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称呼变化看价值趋向(原创)

(2017-06-11 19:29:35)
从称呼变化看价值趋向(原创)

       众所周知,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提到礼仪二字,国人是最讲究礼仪的。远的不说,就单说见面打招呼用语或用词都是非常讲究的。最早应该是君、先生、师傅等。先生一词最早见于初秋时代。先生,父兄也。后来引申为教师,即有德行的人。师傅一词大致与先生相同,都指教师。或者某行业的精英。这是古人之间的互相称呼。
        随着时代的发展,同志一词闪亮登场。古人云: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又云:所与交友,必先同志。从字面上看,同志的志字很有趣,高雅的人士同心则为志。建国之后,同志一词被广泛应用。上至国家领导,下到普通百姓,人们见面打招呼时一律以同志相称。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去商店买东西时,顾客与营业员之间就以同志相称。最令人感动的是,那时的基层干部在和百姓打招呼时,也会亲切的称对方为同志。同志这个词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男女通用,老少咸宜。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师傅、这样的称呼用语,渐渐成为国人社交场合的专用语。起初,人们对这些个复古语是不买账的。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乡里中学读初中。某一天,我们正上课,一位男子敲开教室门,称我们老师为师傅,问一件事。当时我们全班同学都感到惊奇。就连老师都觉意外。没成想,十多年后,师傅这个词风靡全国。与同志一词相同,师傅这个词也可以男女通用。
        男士之间互称师傅,女士也不示弱。这几年,女士们的头顶也套上美女的光环。我国古时候,把出身显贵的未婚女性称为小姐,全国解放后,小姐这个词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八十年代初,小姐一词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记得当时人们称城市女性,往往会冠以美誉——大小姐。那时候,你在大街上问路,如果你称呼对方小姐,对方会高兴得忘乎所以。但小姐这个词很快被划进贬义词范畴,最早起源于沿海城市,在那里把做鸡的女子统称为小姐。现在,如果你呼某个女子为小姐,人家非打烂你的嘴。美女一词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不论这女子多么丑陋,只要你称她美女,她会激动的连拥抱你的冲动都有了。
       师傅、美女这样的词汇,之所以被现代人认可,是因为现代人的价值趋向使然。满足了一些人的虚荣心。平心而论,我深深怀念那个全民互称同志的年代。亲切、温暖,不含一丝杂质。

从称呼变化看价值趋向(原创)

上世纪七十年代,商店售货员和顾客互称同志。

从称呼变化看价值趋向(原创)

人们见面打招呼互称同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构树(原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