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过了腊八就是年。山里的年味儿从过腊八节开始就变浓了。既然腊八节是年的序曲,那么腊八节被看重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山里人只是把腊八当成一个纯粹节日,是祖辈留下来的习俗,并不像网上说的祭祀祖先。山里人把过腊八节看成是成熟的标志。记得父辈们在教育我们这些小娃娃的时候,往往少不了一句话:“你吃过多少腊八米?”过腊八节的重要活动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的主食是包谷米,辅料包括花生、大豆、葱姜蒜,白菜、胡萝卜、白萝卜、豆腐、豆芽等,最低不要低于八种。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取意来年发发。腊八粥是一种粗粮细作。在粮食紧缺,农家饭以粗粮为主的年代,吃腊八粥让人换一种口味儿,是难得的口福。就是为了这顿腊八粥,父母亲要准备多天,先是选择籽粒爆满的包谷在石磨上加工腊八米。这项任务由父亲完成。辅料由母亲准备,不论哪类食物,只要凑够八样就行。腊八粥的主食是在腊八节的前夜开始煮,辅料于腊八节当天开始烧制。至于腊八粥是在腊八节的哪顿饭,没有约定俗成,因为吃腊八粥的时间段比较宽松,所以腊八节便过得比较宽松。童年的记忆中,能够吃上母亲做的味美可口的腊八粥是一年中最惬意的事情。一家人围着一锅腊八粥,津津有味的吃着,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