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格律诗的“三美”
中国格律诗讲究用韵、平仄、对仗。 韵、平仄、对仗是中国格律诗的三个要素。
韵是格律诗的回环美,平仄是格律诗的抑扬美,对仗是格律诗的整齐美。
唐.王之涣的《登鹳鹊搂》 :“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集“三美”为一体。
若把句序变位一下,“黄河入海流,白曰依山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环环失扣,读起来没韵味,无“回环美“。
若把平仄变换一下,“白日接岭尽(仄仄仄仄,五仄,无扬音),黄河朝东流(平平平平平,五平,无抑音)。欲穷万里目(仄平仄仄仄),更上三层楼(仄仄平平平)。第一句五仄,第二句五平,“万里目”连三仄,“三层楼”连三平,平仄失调,读起来不顺溜,无“抑扬美”。
若把字词变用一下,“太阳依山尽(仄平平平仄),黄河东海流(平平平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三层楼(仄仄平平平)。”第一句与第二句的字词失对(第一字可宽,第三字“依”是动词,“黄”是颜色词),平仄失对;第三句与第四句的字词相对,平仄失对。搭配错乱,读起来没节奏,无“整齐美”。
诗无“三美”,拗口不顺。
诗有“三美”,上口好记。
七言律绝与律诗宜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