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的禁忌
小时候,我家住在秦岭深山。一年中最喜庆的事情莫过于过年。但过年时的许多禁忌,又让人惴惴不安。所谓过年禁忌,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期间的规矩,其包括语言和行为两个方面。一旦违反了禁忌,就要遭遇父辈们的严厉批评。
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父辈们都要在家里灶台附近贴一张红纸条,上面用小楷笔工工整整写上四个字“童语不忌”。之所以把这张纸条贴在灶台附近,是因为灶台上方供有灶王爷神像。其意图是,请求灶王爷在小年这天上天庭给玉皇大帝汇报工作时,不要把这些小孩子的话写进述职报告中,以免玉帝降罪。
行为禁忌涵盖的内容很广泛。首先是不得在外面过年,等同于现在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父辈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贼娃子都要回家过年,咱过年的时候,可不能往外走。即使是已经出嫁的女子,过年这天也不许回娘家。这样的禁忌,一直沿袭到现在;腊月二十四这天不准打扫房间,据传说,腊月二十四这天,老鼠嫁女。老鼠发过狠话,凡在它嫁女这天打扫卫生,搅扰了它,它明年要疯狂的报复一年,搅得这家人不得安宁。这个禁忌,好像没有得到年俗文化的支持。在一支过年的民谣中就有一句:二十四,扫房子。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四邻。大年初一这天,男女老少一律要宅在家里,只有在大年初二才可以走亲访友。这样的禁忌现在已经解除。大年初一到外面亲近大自然的人有的是;除夕到正月初五这一周内不许洗头、洗衣、不许蒸馍、不许扫屋子。如果一定要开禁戒,则必须从外面往屋里扫,意为扫财回家。扫回家里的垃圾,也要等到正月初五之后,才可以拉出去倒掉。另外,在禁忌期间,也不得在家里启刀磨剪子。以期新年里家庭和睦,不摩擦、不打架。
到目前为止,这些所谓的语言禁忌和行为禁忌大多被废除,例如洗衣、扫地等;有些习俗到目前为止,还根深蒂固。例如初五之前不蒸馍等。取而代之的,是人们随心所欲的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