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时,你也许会见笑。或者干脆骂我抠门儿,都啥年月了,还捅哪门子的牙膏皮。但是我毫不隐晦的告诉你,我不但捅过牙膏皮,而且捅过N次。并且成为我永远的习惯。我也自豪的告诉你,这不是我的首创,我是在效仿一位前辈,他不是别人,正是为我们几代中国人所感动的雷锋。
雷锋,和平年代里,一位普普通通的士兵,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但他在平凡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是他的“钉子精神”,以及他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都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里单就他捅牙膏皮的事,结合我的实践,谈谈感想。一支牙膏用完后,倘若用剪刀划开,你会发现,粘附在表皮的残留物尙不少,如果将其合理利用,还可以再使用几次,直到其“弹尽粮绝”为止。虽然这只是不足挂齿的区区小事,但日久天长,你会发现你为你的日常生活节约了开资。这就是所谓的“厉行节约”。因为厉行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倡导“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尤为重要。在这方面,雷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带了个好头。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们借鉴。从捅牙膏皮的区区小事做起,具体到节约一滴水、一块煤、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在扩展到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像一句宣传标语说的那样“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但愿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雷锋精神,却永远没有离开,不管社会多进步,生活多美好,记住,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永远不能丢。“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但愿这支响亮的歌曲,永远回荡在我们的耳畔。让我们从捅牙膏皮的小事做起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