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FTWAFFE 1946]Messerschmitt Me P.1109

标签:
德国空军二战战斗机秘密luft46luftwaffe1946军事 |
http://gallery.top-aviation.net/albums/userpics/10009/mep1109_01.jpg1946]Messerschmitt
这段时间太忙了T_T,好多事,结果发现净更新LUFT46的内容了。
这次做的是Messerschmitt Me P.1109,^3^速度提高了,5小时之作,而且是在一天内就完成了。
Messerschmitt Me P.1109可变倾斜机翼飞机。众所周知,改变机翼的掠角能够使飞机适应低速和高速飞行不同的要求,这就使得变后掠翼诞生,并造就了F-14、“狂风”等经典飞机。然而仅仅转动机翼来改变掠角会使飞机气动中心发生移动,导致飞机飞行品质恶化(转轴位置问题这里不赘述了);另一方面,设计类似于Me p.1102/5或Bell X-5一般的——机翼能够前后平动并转动——变位置可变后掠翼,这部分机构非常复杂,由此带来的成本、研制周期、风险、可维护性等一系列问题抛开不谈,仅仅是这个沉重的机构就有可能导致飞机无法携带更多油料或其他任务载荷,使得这架飞机只有变形的能力但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为此,可变倾斜翼飞机的概念出现了。这种飞机的机翼是一个整体,靠倾斜机翼来达到改变掠角的效果——倾斜机翼后,一侧机翼前掠,另一侧机翼后掠。这一设计结构简单可靠,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左右机翼的不平衡问题。即便是采用俯视投影翼形为矩形的机翼,在倾斜后仍旧是不平衡的,更何况前缘、后缘都带有掠角的翼形。倾斜后左右翼掠角、各段翼弦等都是不对称的。为此,梅塞施米特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两套倾斜翼,上下各布置一套。只不过这使得飞机有些臃肿,甚至有点滑稽^_^。
当然,只有一套倾斜翼的飞机也是有的,德国空军秘密计划中的是B&V P.202。而最著名的是NASA AD-1斜翼研究机,该机于1979年12月21日完成首飞。这种飞机最大的作用就是展现出了飞机在极限掠角时令人叹为观止的恶劣飞行品质,彻底打消了人们对这种布局的信心。
http://gallery.top-aviation.net/albums/userpics/10009/mep1109_05.jpg1946]Messerschmitt
http://gallery.top-aviation.net/albums/userpics/10009/mep1109_03.jpg1946]Messerschmitt
http://gallery.top-aviation.net/albums/userpics/10009/mep1109_02.jpg1946]Messerschmitt
http://gallery.top-aviation.net/albums/userpics/10009/mep1109_07.jpg1946]Messerschmitt
http://gallery.top-aviation.net/albums/userpics/10009/ECN-13305.jpg1946]Messerschmitt
最后补一张
NASA Ames-Dryden AD-1 Oblique Wing research aircraft