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09-06-13 08:57:28)
标签:

文化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结束了,我通过评卷,对试题和答卷情况做了认真的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汇总如下:

一、     试题分析:                                                                            

这份试卷是我出的,总的来说并不难。从出题的意图看,本着知识点全面,难度不大的思想,紧扣课标,依据课本,加强了课外阅读,较好地处理了考查基础知识和考查各种能力的关系;较好地处理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关系;较好地处理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试题总体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基础知识训练营,阅读训练百花园,习作水平展示厅。

第一部分:考查了字的读音、书写、找错别字、选词填空、修改病句、仿句、背写课本中的诗词、语文综合性学习等。

第二部分:选取三个阅读,其中一篇是选自课内的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另外两篇选自课外读物,一篇是说明文、一篇是记叙文。主要考查了对文言词语的翻译及内容的理解。考查了学生对所选读物思想内容的理解、层次结构、词语、句子含义的领会,还有些开放性的试题等。

第三部分:写作部分,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半命题作文,《         ,其实并不难》。

从上面的试题分析可以看出,较以前的试题有了本质的区别,增加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扩大了开放性试题,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度。

二、     试卷分析:

从122班和123班试卷的分析,122班69人平均59分,及格率百分之五十四,优秀率百分之一,(注:及格分60分,优秀率按80分计算。)123班52人,平均45.33分,及格率百分之十三,优秀率为0,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考生的成绩不理想,偏低,高分太少,优秀率更低,成绩主要集中于45-----65分之间。前面试题分析中已经指出,这套试卷不难,显然与低成绩不相符,这只能说明考生对语文知识掌握的不扎实,通过评卷发现考生的的阅读水平和作文功底确实差。

第一大题,20分的题,有得2分的、3分的,其中12分为及格分,两班121人,及格率为百分之六十四。该部分诗词句背写答的还不错,答的差的题是第3题,该题考查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得满分的没有,主要是学生表达不清楚,缺乏对语言的锤炼。

第二大题是阅读理解,计45分,没人得满分的,最高的有得35分的,最低的有得10分的,无论是文言文,还是课外的阅读理解,答的都不好。文言文答的不好的主要是词句翻译和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我认为还是学生不记造成的,16分没有得满分的,一般在5----10分之间。现代文阅读都是课外的,计29分。对文章内容和句子的理解不准确,语言表达不清楚,不简明。对说明方法和修辞不能准确判定,也不能体会其作用。开放性试题更是不能发挥想象,不能联系实际。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很好地、反复地阅读文章,所以此题得分不高。

第三大题写作部分,计35分,应该说学生对此作文会写作,也能写好,但是学生分数不高,主要集中在20---30分之间,主要是二类和三类作文。此篇作文的主要毛病是:

1、          审题不清,有很多学生没有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2、          题目不新颖,不完整,概括性不强。

3、          中心不明确。有人把“其实并不难”当成了中心。应该是为什么其实并不难。

4、          主体不详细不具体,不能突出重点,有时扣不住题。

5、          开头与结尾也扣不住题,有的没有开头或没有结尾。等等。

三、     教学建议:

针对这次其中考试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应从下列几方面来抓:

1、          加强课文知识的积累。就是对课文中要求记忆和背诵背写的内容进行熟记。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有布置有检查,加强巩固。

2、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评卷中,我们发现一大部分学生装写字的基本功较差,不规范的字、错别字随处可见,影响了成绩,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进行一些写字的训练,纠正字迹不清的毛病,避免让写字影响成绩的现象再次出现。

3、          加强和扩大课外读物的阅读理解。课内的阅读理解,教师应教给学生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多看课外读物,在一定的时候可进行适当的指导。

4、          重视作文教学。我们一定要开足作文课,每学期至少要完成15篇大作文。小作文更应多做一些,可随堂进行。在写作中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克服单一化,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