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我,此生最难忘的日子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你,送戏下乡的日子。这事从两千年开始,持续到二零一七年,在我生命中占有重要的分量。
送戏下乡是专业剧团和民间剧团谋求生存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家文化惠民的重要工程。明星剧团就是这浩如烟海的民间剧团之一。与明星剧团的首度合作,是县域内一个偏远村过古会,和我谈价钱的是明星剧团的团长王淑萍,剧团内外都叫她王淑娃。这是一个个头不高,但很有心计的女人。她用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价钱合适点,合作的日子长着呢,不要一锤子买卖。”就冲着她的爽快,我们的第一次合作开始。我的任务是给剧团拉音响和服装道具。当这些设备装了满满一车的时候,我感到肩头责任的重大。因为只有我的劳动,演出才能正常进行。简陋的舞台搭建在村委会大院,前来看戏的观众可谓人山人海,第一次合作,我感到了合作愉快。
因为是民间剧团,就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那种。平日里演员在家种地、经商或做家务,到了需要顾事的时候,登上舞台就是演员。顾事是演艺圈的行话,意为参加演出。和这些演员接触的多了,更加体验到演员的不易。其中有夫妻二人同团的,但更多的都是单枪匹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亲眼目睹这些演员在后台背台词或练功。日久天长的,我竟然忘记自己只是一个运输演出设备的货车司机。我被准许在后台帮忙,比如叠个服装什么的。
台上,演员竭尽全力演出,台下观众求戏若渴。“老娘不必泪纷纷,听儿把话说原因。”刚刚还在后台有说有笑的女子,穿上戏装,往台前一走,王宝钏就来了:“你奴才一夜哭的不合眼,娘抱儿在窗下把月观。三九天冻得娘啪啦颤,你奴才望月拍手心喜欢。”这个扮演三娘的演员叫王雪萍,夫妇俩都在这个剧团,是剧团的台柱子。王雪萍的演唱博得观众阵阵掌声。每当这个时候,我也感到无尚光荣。因为演出道具是我运输的。
在外演出是辛苦的。每到一个地方,我就协助剧务挂幕、挂灯,干起份外活。“今晚上唱啥戏?几点开演?石绒绒今晚到没到?”还在布置舞台的时候,就有热心观众前来咨询。被提到的石绒绒是剧团的台柱子,少有的小生演员,被观众称为活周仁。这个科班出身的石绒绒,把自己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舞台,两次婚姻失败,至今还带着孩子过着单身生活。目睹她的孩子从嗷嗷待哺,到当上小学生,可以想见我和这个剧团的合作之久。
送戏下乡的日子,也是非常艰苦的。白天随主办方安排,晚上不论男女,铺开被子往舞台上一字排开,俨然一个大家庭。起初我觉得不习惯,男女同睡一个舞台,不免让人想入非非,但是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你会发现演员的艰辛,如雷贯耳的鼾声,是他们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地方百姓对演员是非常尊敬的。比如在临潼吃饸络;在扶风吃宝鸡面皮;在礼泉吃烙面;在周至吃粉蒸肉。可谓尝遍山珍海味。这也算作我送戏下乡的日子享受的口福。
一天走两县,是送戏下乡最引以自豪的事。为了繁荣秦腔,扶持专业和民间剧团,西安市曾经每年有一千场秦腔下乡。我所担当运输演出设备的明星剧团如鱼得水。一天走两县是常见的事。比如上午在灞桥,下午去高陵,或者上午富平,下午耀州区。所到之处,演员情绪之高,群众热情之大,绝无仅有。当看到台下黑压压的观众的时候;当听到雷鸣般掌声的时候;当演出高潮,百姓燃放炮竹以示庆贺的时候,我感到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对此,我曾做过歪诗:才食临潼饭,又饮灞桥水。一日走两县,戏迷皆陶醉。
和剧团合作的时间长了,自己就成了其中一员。每次,我的货车都停放在后台,被临时搭建成服装道具陈列处。帮助剧务整理衣物和道具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次,我亲眼见证演员的不易。不管外面烈日炎炎,厚厚的胭脂涂在脸上,还有演出服装罩在身上,让人热汗淋漓。那种艰辛为台下的观众所不能体验。
和剧团相处久了,和演员的关系也变得和谐。唱戏之余,聊个天,拉个家常是常有的事。当然也不排除开个玩笑。被女演员恶搞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来了个新演员,几个女演员在一起一合计,决定恶搞我一下。于是,新演员主动跟我加微信,我通过后,她神秘兮兮的告诉我,今晚八点趁大家伙儿唱戏的时候,你在驾驶室等我。我知道这是某个女演员故意捉弄我,但我还是将计就计。晚八点,我准时坐进驾驶室,然后拨打电话。谁聊这货竟然把这茬口忘了,早已经约定俗成的唱戏的时候,亲友不打电话,没想到,我打来了电话,其时正是她往前台出台的时候,被团长严厉批评。后来每每提起此事,这女演员都会埋怨我不遵守常规。我反驳说:“你给我导演闹剧,你遵守场规了吗?”我和演员的另一件奇葩事,也是别有风趣。某晚,一位女演员告诉我,要在我驾驶室里换衣服,让我立在车外拉起警戒线,不得让男人擅入。好奇心驱使我看车窗内的风景。女演员斥责我:“黄师,我让你防别人偷窥,你怎么要偷窥啊?”我笑了笑:“你让我阻止别人偷窥,你没有限制我偷窥啊!”一句话说得女演员语塞,只能默许。
与剧团长期合作,会零距离的观赏太多的秦腔大腕儿的演出。郝彩凤、权巧民、陈妙华、李爱琴、刘随社、李小峰、张宁、胡令焕等名家的表演,让我打开眼界。
和民间剧团合作的十多年间,与演员同甘共苦,被演员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也为基层百姓对文化生活的孜孜以求所感动。十多年里,我也由一个秦腔的门外汉喜欢上了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