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月四日,我人生的拐点

(2016-12-12 13:18:56)

七月四日,我人生的拐点

2015年10月于西安市鄠邑区太平国家森林公园。

7月4日,虽然是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我来说,却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我生命中就有几个与7月4日相关的日子。是偶然还是必然,或者说巧合,连我自己都觉得奇怪。不妨罗列几个发生在这一天的故事。

1984年的7月4日,我有幸谋到一份村小学(民办)教师的职业,虽然是泥饭碗,但对我来说,毕竟找到了用武之地。这天清晨,随着一阵急促的上课铃之后,我高兴的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开始我人生的第一节课。这一节课对我意义重大,因为课堂上坐着教育专干和学校的校长,尽管此前他们都曾是我的中学数学老师,但那天意义重大,因为他们掌握着生杀大权。换句话说,我只能讲好不能讲砸。为此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这节是语文课,我要讲的课文是《挑山工》。虽然当时已爱好文学多年,但恕我浅陋,冯冀才的文章,我是第一次接触。文中挑山工的感悟,对我影响重大,我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也要像挑山工一样,挑一副重担,一头是文学,一头是教育,让两项事业相得益彰。由于感情到位,又加之准备充足,这节课除了板书设计有瑕疵之外,比较成功。

1993年7月4日,我文学创作的一个拐点。这天,我的诗歌《山里没有电影》在国家级报纸《教师报》刊登。虽然十年前我曾在市级杂志《长安》期刊发表过诗歌处女作《山乡速写》,可这次毕竟是国家级刊物。感谢该刊物的女编辑曹莉莉,后来我曾多次拜访过她,她很漂亮,很文静,尤其对于文学的独到见解让我受益匪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她把我带进了文学的圣殿,让我信心满满的从事文学创作。我借此向她表示感谢,祝她好人一生平安,也祝她永远年轻漂亮。

2005年7月4日,在开车途中,无意中收听到中波900陕西农村广播,时值下午16点。记得是一期综艺节目,叫《家和万事兴》,由于听这个节目名称非常喜庆,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以后的数年中,这个节目和我结下不解之缘。我的大量诗歌作品都是通过这个窗口,走进三秦的千家万户。每当著名美女主持人李宏用她磁性十足的声音朗诵我的作品的时候,我都是激情万丈、热血沸腾。通过这样的交流,让我认识了三秦大地上的众多同道中人。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使我不再夜郎自大。仅仅两年,我就创作了大量有血有肉的作品。大多反应农村生活,也使我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我要写农村、写农民,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我有了农民诗人这个美誉。之后,农村广播隆重推出我的爱情诗专页。李宏的美声朗诵,把我的诗歌送进千家万户。此后,著名主持人秋月还为我作了专访《走近苦果》(该访谈收入我空间中)。

五年后——2009年3月,我的诗集《不了的乡情》问世。同年的7月4日,我接到陕西省作家协会寄发给我的陕西作家协会会员证。加入省作协,才可以理所当然被呼为作家。追溯到1979年,我开始文学创作,我实现了长达30的作家梦。

2013年7月4日,我的汽车被包租在遵义到赤水在建高速公路上。这一天,我要远离家乡,去千里之外,而且在那里要生活三个月(实际半年)。遵义和赤水都是中国革命的拐点,遵义会议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四渡赤水是长征的起点。在那里,我要接受红色洗礼。

今天(2016年7月4日)今天也小拐了一下。刚才接到一个叫格子的诗人发来的邮件。称我前些天发给她微信平台的六首诗,将于近期在“羽中望月”微信公众号发表。这是个微乎其微的拐点。发生在今天。那就算作小拐一次吧!

一生中,有这些值得纪念的7月4日,是一种荣幸。永远回味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