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正解

(2011-11-30 13:33:55)
标签:

孔子

洞察

思维

亦说

英语

杂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估计大家和我一样,从小就听老师是这样解释的:上课学习后,回家认真地、时时复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这句话,让我对孔子有种非常怪异的感觉,这老先生真是不同于凡人,下课回家时时复习也就算了,居然还不亦说乎。有这种反应的,不是一般的人。
这种怪异感觉直到昨天才消失,因为,我读明白了这句话。发现一直以来,我们都误读了孔子。
孔子其实是与我们一样的凡人,他会不亦说乎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不亦说乎。

那么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为了明白这句话,大家先要理解一些概念。
在孔子那个时代,比现在人领先,他们知道人是有两个思维系统的,而我们到现在为止,还只认识到人只有一个思维系统。
这两个思维系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反应思维系统”与“洞察思维系统”
反应思维系统是我们人在娘胎中就会使用的,这个不用教天生就会,而洞察反应思维系统,却是需要后天学习、训练的。
孔子老先生从事的营生以及远大理想就是,教学生进入洞察思维系统,并用洞察思维系统治理天下、国家。
所以,孔子说的“学”是在洞察思维系统中非常重要、有用的技能。
它的原理是:在洞察思维系统中,“学”是人的潜意识在学,事实上,也只有当潜意识学会的时候,一个能才算是真正的学会,怎么叫学会了呢?也就是当你需要使用的时候,能够不用意识,而能下意识的加以运用,这才是真正的学会了。
明白了,在洞察思维系统中“学”的概念,估计您已经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了。

“学”:指的是在洞察思维系统中学某样知识或者技能。
“而”:原意是鱼尾巴,有转折、递进的意思,这里是递进的意思。
“时”:是指时机,是不是经常的意思。
“习”:这里不是练习、演习中习的意思,而是习惯、积习中习的意思,是指下意识做出的反应。
“之”:之学的对象。
意思是:在洞察思维系统中学会了一样知识或者技能,在某一个需要运用的时刻,能够自然而然下意识运用这种知识或者技能,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换个说法,有个人用洞察思维系统学会了英语,结果某天公司正好遇到一个外国客户,整个公司就他一个会英语,结果他脱口而出用英语与老外进行了沟通,为公司拿到了订单,被老板器重,真正是一件开心的事。

您现在是不是觉得孔子的心理特别的正常,与我们一样?

后面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朋者,同道也,这个世界上,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孔夫子的过去,训练自己洞察思维系统的人都是非常少的,所以遇到一个从远方来的同道者能不开心吗?当然开心紧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