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开《新华字典》,只要检索一个拼音怂。会有一个字映入眼帘。这是个形声字,上面一个尸体的尸,下面一个从。与屎尿屁三个字的部首相同。音节的音调为三声。字典的解释有二,一指男性的精液;二指软弱无能,如怂包等。但遗憾的是,这个字在在手机上无法找到,即使用手写输入法,也打不出这个字。很显然,这个字就是陕西方言口语中常用的那个贬义词——怂。但目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怂字却不是那个写法,而是我当下使用的这个字。
陕西人对怂的形容,几乎五花八门。几乎涵盖多个领域。但无一例外都是对某人极致的讽刺。不妨罗列如下。聪明为灵怂;愚蠢为蠢怂;狡猾叫奸怂;倔强叫犟怂;坏人叫哈怂(但好人绝对不叫好怂);吝啬叫啬怂;打人叫打怂;行动迅速叫快怂;懒惰叫困怂;不讲卫生叫脏怂;行动迟缓叫慢怂;不讲道理叫然怂;干事泼辣叫增怂。喜欢耍怪叫秧怂;面貌丑陋叫怂样子;干事卖力叫冷怂;干事木讷叫木怂;脾气暴躁叫倔怂;用怂字组成的短语,例如说某人精神头大,就说他吃了增怂拌麦饭;说某人一事无成,就说他怂事办不成;说某人没能耐,就说他没怂用;说某人一贫如洗,只是说他要怂没怂或者干怂;说某人办事可憎,就说他怂色劲大;说某个群体表现不好,就说他没一个好怂。但怂字并非完全贬义,有时也是一个中性词,如形容年龄。大龄叫老怂;小孩叫碎怂,
综上所述,怂被陕西人赋予了贬义词性。成为陕西人约定俗成的口头语。使用怂字,可以使长话短说。让被贬对象入木三分。但怂字不能滥用,比如庄重场合不能使用。老师在课堂上不能使用,主持人做节目的时候,也不得使用。怂,不是一个万能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