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山陕古民居——党家村和丁村
(2022-04-11 10:21:36)
标签: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山陕古民居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党家村丁村 |
分类: 中国之旅 |
https://p3.toutiaoimg.com/origin/tos-cn-i-qvj2lq49k0/7df9dacc066a4495af597f74498ea4cd?from=pc
党家村全景
党家村--民居瑰宝
2008年,我国的“山陕古民居”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里的“山陕古民居”是指陕西韩城的“党家村”和山西襄汾的“丁村”。
党家村古建筑群
党家村的牌楼
党家村位于陕西韩城市东北9公里处的西庄镇,村中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是一个有670年历史的古村落。韩城在乾隆年间曾经被称为陕西的“小北京”,而党家村因农商并重经济发达则又被称为“小韩城”,可见当年之盛况。
党家村地处东西走向的葫芦状沟谷之中,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明成化年间,党、贾两姓联姻,合伙经商,生意兴隆,成为地方巨商富族,因而明清两代有较大规模兴建。清咸丰元年(1851年)在村东北高地建寨堡,使村寨相通,连为一体。现存一百多座四合院,村中有宝塔、祠堂、文星阁、节孝碑、看家楼、暗道、哨门城楼、神庙、老池、古井、火药库等公共建筑和独特建筑。村中的二十多条巷道综合纵横贯通,主次分明,全部条石或卵石墁铺,古色古香,别具一格。
党家村的街巷
泌阳堡的望楼
专家评价党家村是国内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村寨之一,是明清时期中国民间最完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落之一。日本建筑学会的青木正夫教授称:“党家村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党家祖祠,建于1699年。是一个宗族的权力中心,也是祭拜祖先的地方。
2001年,党家村古建筑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丁村古建筑群
丁村街景和民宅
丁村位于山西襄汾县城南4公里,村内遗存明、清两代民居院落30多座,房舍498 间,是典型的明清民宅建筑群。较早的民居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四十年,较晚者建于清咸丰年间,基本上是明清时期村子的布局。
丁村古建筑群一角
丁村分北中南三个建筑组群,院落多为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格局,是中国北方汉民族四合院建筑的典型标本,其历史年代跨度大,建造别致,风格各异,且价值意义是多元体的。院门位置明代多在东南角,清代则活泼多变。建筑形式有厢房、正堂、过厅、门楼之分,位置不同,造型各异。
丁村的民宅院落
丁村的民宅院落
丁村的民宅院落
这些建筑突出的特点是注重装饰,在建筑的各个部位,大多有木、石、砖雕,尤其是木雕,举目皆是。在斗拱、雀替、博风板、栏额、门楣、窗棂、影壁、匾额上,无处不点缀着雕品,就连柱础、阶石和小小门墩儿上,都装饰得美观大方。各建筑构件上雕有花卉、飞禽走兽、古典戏曲、造型优美,刻工流畅精致,是我国明、清民居中雕刻艺术的佳作。多数建筑上都留有年款题记和匠师姓名,是研究中国北方村庄民宅布局和建筑形式的重要实例。
丁村建筑局部
丁村建筑局部
丁村建筑局部
丁村建筑局部
丁村建筑局部
1988年,丁村民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村民俗博物馆”位于一座古民居里,这里展出丁村民居的风俗实景,让游客参观丁村民居时,有更深刻的感受。
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更出名之处是“丁村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在丁村发现了三枚人牙化石和数千件的旧石器,还有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包括:梅氏犀、披毛犀、野马、纳玛象、斑鹿、方氏鼢鼠、原始牛等。1976年,又发现一块小孩的右顶骨化石,因在丁村发现, 故名丁村人。
丁村遗址文保碑
复原的丁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