主人公,这是柏拉图向他的老师致敬。毫无疑问,文学上的苏格拉底和真实的苏格拉底之间存在一些重叠,就像小说中的任何人物都可能大致来源于真实人物一样。但柏拉图试图撰构的是哲学,而不是历史。他在50年的时间里写了50万字,自始至终都是那样璀璨而耀眼。他可能是他笔下人物的天才之源。苏格拉底启发了他,并可能给予他一些启迪,但这些对话大多显示,是柏拉图的思想在起作用。这些皆与苏格拉底无关,而且我们永远对此一无所知。

所有这些都是完全可能的。柏拉图从未表示过,他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是以真实的苏格拉底为基础的。他只是写了一些故事,其中出现了一个名叫苏格拉底的人物;任何声称该人物与历史人物相似的说法都只是一种推断。与此同时,我们还有苏格拉底的另一个学生色诺芬的著作,色诺芬未做任何推断。他向我们表示,他所谈论的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他笔下的苏格拉底不同于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其实,没有根本的不同:两个人物都曾问了一些相同的问题。但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无论在风格和复杂程度上,还是在某些重叠的实质上,都存在差别。如果色诺芬所述准确无误,颠扑不破,柏拉图就会添枝接叶,絺章绘句,而他笔下的苏格拉底所包含的任何事实真相都过于零散,难以预测,令人担忧。从这个角度来看,柏拉图的对话录,应该像观看一部偏离史实的传记电影那样去阅读:欣赏电影,但不可将其想象为历史。

0 3从苏格拉底变为柏拉图。现在最常见的观点并不限于这两种极端的观点。柏拉图开始写对话录时,或多或少地展示了苏格拉底的本来面目。21有些人认为,柏拉图在叙述苏格拉底的言论时,并没有添加太多内容,另一些人则认为,柏拉图是在推测真正的苏格拉底会发表哪些言论,但前提是柏拉图自己也相信这一点。22接下来是过渡时期的对话录,柏拉图自己的思想开始形成,然后是成熟期的对话录,与历史上的苏格拉底并无关系。

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时会攻击色诺芬。他们声称,他笔下的苏格拉底不可能是真正的苏格拉底,并认为柏拉图早期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可能是真正的苏格拉底。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不可能是真正的苏格拉底,因为他太无聊了:他笔下的苏格拉底不会像真正的苏格拉底那样吸引忠实的追随者,并令其敌人竞折腰。23有些人认为,问题的根源是色诺芬本人非常无聊。他不具备欣赏苏格拉底精妙作品的必要天赋。因为他不理解苏格拉底所述言论的那些难测的部分,所以他没有将其记录下来,但这些部分是重中之重。伯特兰·罗素对此做了深刻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