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鸟]深圳“明斯克”航空母舰内的米格-23BN

(2012-04-23 19:33:30)
标签:

深圳

明斯克

minsk

航空母舰

米格-23

mig-23

flogger-f

战斗机

博物馆

军事

http://www.3d-aircrafts.com/rainbowbear/ironbird/minsk_mig27_01.jpg
MINSK MiG-23BN
很小的时候就想去看明斯克的鞭挞者了,无他,那个年代可变后掠翼就是王。一开始是带着崇敬的心理想看甲板上的MiG-23U,不过如今真的站在那架飞机面前,心中的感觉应该说是一种“伴随呕吐感的悲伤”,因此那架双座型MiG-23U下回再说,我无法想象它经历过什么样的噩梦;无论如何,在网上得知在明斯克的机库内还有一架MiG-23BN的时候,甚是欣喜。而且无论怎么在网上找照片都找不到,绝少的几张都是又小又模糊,更增加了神秘感。我想,在机库内呆着应该状态还不错吧。
实际看到后我明白了两件事:
1,网上没图的原因是机库内尤其是这架MiG-23BN的位置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真的黑到“不见五指”。这几张照片基本上是盲拍的,闪光灯亮起后我才能知道构图情况。照明全靠闪光灯;
2,我对飞机的状态太乐观了,这架飞机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真要说拜机库所赐的,恐怕只是机身上涂鸦的迷彩还算历久弥新。
飞机的来历?当然是买来的了~
先说一句不相关的。中国到底从埃及获得了多少架“鞭挞者”系列飞机,不同的资料在数字上出入很大,总之是很多。不过在型号上各种资料基本一致,那就是降挡的猴型MiG-23MS、对地攻击型MiG-23BN和双座教练型的MiG-23U。
唯一来源确定、状态完好,以及资料保留最多的就是目前在航空博物馆公开展出的“18式”MiG-23MS;而在明斯克上面,则能够看到故事的另外两种型号:MiG-23BN和MiG-23U。
没了。
讨厌的飞行员模特,遮挡拍照~不管它。
机头座舱两侧的凸起是装甲板,对地攻击型嘛。只是有些不讲究。若讲究,不苏修!
对地攻击型的“塌鼻子”,主要为了保持向下视野。
塌鼻子并不意味着就是MiG-27,如果进气口带激波调节压板的塌鼻子则是MiG-23B/BN系列;MiG-27是简单的固定式进气口。不过这并不绝对,不同飞机的不同时期状态、还有不同阶段的原型机都会有特例,要具体分析。批生产机型才勉强大概能这样说。
可变翼段根部的锯齿,这是个天才设计,为了解决愚蠢的问题。
机身的可变翼段收纳槽。还是那句话,若讲究,不苏修!
可折叠腹鳍和减速板。
拆掉发动机的后机身,真是心酸。发动机拆掉本没什么的,不过图中红色的印记和左右均有的贯通切割痕历历在目,我觉得也许是为了取出心脏而进行的外科手术,但这手术也太过粗暴了,直接用电锯把肋骨胸肌锯断撕开了事,偏偏还用红漆标记,仿佛流血一样,惨烈非凡,目不忍睹。
算了,有得看就得了,现在莫尼诺还不跟乱葬岗一样。
补张“明斯克”航空母舰,下回发甲板上的MiG-23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