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又到核桃成熟季)
我的故乡在秦岭深山。留在记忆中的好事物不胜枚举。核桃就是其中之一。核桃又名胡桃,属胡桃科植物。
核桃树分为野生和人工嫁接的矮化树种两类。山里的核桃树一律属于野生树种。其起源于果实成熟其间地鼠之类的地下埋藏。一棵树从落地生根到开始坐果大约需要九年时间。换句话说,一颗核桃树从幼树到开始坐果需要历经九年的风雨。民间有谚曰: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核桃等九年。可见核桃树的成长过程相当漫长。核桃树对地域要求不是很严,几乎南北咸宜。核桃树对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很严,而且耐寒、耐旱、耐贫瘠。核桃树的管理粗放,不需要除虫、施肥、灌溉、修剪等,一切顺其自然。在山里,核桃树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山里有好多地名都跟核桃树有关,例如核桃坪、核桃沟、有的地名干脆就叫核桃树。在山里庄户人家选择宅基地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房前屋后最好有核桃树,一是由于核桃树婆娑多姿,树冠较大,夏天可以在树下纳凉;二是从生产队开始,山里就有不成文的规定,谁家房前屋后的核桃树归谁家所有。每年从树上产下的核桃自然就归其所有。但不许砍伐,如果需要砍伐的话,需要向县一级林业主管部门申请,被许可后方可采伐。否则就以乱砍滥伐追究法律责任。在生产队时候,要砍伐核桃树,需要经过所有社员的一致同意。核桃树经年累月的生长,每年把果实全部奉献。待长到一定树龄的时候,坐果率会显著下降,树体开始空洞,如果不及时采伐,一是由于树冠大,影响其周围庄稼的生长;二是树体空洞后木材的利用率降低;三是其周围因为地鼠的传播,已经有新树可以将其替代。通过这样的论证之后,核桃树终于被判“死刑”。不过在伐树的时候,人们的心情很沉重,因为核桃树的生长缓慢,一棵待伐的老龄树,大约经历了这地方的两代人。所以,人们对其怀有深厚的感情。核桃树被砍伐之后,几乎全身是宝,虽然它没有担当梁柱的本领,但由于材质硬,韧性好,密度好,不生虫、不变形等众多优点,所以是做家具、门窗等的最好材料。又因为它韧性好,所以特别适宜雕刻。用其木材做的老式门窗,经过木匠的精雕细凿之后,显得雍容华贵。也正因为宜于雕凿,所以即使直径只有六厘米左右的树枝,都被人用于雕凿成宫灯的骨架。用核桃木板材做的案板,任凭刀劈斧剁,泰然自若。
核桃的成熟期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核桃属于坚果。核桃仁被裹在坚硬的外壳中,在吃核桃的时候,用棒槌或榔头将其外壳敲碎即可食用。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在教室的门缝里夹核桃,为此,没少受到老师的批评。有一种核桃的果仁被嵌在坚硬的内核中,需要反复敲打,将其零碎的取出。这种核桃特别不受欢迎,被称为夹瓤子核桃。山里人有一句歇后语:夹瓤子核桃--砸着吃。而这歇后语常常被父辈们用来形容不听话的儿女。核桃内含有丰富的油脂,据父辈们讲,核桃可以用来榨油。但囿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我时至今日也没有见过土法压榨的核桃油。但核桃仁煎熟捣碎后可用来包饺子、包花卷儿,或烙饼。尤其核桃仁末调出的陕西燃面,更是让人胃口大开。在油脂紧缺的年代 ,核桃充当着油脂的角色,给山里人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由于核桃的味美可口,被山里人用来招待城里的来客,也用来馈赠城里的亲朋。核桃的营养价值高,最为普遍看好的是,核桃具有良好的补脑作用。孕妇如果每天进食几枚核桃,未来的小宝宝则大脑发达,至于发达到什么程度,尚是未知数。
二十多年前,我离开故乡,入住到城里。故居四周的核桃树成为我的牵挂,回故乡吃核桃,成为我每年中秋节前一成不变的活动。尤其故居门前那一棵有五十年树龄的老核桃树,几乎和我年龄相当。因此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关于这棵核桃树,有乡亲多次建议我砍掉,但均被我婉言谢绝。因为它见证了我生命中太多的艰辛。五年前,我在杨凌农科城购买了一批人工嫁接的矮化核桃树。虽然这些年也有部分树开始挂果,但给我的感觉是,油脂不及山里的核桃丰富,吃起来不香。风是秋后爽,月是故乡明。就连核桃都是故乡产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