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咏针》诗想到的(原创)

(2018-11-20 05:52:54)
标签:

杂谈

从《咏针》诗想到的(原创)

        千锤百炼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这首《咏针》诗,出自清朝诗人文映江之手。全诗只有四句,共计二十八个字。与其说是咏针,不如说是讽针。作者凭借针的形象,讽刺那些仗势欺人、瞅红灭黑之人。把这类人的丑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文映江何许人也?文映江乃清朝著名诗人,出生四川。早年家贫,父母靠辛勤劳作供其读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父母靠给别人打零工,供养儿子读书。贫穷催人成熟,幼年的文映江发奋读书,终归学业有成。一生诗文颇丰,书法作品更是独树一帜。
        这首《咏针》诗是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 ,引起我的极大兴趣。今早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另一篇文章《说苦难是财富完全胡扯》作者认为苦难是摧毁人的毒箭。对此,我对这种看法持不同看法。我倒是认为,苦难的确是财富。试想,如果文映江生在一个家财殷实的家庭,也许会被宠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者说成为浪荡公子,能成就一番事业吗?
        穷则思变,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对贫穷者最低的要求。穷,没有罪,但是认为穷有理就错了。如果再把贫穷的根源归咎于自己出身不好,那就大错特错。穷人要有穷人的志气,有了志气之后,才会发奋图强,改变自己的面貌。时下,好多穷人家庭走的路子都与文映江父母当年的路子相同。那就是出外打工赚钱,供儿女上学。要不,在各大建筑工地,我们会看到那些打工者人数庞大。而这类打工者中,学历高的人屈指可数,大多都是普通人,他们以早出晚归,做急难险重脏的活为己任,经年累月,乐此不疲,以苦为乐。如果遇上有良知的老板还算幸运,要是遇上无德老板,则工钱上大打折扣。
       老子勤劳,儿子必须勤奋。如果不认真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则只能像老子一样大半生都是一个被人欺负的穷打工的。更不能把父母辛苦挣的钱肆意挥霍。
        贫穷就会挨打、受气。手里有钱的人,就会理直气壮的使用你,为其创造财富。说不要你的时候,立马卸磨杀驴,这是不争的事实。
        说了穷人当勤奋之外,还想说说时下里的一些社会现象。一些人只认得口袋里有钱的人,对弱势群体不屑一顾。类似民间所说的狗眼看人低。殊不知钱是人家的,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没钱人离了你,地球一样转。但是世风的确是狗咬穿烂的,人嫌受穷的。世风如此,本人一篇小文奈何得了。
        贫穷没有罪,但不改变贫穷的状况,一任机会不到,或者寻求其他的原因,则永远贫穷。而那些只认衣冠不认人的人,想必也不可能朋友遍天下。因为穷人居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有一种(原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