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不想过年
(2014-02-06 17:44:01)
和大多数人的童年一样,童年时代的我,特别喜欢过年,之所以喜欢,是因为三方面原因,一是可以穿上新衣服,那用,也要赶在过年为我准备新衣服。往往是父亲买回布料,母亲亲手为我缝制。二是过年期间能吃几顿饭。由于平日里生活拮据,一日三餐大多以粗粮为主,那些个白米细面,还有肉啊菜的,也只有在年夜的饭桌上享用。还有第三个原因呢,也可以算最主要原因。那时,我们家住在深山沟里,出入要走十几里的羊肠小道,外婆家住在中山区,外婆家的门前有一条出山公路,公路的一端通往县城,另一端通往林区,每天都有拉木材的车辆成群结队打外婆家门前经过。每年正月,我由父母领着去外婆家拜年,是我最喜欢的事。因为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看气车,看山里的大世界。这样对于过年的喜悦之情充斥于我的童年。然而八岁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改变了对于年的态度,我不想过年,甚至讨厌起年来。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小时候,我长得既腼腆又孤僻,见了舅舅啊、外公,外婆啊,离得远远的,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因为这个,我没少挨父亲的批评,父亲骂我白眼狼,连外公、外婆,舅舅、舅娘都不叫一声。好在长辈门不计较我这些,好吃的照样给我做,压岁钱依旧给我发。记得八岁时那个正月初一晚,父亲给我摊牌了,明天去舅舅家要有礼貌,见了长辈要有称呼,总之,嘴要乖。能达到这个条件,明天就带我去舅舅家拜年,如果还像原来那样不打招呼,明天就不要去。经父亲这么一说,我的心里打起了鼓。有心说办不到,明天就要失掉看气车的机会。考虑再三,我答应了父亲的要求。次日一大早,我被父母领着,高高兴兴踏上了去外婆家的路途,一路上,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一定不要忘了到了外婆家,积极主动跟长辈们打招呼的事。我也暗下决心,这一次一定不要让长辈们失望。一跨进外婆家的门,我就直奔外婆和外公的厢房,用近乎耳语的声音怯生生的叫了声外婆,那声音比乞丐的叫声还别扭。外婆高兴得了不得,连连夸奖我,长大了,出息了。可因为一时紧张,我竟然把外公给忘了。这可惹恼了外公,把我从头到脚批评了一通,说我小时候没礼貌,长大肯定没出息。说明年要是还这样,就不要进门。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时常都是板着脸,一副威严的模样。这一回惹恼了外公,把我吓了个够呛。
打那之后的多少年,我都不想过年。确切的说,是基于对外公的恐惧,不想去外婆家拜年。在以后的几年里,也愣是没登过外婆家的门。虽然六年后,我去公社中学上学,人长大了,见的世面多了,小时候的腼腆、孤僻的性格得以改变。见了长辈也能主动打招呼,给外婆家拜年的重任,自然又挑上了肩头。但不想过年的思想,却深深的烙进了我的大脑。直到今天。
http://b138.photo.store.qq.com/psb?/V14GC01A066cQs/ruEayfVXl19y9SvmqJLuQRJN9nS.7fgDWxKQGqYWZgc!/b/dE3AQlJuEAAA&bo=gAJVAwAAAAABAPM!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