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鄠邑区本土作家赵武荣执编、西安出版社出版的《李强华诗歌选集》近日与读者见面。在获得这部沉甸甸的著作的时候,仿佛看到李老正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为了表达心中的敬意,我利用一周的时间,集中阅读了这部大作。掩卷之余,只觉感慨多多,有一种写点文字的冲动,权且叫做读后感吧!
《李强华诗歌选集》全书五百多页,收录作者生前创作的千余首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上乘,无不令人叫绝。李强华诗歌是中国农村生活的缩影。李强华是优秀的农民歌手。他用独特的视觉、用半个世纪的吟唱,写农村的新变化、新气象。全书浩如烟海,我着重从李老的两首诗说起。一首是他写于1956年的《姐姐熬娘家》,一首是他写于2003年的《赞西汉高速路户县段通车》从两个时间差看,将近50年。5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几乎就是一生。李老倾尽一生心血,铸就了他的诗歌的高度。以下是我对这两首诗的读后感。
1956年,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建起了工厂矿山。更加让人高兴和鼓舞的是,中国大地上,火车进一步增加。李老当时所在的户县,也通了火车,他出嫁到长安县的姐姐,在某个早晨高高兴兴回娘家。咋回来的,是坐火车回来的。与传统的骡马等交通工具相比较,更加快捷。受这一事件的感染,诗人心中迸发出无尽的感慨。随写下这首《姐姐熬娘家》后来刊于当年的《户县报》用民歌体的体裁,写新中国的变化。用比兴的手法,表现生活。这也是李老诗歌成功的开端。也正是这样的速度,成就了他一代农民诗人的梦想。
始建于新世纪的京昆高速公路户县段,是户县连接南北的延伸线。要想富,先修路。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有了高速公路,户县的县域经济将飞速发展。李老对这一新鲜事物赞叹空前,于是用极短的篇幅,反映重大题材。时年,李老已年近古稀,写完这首诗的次年,因为疾病原因,李老辞世。
一个诗人的命运总是和时代相连接。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诗人。从《姐姐熬娘家》到《赞西汉高速路户县段通车》李老的诗歌骏马,一生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