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有着昔日辉煌的《莫桑比克岛》


标签:
莫桑比克莫桑比克岛世界文化遗产非洲之旅旅游摄影 |
分类: 非洲之旅 |
莫桑比克岛,位于莫桑比克北部的楠普拉州,是印度洋上的一座小岛,长约3000米,宽约500米,距非洲大陆3500米,岛和大陆之间有一座长长的桥相连接,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资料介绍:1493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率领船队前往印度,途中经过好望角,受到当地苏丹的友好接待。苏丹的名字叫穆扎•阿鲁•比克,葡萄牙人听成“莫桑比克”,这就是地名的来历。当时,莫桑比克是东非沿岸的贸易中心,商人来自红海和阿拉伯半岛。印度的棉纱、香辣调味料贩运到这里,非洲象牙又从这里运到印度。这些中转贸易,使莫桑比克迅速发展、繁荣。
岛上人口约1.3万,主要是公元200年左右移居此地的班图人的后裔,三分之二的居民是穆斯林。
莫桑比克岛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居住环境。一处是位于岛屿北部的石头和石灰之城,为葡萄牙殖民地政府(1507-1898)所在地。这儿是政府机构、商业贸易、历史遗迹和一部分居民区的所在地。另一处为稻草之城,自发建立于上一个世纪,是随商业活动而建立的住宅区。稻草之城占了岛屿面积的30%,城区只有北部有一处空地,紧临圣塞巴斯蒂昂城堡,墓地位于岛的最南端。每一位来到伊利亚的人都会为这个古老的的历史中心的广场、街道、纪念性建筑物和城市所倾倒,历史中心呈葡萄牙风格。
1975年莫桑比克岛取得独立,一批葡萄牙人及其后裔离开了此地,他们遗弃的房屋被当地人接管。内战爆发后情势更加恶化,八、九十年代晚期的经济萧条影响了莫桑比克的经济。同时莫桑比克岛也因为内战接纳了大批逃亡人员,导致了人口膨胀与贫困的加剧,逃亡人员在大陆地区重建家园。莫桑比克岛经常受到强风暴的影响,1994年的龙卷风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莫桑比克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怡人的气候、丰富的鱼类和海产品、以及美丽的海滩。基础设施的更新与居民生活的改善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莫桑比克政府和人民应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完成这项任务。
``````````````````````````````````````````````````````````````````````````````````````````````````
我们来到这古城时,感到的是一片“破败的景象”,除了城堡还开放外,其他地方都“人去楼空”“大门紧闭”,葡萄牙人建造的广场上,除了那座雕像外,也空无一人,非常之冷清,除了我们两个旅游者外,没发现其他的外来人,古城昔日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
城堡则建于1880年,城堡上的那一排排大炮锈迹斑斑,静静的朝着大海,这“石头城”当年的辉煌景象只能靠想象了。
当年的白人殖民者从这里撤离后,当地人只占用了他们的房屋设施等,并没有很好的维护,使得这里在逐日破败中。
岛上最热闹的地方是鱼市场,这里挤满了人,渔船靠岸后,鱼贩子纷纷靠上去枪鱼,这种景象我在“桑吉巴尔岛”也见识过。
司机做了我们的导游,他的老家就在这个岛上,目前他父亲还住在这里,岛上的民风纯朴,不时有小孩围着你问这问那,并要给你讲解岛上的事,他们说有个中国人生活在岛上,他们很羡慕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有漂亮的城市和幸福的生活,最后不免要向我讨点零钱。
············································
3公里长的大桥连接着桑吉巴尔岛
过桥要收费,参观莫桑比克岛是免费的
最早的建筑是这座海边的小教堂,建于1825年
昔日的总统府已人去楼空
葡萄园人建的广场上空无一人
广场上曾经象征葡萄园辉煌历史的纪念碑
建于1880年的坚不可摧的古城堡
通往城堡的船码头
城堡的模型
城堡上的那一排排大炮锈迹斑斑,静静的朝着大海
这里景色很美,葡萄牙人曾在这里享受过美好的生活!
···········································
我非常喜欢这鼓满风帆的非洲帆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