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心:内、外问题
(2012-11-24 13:49:57)
标签:
之美时候系统也就是是非 |
分类: 【艺术哲学思考】 |
艺术之心:内、外问题
训练艺术之心,首先要学会区别艺术之心的“内”与“外”。
所谓的“外”: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在艺术之心以外的,被艺术之心感知的艺术世界以及我们生活的世界都属于“外”。
所谓的“内”:“内”不太容易认识。因为在“内”中混杂了很多“外”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内”中识别哪些是外来的,哪些是内在本来的。
看过前一篇博客“艺术之心”的朋友一定知道,这里说的艺术之心。是指由意识与潜意识以及前意识共同组成的洞察思维系统。洞察思维系统由意识、潜意识、前意识组成。洞察思维系统的质量由意识、前意识的纯净度决定的。也就是说意识与前意识越纯净,洞察思维系统的质量也越高,因为意识与前意识纯净了,潜意识就能发挥全部的作用,而不受干扰。
我们的意识与前意识为什么会不纯净的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使用的是反应思维系统,也就是只有意识与前意识发挥作用。
使用反应思维系统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那就是我们的前意识中存储了大量外来的东西:观念,偏见,情绪。夹杂这些观念、偏见、情绪的前意识进入洞察思维系统以后,是很容易发挥作用的,这样洞察思维系统的质量就会很差,非常容易重回反应思维系统。
我们要在艺术之心的训练中向内感知,就是要发现这些观念、偏见与情绪,只有把这些外来的东西清理干净了,前意识才能恢复纯净。
除了前意识需要清理。意识也是需要进行清理。因为在反应思维系统中,意识一直受到前意识的影响,结果是,意识形成了很强大的对外“看”的惯性。
什么是对外看的惯性呢?
我们可以做个实验,你试着让自己什么都不想。你会发现,你的意识根本停不下来,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念头一个接一个,怎么也停不下来。这就是意识形成了对外看的惯性。
这种惯性很不好,用通俗点话来说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是非常影响洞察思维系统质量的。这种惯性不是意识固有的,也是后天养来的。所以意识与前意识一样也是需要净化,回归本来。
对内感知的重要性
在训练艺术之心的时候,对内感知意识与前意识的本来是非常重要的。在感知中,认识意识与前意识的本来,也就是没有受惯性影响的意识,没有受观念偏见情绪影响的前意识。只有对意识与前意识的本来,有清晰认识,才有可能让意识与前意识抛弃外来因素的干扰。意识与前意识纯净了,这样与潜意识连接形成的洞察思维系统的质量就会得到提升。换言之,艺术之心就提升了,艺术之心得到提升,艺术之美的发现也会得到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