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生病,要想康复,除手术治疗之外,无非就剩下打针、吃药两种 。相对手术和打针来说,吃药是痛苦比较小的一种治病方法
。为老中青所广泛接受。尤其受到惧怕打针的小朋友们的欢迎。
有一句成语叫“讳疾忌医”。意思是说,隐瞒自己的疾病,不愿医治。这个成语说出了人们对治疗疾病的恐惧感。既然吃药是一种痛苦比较小的方法,那么就为大多数患者所满意。
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是大多数患者的治病心理,也是对医生的基本要求。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患者通过服用药物,减轻直至治愈疾病。
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每患病之后,父亲就带我去公社卫生院就诊。出发前,父亲都要特别叮嘱,到了医院,一定要配合医生,该打针打针,不想打针就吃药。我也提前声明,我只吃药,不打针。到了医院,医生通过把脉之后,明确的告诉父亲,一点小感冒,开点药,拿回去按时吃,吃完就好
。听了医生的话,心里感激的要命。但是回到家里却耍起牛脾气,尤其是吃中药。每次,父母亲都是哄骗,说药不苦,一口气咽下去就是。见我还不肯吃,父亲就往药碗里放糖,如果放糖还不肯吃,父亲就会说:“你不要说苦,你越说苦越苦,你说不苦就不苦”这句犹如绕口令的话,现在还记忆深刻。
小时候,母亲在灯下专注的为我煎药的画面,时常浮现眼前。那份吃苦耐劳的精神,着实令我感动。甚至觉得有母亲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生病也幸福。
是药三分毒。长期吃药会损伤胃等,造成次生灾害。长期吃药还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或抗性。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抵抗力的增长,吃药的频次明显减少。
吃药吃多了,自己也就成了半个医生 如果有个小感冒啥的,自己去药店买点治疗感冒的药物,按时服用,感冒就消灭在萌芽状态。
父亲的话,又响彻在耳畔。“你不要说苦,你越说苦越苦,你说不苦就不苦”。吃药如此,生活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