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埃塞俄比亚】身在地狱眼在天堂——达纳吉尔凹地之旅(火山篇)

(2021-02-10 07:29:14)
标签:

达纳基尔凹地

ertaale火山

埃塞俄比亚旅游

杂谈

分类: 非洲之旅


2016年12月,在结束了北非和中非的旅行之后,我来到了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我来埃塞已经很多次了,记得是五、六次吧。此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完成我梦寐以求的“达纳吉尔凹地”之旅。

达纳吉尔凹地的五彩斑斓的盐湖和那神奇壮观的火山熔岩湖,早已深深印在脑海里,等待着我亲临目睹。

在亚的斯亚贝巴。我参了‘ETT’旅行社(ethiotravelandtours) 的“达纳吉尔凹地”的4日之旅,以下是我整理的旅途日记呈献给大家,图片也拍摄于此次旅行中。

··········································

先介绍一下达纳吉尔凹地Danakil Depression简介(根据百度百科编写):

达纳吉尔凹地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北部、厄立特里亚的东部,处于东非大裂谷的最北端。达纳吉尔凹地以阿瓦什为顶点,呈三角形,向东北开阔,平均边长约800公里。南、西面均为高大的断层崖,东北面临红海。凹地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低陷平原(最低处在海面以下116米),地表水缺乏,大部为荒漠,多干谷和碱滩,盐碱资源丰富。居民主要为阿法尔人,从事游牧和盐矿开采。

达纳吉尔凹地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在3500万年前,由于强烈的地壳断裂运动,大陆漂移运动使得非洲板块同阿拉伯古陆块相分离,形成了红海、亚丁湾和东非大裂谷,也造成了海底一系列的火山爆发。大约1万年前,海底缓慢抬升起一道山脊,把达达纳吉尔地区与红海隔离开来,同时达纳吉尔地区却在缓慢沉降,形成了低于海平面100多米的凹地。漫长的时间里,达纳吉尔凹地的海水不断被蒸发掉,逐渐变成了咸水湖泊——阿萨拉湖lake Afrera 和阿萨莱盐湖Lake Karum。由于干旱和酷热,大量的盐分从湖水中离析出来,在湖的北部形成了一大片厚几百米,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的盐板。

20世纪初,一系列新的火山活动造成了达纳基勒洼地的达罗拉地区的火山地貌。大小火山热点密布、地缝、热泉和汽泉遍布,地下涌出的熔岩带出的黄色的硫磺、红色的氧化铁和白色的盐结晶,赋予了这里色彩绚丽又令人惊心动魄的色彩。

达纳吉尔凹地由沙漠、火山、盐湖构成仿如外星球一般的景观。位于在海平面以下100米的达纳吉尔凹地,是地球上最热最不能容人的地方。盐场上,夏季50摄氏度的高温,热风席卷着沙尘,令人窒息,这近乎极限的恶劣环境对于不为坚信、骁勇善战的土著阿法尔人和提格雷人来说,这里是一条盐路,一条生存之路,也是一条致富之路。

达纳吉尔盐场上,阿法尔人把这些既坚硬又易碎的盐块削切得方正规整,以保证在长途运输中盐块的完好无损。据说从古希腊时代起,居住在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人们便赶着骆驼,年复一年地走进这片令人生畏的大火炉,寻找宝贵的盐。至今,驮盐人仍在几百年来骆驼踏出的小道上日复一日地跋涉,采盐和驮盐的方式也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黄昏,成群结队的骆驼穿过盐湖,阔步走进天边地平线的雾霾中;夜晚,沸腾的火山点亮了夜空;阳光下,硫磺土堆形成了超凡脱俗的形状,这就是达纳吉尔凹地的景象。

这里壮美奇特的地貌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来到这“地狱”,欣赏“天堂般的景色”。

···································

2016年12月24日,晴

Abale村→Erta Ale火山

前几天只有我们的两部车,有一个厨师带着煤气和厨具跟着我们,每天烧三顿饭,午餐是早上烧好带上的。今天增加了6部车,都是ETT的团,厨师忙坏了,要烧很多饭,所以,我们到10点半才出发。ETT在埃塞俄比亚是很牛的旅行社,在达纳基尔一带就有80多部越野车。

开了一个小时,在一个小镇又吃午饭,就是在磨时间,他们的计划是黄昏到达Erta Ale火山下。

午餐之后的路就差了,没有柏油路了,进入了更加荒芜的地区,先是颠簸的沙路,接着就是更颠簸的火山石路--其实就没有路,每开一米都要左右上下颠几下,非常难受。

39度多的高温,尘土飞扬,空气里时而会闻到呛人的火山硫磺味?车里没有空调又不能开窗,闷热极了。路边偶尔还看到有居民的草屋,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愿意居住在环境这么恶劣的地方?

道路虽然颠簸得很,但司机把车开得飞快,车后扬起高高的尘土。一个小女孩看到车队过来,赤脚在火山石上快步跑来,应该是想讨要一些零钱或者食品吧,她全然不顾那锋利的火山石,眼神里充满渴望,车没有停下来,她也没能追上我们的车,但她的眼神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之中,至今不能忘记!

路上中途停了一次,在火山石旁边,让我们先体验一下踩在火山石上的感觉。

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bc8dfa10be9a419da427b90115349009?from=pc

  熬过了3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在下午6点到达了火山口下的村庄,这里也是埃塞俄比亚的边防站,有边防军在这里设岗执勤。这里离火山还有12公里的路程,下面的路程不能乘车了,只能步行,或者骑骆驼。

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6bc7a0d329c14a4abc8b8810c19b6dda?from=pc

  小村子有20-30栋房子,有石头堆起的圆房子和草房子,基本上都是部队士兵宿营地,这里海拔-10米左右,有风,不算热。今天的夕阳非常美!

晚餐后,大家各自找地方休息。晚上7点半出发去火山,30多个人,只有我一个人骑骆驼,其他人全部选择了步行。我骑着骆驼走在队伍最前面,给队伍开路。

单峰骆驼骑着很不舒服,用睡垫代替的座垫放不好,又没有脚蹬,身子一直向前冲,两只手要使劲抓住前面的绳子以免掉下来,又累又难受,但我毕竟是多花了30美金骑骆驼,应该保持一种优越感,只好装的若无其事很舒服轻松的样子,不然他们可能会笑话我花钱受罪(其实根本没有人注意这些)。半个多小时后,我实在受不了,下来重新整理,加上了一根绳子当脚蹬脚蹬,调好垫子,这下舒服多了,一直骑到山上看火山的集结点。这段路程整整3个小时,所有的人都累得够呛。

到了山上的集结点稍事休息,导游拉着几头驮着睡袋和床垫的骆驼也到了山上,每人分到一个床垫和一个睡袋。我们今晚就要住在火山旁这山顶的空地上,有30公分高的矮石墙隔开成一些方块,有没有屋顶,我们就今晚就要住在这“方块”里,不远处就是火山口,在夜空中燃放着红色的火焰。

安排好了住处,我们步行去火山口,这里距离火山口还有600米左右,先先下坡再上坡。我们来的时机不好,一个月前,火山熔岩池有熔岩溢出,现在的火山口的岩浆虽有所退缩,但岩浆还是充满了火山口,基本上是和火山口平齐。山坡上是一个月前留下来的冷却的岩浆,很松软,但很难走,不小心会陷下去到膝盖,挺危险的,但近处亲眼目睹火山口的欲望,让我们忘却了危险。导游带领前面探路,我们小心翼翼地跟在后边蹒跚前行。终于走到了离火山口比较近的地方了,现在岩浆的位置还是比较高,几乎是满的,导游不许我们靠得太近,但为了能拍到更好的画面,我还是试探着尽量把三脚架放到靠近火山口的位置,岩浆就在我眼前翻腾,闪着光,喷散着耀眼的火花,美极了!不停地按动快门,争取记录下每一个画面。我在其他地方看过几次火山,这是离岩浆最近的一次,惊心动魄。

Erta Ale火山是世界著名的熔岩池,多数时间岩浆都低于火山口,可以在火山口从容俯瞰。

在火山口停留接近一个小时,但感到时间过得非常快,导游很担心岩浆会突然溢出,多次催促我来赶快离开,我们依旧恋恋不舍,不得已跟着导游返回宿营地。

在宿营地。大家挤在一起,一个床垫,一个睡袋,仰望着星空,伴着火山,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够入睡?

我躺下了半个多小时,实在睡不着,起来拍照,有武警守护,我谎称去“方便”,偷偷带着相机和三脚架,去拍火山。一直想象能拍到一张火山口有月亮的照片,终于拍到了,但可惜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月亮已经离火山口太高了,有点遗憾。

2016年12月25日,晴

Day4 Erta Ale火山→Afrera盐湖(海拔-90米)→Mekele→飞亚蒂斯亚贝巴

我一夜没睡,拍的几张照片还算满意。早晨天亮之前,导游带我们去右侧的山头去看火山,但位置不好。

早上5点多开始下山,下山也走了3个小时,下山骑骆驼身子向前冲,两只手要死命抓住前面的木杆,不光难受 还很累,我只在平坦地骑了一小程,就把摄影包挂在骆驼身上,随队伍步行下山。

早上能看清楚,到处都是火山喷发时留下的岩浆结块,这附近全部是火山,也不知道是哪个火山喷出的。

回到小村庄用餐,出发去Afrera盐湖,用了近3个小时,路太难走了,颠簸太厉害了,我的头几处撞在车门玻璃上。骑骆驼磨得屁股痛,再加上一路的颠簸,难受得很,一夜没睡,又很困。

路过Afrera盐湖,这里海拔-90米,也是产盐的地方,很多的盐堆,盐湖很大很深,不少人下去游泳。我累了,在车上睡觉。

午饭后,我们的车返回到了默克莱,在ETT的办公室,有几个中国人正在预定明天去火山的行程。

我回宾馆,整理行李,飞回亚蒂斯亚贝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