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 。唐诗达到巅峰。
诗歌被誉为文学作品中的轻骑兵。与小说、散文、戏剧平分秋色。诗歌是一种韵文,是一种讲究韵律的文学体裁。衡量一首诗歌的成败,出了看其精炼、意境之外,就是看其是否押韵。
诗歌为什么要押韵?通俗的回答就是,诗歌之所以需要押韵,是因为通过押韵的造势,让诗歌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再打个比方。人说前面有车,后面有辙。押韵就好比后面的车走前面辙印一样。如果与前车不合辙,则走起来不平稳 。
什么叫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每行的最末一个字,和其他行的最末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
试举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除第三句末尾的韵母ùe外,其余的第一、二、四句的末尾韵母分别都是ang。这就叫押ang韵。还有押大致相同韵的。还举例唐诗。例如王之奂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第一、三句不押韵,二、四句分别押iu(流)、ou(楼)。显然iu和ou韵母不同,但发音接近。
上面举例古诗的押韵。下面谈谈现、当代诗的押韵,也就是新诗的押韵。毛主席他老人家对新诗的押韵有个基本要求。就是押大致相同或相近的韵。例如,他老人家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快开颜。除第三、七句末尾的ang和ue韵之外,第一、二、四、五、六、八各句的末尾分别押难、闲、丸、暖、寒、颜。韵母基本接近。再举郭沫若的诗《地球,我的母亲》地球/我的母亲/天已黎明
/快把你怀中的婴儿叫醒……郭沫若的这首诗,韵律非常整齐,几乎一韵到底。他押的是ou、iu韵。再举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 这也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全诗基本押ang韵。还可以举当代诗人舒婷的《致橡树》 全诗基本押i韵。限于时间,现、当代诗人的新诗不通篇列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还要推荐臧克家、贺敬之等的诗歌。当然也有全诗不押韵的。例如艾青的《黎明的通知》 《大堰河——我的保姆》 通篇基本不押韵。只是以意境和气势取胜。
诗歌怎样做到押韵。这里把古诗和新诗区分开来说。
先说古诗。如果只有四句诗。例如四言或七言绝句,可以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绝对不允许押韵、也可以一、三句不押韵,二四句押韵;如果是七律(八句),则除去第三、七句不押韵外,其他的必须押韵。也可以第一、三、五、七句(奇数句)随意,二、四、六、八句(偶数句)必须押韵。
再说新诗。新诗由于每句字数不受限制,所以比较散一些。但押韵也是有讲究的。一般而言,新诗可以分若干节。每节的行数不等,可以全诗除每节的倒数第二句不押韵之外,其余全部押韵。中途不得换韵。也可以自始至终一韵到底;还可以每个小节押一个韵。不论如何形式,韵都是宽泛的,大致相同就行。
对押韵的建议。如前面所说,押韵是为了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用什么样的韵母根据作品基调定。如果是娓娓道来,则a、i、ao、ai随意。例如《致橡树》如果要表现强烈的感情,则选择ou、an、ang等。但必须弄清楚一点,不要为押韵而押韵。例如把有些词语的顺序颠倒,或者把成语颠倒。例如,为押ang韵把光荣变成荣光。这是允许的。有些词颠倒了就别扭或者讲不通。例如把人民变成民人,就不通顺,叫人无法理解。至于成语。如果是联合词组,则可以颠倒顺序。例如,千山万水,可以变成万水千山。
押韵是一门学问。人说熟能生巧。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凑。希望大家在实践中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